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的新拓展——评《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纲》
1
作者 林增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156-157,160,共3页
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国势阽危,致使一代代的爱国志士为之焦心竭虑,相率向西方寻求挽救危亡的真理。鸦片战争后不久,经过东方信徒改纂过的、比较粗糙的基督教信条,曾经成为洪秀全领导太... 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国势阽危,致使一代代的爱国志士为之焦心竭虑,相率向西方寻求挽救危亡的真理。鸦片战争后不久,经过东方信徒改纂过的、比较粗糙的基督教信条,曾经成为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起义的理论依据。19世纪末,赫胥黎、达尔文的“进化论”被维新派奉为圭臬。转入20世纪初,倡“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又为当时中国的革命者所信服。但是,这一系列的“西学东渐”,却不曾使中国获得独立和走向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思想 中国社会主义 思想发展 《史纲》 新拓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共产党人 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踏实·创新·争鸣——读蔡尚思《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
2
作者 凌莹 《学术研究》 1987年第5期130-131,共2页
在近几年出版的各类论文集中,溶思想史、哲学史、学术史为一体的,实为少有。最近,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蔡尚思《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可以说填补了这一空白。《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以下简称《史论》),分通论与专论两大类,共... 在近几年出版的各类论文集中,溶思想史、哲学史、学术史为一体的,实为少有。最近,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蔡尚思《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可以说填补了这一空白。《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以下简称《史论》),分通论与专论两大类,共收入论文66篇,计40余万言。这些论文是从1931至1988年间作者撰写的有关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的近百篇论著中选出来的,其中7篇是首次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思想 中国近现代思想 蔡尚思 梁启超 作者 解放战争时期 重要思想 王国维 争鸣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无间”视域下的中国近现代思潮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再林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1,共9页
在今天,“显体”即“本体”的现象学方法日益引起中国哲学研究者的关注,并被广泛而深入地引入中国哲学思想实质的分析里。实际上,用中国哲学术语来表述,这种现象学方法也即中国哲学“显微无间”的方法。人们看到,这种“显微无间”的方... 在今天,“显体”即“本体”的现象学方法日益引起中国哲学研究者的关注,并被广泛而深入地引入中国哲学思想实质的分析里。实际上,用中国哲学术语来表述,这种现象学方法也即中国哲学“显微无间”的方法。人们看到,这种“显微无间”的方法不仅贯彻于整个中国哲学思想里,一以贯之地成为我们进入中国哲学史的不二法门,而且还以不变应万变,其在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变革中同样存在,并表现得尤为突显。具体而言,它体现在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想的“用晦而明”之中,体现在中国近现代道器关系的“体用一源”之中,体现在中国近现代思想资源的内源性与外源性统一之中,并且还体现在中国近现代治国理念的德法并举之中。无疑,认识到这一点,不仅可以使我们从一种哲学方法论的高度出发,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得以领悟,而且亦有助于我们以一种“返本开新”的方式,在中国近现代思想的解读中走出“以西释中”的理论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思想 “显微无间” “用晦而明” “体用一源” “合内外之道” 德法并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往开来,将李大钊研究推向新阶段——在河北省纪念李大钊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总结发言
4
作者 严兰绅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9-11,86,共4页
同志们: 这次学术讨论会开了三天,时间较短,但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开得很好。在纪念李大钊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来到李大钊的故乡,缅怀革命先烈。
关键词 李大钊研究 诞辰100周年 学术讨论会 创研究 新阶段 河北省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中国近现代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