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强化大学生信仰培育的五个着力点 被引量:2
1
作者 潘卫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79,共4页
培育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执着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亟待强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应着力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不... 培育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执着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亟待强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应着力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同前途和命运的比较强化大学生的信仰培育,着力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历尽苦难走向辉煌历程的回顾强化大学生的信仰培育,着力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气概的弘扬强化大学生的信仰培育,着力通过对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和垮台的历史后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明发展前景的比较强化大学生的信仰培育,着力通过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信念坚定信仰坚守的忘我境界的描绘强化大学生的信仰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 大学生 信仰培育 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基本路径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贾友军 李咏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9-51,共3页
本文认为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着力点是成功实现课程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而实现这一转化的基本思路是:教学观念现代化,教学内容专题化,师资队伍专家化,教学体制科学化。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 转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玉珍 李秀玲 汪虹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11-112,共2页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专题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等。运用不同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专题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等。运用不同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专题教学 自主学习 多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蔡亮 桂署钦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16-118,共3页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动教材和有效载体。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爱国家、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提高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选择...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动教材和有效载体。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爱国家、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提高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选择并将广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入"纲要"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充分认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重视教学资源库建设,坚持吻合性原则,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融入 教学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课程数字化环境建设及教学新方法——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屠静芬 夏欣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2-85,共4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网络学习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教学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结合本校的网络教学...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网络学习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教学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结合本校的网络教学资源,系统介绍了建设数字化环境的意义、基本思路及设计内容,并进而对该环境下的课程教学新方法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数字化环境 教学方法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燕 翟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6期56-58,共3页
教学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衡量其价值实现的关键。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同时又是关乎其实效性的主要指标,因此,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教学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衡量其价值实现的关键。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同时又是关乎其实效性的主要指标,因此,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教学过程四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教学内容的现实感、时代感,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实现这几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育人功能 教学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意识”培养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创新——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15
7
作者 郭国祥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7-200,共4页
把"问题意识"培养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能增强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围绕该课题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教学活动:提出了专题式讲授、学生... 把"问题意识"培养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能增强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围绕该课题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教学活动:提出了专题式讲授、学生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纲要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技术,开设网上课堂;编写课外辅导读物,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注意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发表了一系列教研教学论文,提出了一些新观点。这些教研教学活动在校内外和学术界产生了较好的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意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D教学模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0
8
作者 徐奉臻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5-137,共3页
“MSD教学模式”是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所做的一项探讨。Modernization指教学内容上的“现代化”路径,Specialization指教学形式上的“专题化”运作,Diversification指教学方法上的“多样化”手段。在教学中还... “MSD教学模式”是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所做的一项探讨。Modernization指教学内容上的“现代化”路径,Specialization指教学形式上的“专题化”运作,Diversification指教学方法上的“多样化”手段。在教学中还原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是体现教学内容真实性的客观需要。“基础课专题化”突出“问题意识”,是体现课程题目中的“纲要”二字的理性选择。发挥不同教学手段的群集优势,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有助于最大化地发挥史学的传承文明、鉴古资今和启迪民智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D教学模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现代 专题化 多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PBL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杜志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46,共3页
PBL教学法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医学教育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和探究式教学法。由于PBL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也被应用于非医学课程的教学,部分教师甚至将PBL教学法应... PBL教学法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医学教育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和探究式教学法。由于PBL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也被应用于非医学课程的教学,部分教师甚至将PBL教学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然而,关于PBL教学法是否适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应用PBL教学法等问题,目前尚缺少理论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尝试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作初步实验,从理论上对PBL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作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设问—探求—反思—创新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希影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8-171,共4页
培养具有竞争性的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的历史使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使命给它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试图探... 培养具有竞争性的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的历史使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使命给它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试图探索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目标相结合的新型的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天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1,共3页
"中国梦"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国梦"有着契合点,成为宣传、学习和理解"中国梦"思想的重要平台。以"中国梦"为核心设计教... "中国梦"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国梦"有着契合点,成为宣传、学习和理解"中国梦"思想的重要平台。以"中国梦"为核心设计教学专题,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社会实践,将"中国梦"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这些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时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融入绥远地区人民革命斗争史的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慧 马晓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5,共3页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适当融入当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史,通过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和特色来增强教学效果,以期达到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绥远人民革命斗争 爱国主义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肩负的重要任务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爱伦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0-171,共2页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必须肩负起这一使命。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切实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上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大学生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范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体系的新确立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新屋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6-20,共5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时效性和针对性,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学科属性特点,通过分析"纲要"课教材体系确立的基础(即"革命史范式"),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时效性和针对性,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学科属性特点,通过分析"纲要"课教材体系确立的基础(即"革命史范式"),进而反思"现代化范式"作为教学体系的贡献与局限,重新讨论以"中国梦范式"作为"纲要"课教学体系基础的可能性。据此可以发现由于"中国梦范式"有效包蕴了"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让"革命"和"现代"最终以"中国梦"为指向,因此能够为"纲要"课确立新的教学体系。建立在"中国梦范式"基础上的教学体系,把中国近现代史统一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范式 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教学模式 突出育人功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凤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5期73-74,85,共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的必修课之一,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却存在着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教师工作动力不足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以专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人文化教学突出历史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的必修课之一,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却存在着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教师工作动力不足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以专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人文化教学突出历史教育的思想性特点;以动态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专题化 人文化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理工类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岳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2-143,共2页
文章在对理工类院校学生总体特点及"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定位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思考。理工类院校教学过程中要力求做到教学框架体现明晰性、教学过程体现生动性、教学内容体现层次性、教学方法体现多样性... 文章在对理工类院校学生总体特点及"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定位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思考。理工类院校教学过程中要力求做到教学框架体现明晰性、教学过程体现生动性、教学内容体现层次性、教学方法体现多样性,以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亚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3-44,共2页
文章结合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了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若干措施:正确认识课程教学目标、科学把握课程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坚持认真严格的教学态度等。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实效性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全球地方化向度 被引量:3
18
作者 侯宣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57,共4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启示我们,近现代史教学须重视全球地方化向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尤需以地方化的教学行为培育学生的全球化思维,从全球和地方的双重视角审视国史、国情,方能...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启示我们,近现代史教学须重视全球地方化向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尤需以地方化的教学行为培育学生的全球化思维,从全球和地方的双重视角审视国史、国情,方能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全球地方化 教学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大历史视野的定位与比较方法运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4-237,共4页
以大历史视野定位"纲要"课的教学方法,是由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决定的,是着眼于方法论层面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地、整体地、连续地理解历史,总结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结合课程特点,比较方法是更... 以大历史视野定位"纲要"课的教学方法,是由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决定的,是着眼于方法论层面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地、整体地、连续地理解历史,总结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结合课程特点,比较方法是更好实现大历史视野教学定位的手段。大历史视野下比较方法的运用是有效设计教学内容,优化师生互动参与,综合多种教学手段,实现"纲要"课课程功能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大历史视野 比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比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春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4期85-87,共3页
类比教学法就是把同一类型或类别的历史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通过类比,可以清楚地区分同一类型或类别的历史事物。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类比教学方法,对近代中国各阶级探索国家出路的三种模式进行阐述... 类比教学法就是把同一类型或类别的历史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通过类比,可以清楚地区分同一类型或类别的历史事物。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类比教学方法,对近代中国各阶级探索国家出路的三种模式进行阐述,让学生深刻了解中国人民是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比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