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世致用:中国近代翻译文化意向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吴书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154,共3页
回眸中国翻译历程,中国翻译活动经历了几次高潮,从早期的佛经翻译,到近代对西方的科技翻译、哲学、社会科学翻译及文学翻译,每一次翻译高潮都离不开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呈现出很强的功利倾向。中国近代几次翻译以每次翻译高潮中代表人... 回眸中国翻译历程,中国翻译活动经历了几次高潮,从早期的佛经翻译,到近代对西方的科技翻译、哲学、社会科学翻译及文学翻译,每一次翻译高潮都离不开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呈现出很强的功利倾向。中国近代几次翻译以每次翻译高潮中代表人物的翻译活动为点,对翻译的功利性进行了初步剖析和解读,旨在进一步拓展对中国近代翻译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翻译 翻译活动 经世致用 功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史研究的史学之维——《翻译与近代中国》评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立壹 刘振前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3期107-112,共6页
《翻译与近代中国》在史料运用、研究视角、研究路径方面对国内的翻译史研究有着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着重从翻译学视域下的译史还是历史学视域下的翻译、翻译史还是文化史、译者中心还是译作中心、史学的方法还是译学的路径几个方面评... 《翻译与近代中国》在史料运用、研究视角、研究路径方面对国内的翻译史研究有着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着重从翻译学视域下的译史还是历史学视域下的翻译、翻译史还是文化史、译者中心还是译作中心、史学的方法还是译学的路径几个方面评述《翻译与近代中国》一书,认为此书所揭示的译史研究与史学研究之间应破除学科壁垒,彼此观照,互相融合这一理念,有助于推进中国译史研究真正走向纵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翻译近代中国 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近代文学的本位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高玉 梅新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6-140,共5页
中国近代文学是一种过渡性的文学类型,它具有自己的本位性,表现为变动不居、价值多元、内在的紧张与冲突、探索与创造等特征。近代翻译文学是中国近代的本位性文学。确立中国近代文学的本位观对中国文学通史具有关键性意义。
关键词 中国近代文学 本位性 中国文学史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翻译文学史上不该遗忘的角落——鸳鸯蝴蝶派作家的翻译活动及其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德超 邓静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作为近代文学史上的早期流派之一,鸳鸯蝴蝶派在建国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近代文学研究中边缘的位置,以至于该派作家在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上所作的筚路蓝缕的贡献都几乎被人遗忘。通过回顾鸳鸯蝴蝶派作家在清末民初之际对翻译西方文... 作为近代文学史上的早期流派之一,鸳鸯蝴蝶派在建国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近代文学研究中边缘的位置,以至于该派作家在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上所作的筚路蓝缕的贡献都几乎被人遗忘。通过回顾鸳鸯蝴蝶派作家在清末民初之际对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所作的努力,认为只有把鸳鸯蝴蝶派作家的翻译活动置于中国近代文学史的整体背景之中,才能充分认识到它在中国文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中起到的桥梁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鸳鸯蝴蝶派 文学流派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此中有真意——读谭时霖《陶渊明诗文英译》(全集)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汉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150-151,共2页
此中有真意——读谭时霖《陶渊明诗文英译》(全集)黄汉平记得多年前一个炎热的夏日,初读谭时霖教授《陶渊明诗文英译》(英汉对照),仿佛进入一个清新的“桃花源”境界,那感觉有如陶诗所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Acapti... 此中有真意——读谭时霖《陶渊明诗文英译》(全集)黄汉平记得多年前一个炎热的夏日,初读谭时霖教授《陶渊明诗文英译》(英汉对照),仿佛进入一个清新的“桃花源”境界,那感觉有如陶诗所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Acaptiveinthecagefory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英译》 谭时霖 钱钟书 中华文化 译本 中国近代翻译 文学翻译 英语 文字游戏 文化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