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当代通识教育的起源背景与现状问题--兼论通识教育“评估−调整”机制的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尤西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共8页
随着近现代大学的深度变革,通识教育也处于不断探索状态,因此对其不仅需要有观念先行的指导,而且需要进行常态性的评估与调整。2015年兴起的中国当代通识教育迄今已出现了有待反思的问题。中国当代通识教育具有移植性,因而有必要追溯自... 随着近现代大学的深度变革,通识教育也处于不断探索状态,因此对其不仅需要有观念先行的指导,而且需要进行常态性的评估与调整。2015年兴起的中国当代通识教育迄今已出现了有待反思的问题。中国当代通识教育具有移植性,因而有必要追溯自身背景,以自觉时代必然性与社会需要并获得确切定位。中国通识教育具有三重背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对创新人才的急迫需求,知识经济与人工智能时代对知识生产及教育方式的变革,以及对现代化的人文反思。目前主要的问题及要求是:需要在与诸种相沿成习模式的区别中,明确通识教育特有的教育目标;需要收敛与恰当定位推崇性的经典阅读模式及其文化守成理念;需要区别学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以调整脱离本科课时条件与教学目标泛化的巨量学术型核心课程群。更为长远的目标是,需要建设中国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常态性“评估-调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教育“评估-调整”机制 中国通识教育时代背景 中国通教育现状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创新教育机制的当代转型——芬兰教育与中国通识教育的对话 被引量:12
2
作者 尤西林 黄保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7,共13页
享誉世界的芬兰教育正在从专业知识传授教育转向实践情境教育。实践情境作为知识创新与教育发生学的结合母体,使电子信息时代面临挑战的专业知识教育获得了知识创新与教育发生学的活力。人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与全社会对教师至高尊崇... 享誉世界的芬兰教育正在从专业知识传授教育转向实践情境教育。实践情境作为知识创新与教育发生学的结合母体,使电子信息时代面临挑战的专业知识教育获得了知识创新与教育发生学的活力。人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与全社会对教师至高尊崇的文明,是芬兰教育成功的核心。由此奠基的自由探索的实践情境教育深刻区别于手段地位的实用主义教育。作为中国当代核心方向的创新机制建设,不能仍然基于工具理性囿限于专业学科自身的攻关研究,而必须扩展为创新机制所依托的社会制度变革与文化建设。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提供的主体文化素养与自由创新认知结构,是从近代以来富国强兵的工具理性转向信仰与热爱科学真理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枢纽,同时也是包括专业学科在内的中国社会创新机制建设的基础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教育 中国通教育 实践情境教学 创新机制建设 实用主义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