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书写1949年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被引量:5
1
作者 何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26,127,共11页
1949年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个发展阶段,又是中国近现代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对于这一断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既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框架中加以论述,也可以在马克思主义... 1949年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个发展阶段,又是中国近现代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对于这一断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既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框架中加以论述,也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框架中加以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框架中,1949年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凸显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及其形态的内容,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框架中,1949年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凸显的是中国哲学和中国问题的内容。本文选择后一学术理路,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框架下的书写方式、1949年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结构及其历史分期,阐明书写1949年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契哲学的双重身份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被引量:2
2
作者 何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44,181,共10页
冯契先生是一位同时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史家双重身份的哲学家。由于这一身份,冯契先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领域作出了卓著的理论贡献。这一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中国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 冯契先生是一位同时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史家双重身份的哲学家。由于这一身份,冯契先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领域作出了卓著的理论贡献。这一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中国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以一般性与个别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法为方法,阐发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和形式,彰显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独特风貌;其二,从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进程中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揭示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及其形成的内在机制,从而证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中国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中国历史变革和思想变革的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当然,它也必然随着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变革而生长出新的哲学形态。冯契先生的这一成果是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宝贵思想资源,对于我们重建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健康持久发展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智慧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中国哲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