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会学校体育对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刚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95,共3页
本文通过对教会学校体育的研究,揭示了教会学校体育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对这个问题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 教会学校 中国近代体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景晖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63-70,共8页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史,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传承、演进及其嬗变的历史进程,基本符合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轨迹。即思想主体基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碰撞,在如何实现国家独立与富强,实现体育近代化的层面上对体育问...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史,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传承、演进及其嬗变的历史进程,基本符合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轨迹。即思想主体基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碰撞,在如何实现国家独立与富强,实现体育近代化的层面上对体育问题的思考;中国近代体育思想主体出场的顺序,是由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首先对体育问题阐发其思想及见解,而后才由教育家和体育家介入对体育问题的研究及思考;正是由于中国近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体育思想主体不同的社会身份、以及特殊的出场次序,决定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内容的传承、演进是由对体育的功能与作用的认识起步,逐渐深入到体育的本质等核心层面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从上述三重维度审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传承、演进及其嬗变的历史进程,可以清晰地界定出,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在近代100多年里,经历了胚胎、萌芽、初步形成、基本成熟、深入发展的历史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 演进 时代背景 思想主体 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体育史中的兵操、体操与体育 被引量:6
3
作者 白刚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B12期170-172,共3页
关键词 中国近代体育 兵操 体操 体育体制 体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与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初探 被引量:7
4
作者 易剑东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3-17,35,共6页
近代体育是古代体育与现、当代体育的交接点,是中国体育现代进程的的重要阶段。当前对中国近代体育史的研究缺乏创新,制约了学科理论的发展及其研究价值的提升。将历史学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社会史、历史社会学的研究特点引入中国... 近代体育是古代体育与现、当代体育的交接点,是中国体育现代进程的的重要阶段。当前对中国近代体育史的研究缺乏创新,制约了学科理论的发展及其研究价值的提升。将历史学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社会史、历史社会学的研究特点引入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它为现时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应付史学危机指明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 社会史 历史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体育史分期论略 被引量:2
5
作者 肖冲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17-22,共6页
中国近代体育史,一般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历史。近年来,由于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的逐渐深入,关于近代体育史的发展线索、发展阶段及采用什么样的标准划段等问题,引起了体育史界的重视,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 中国近代体育史,一般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历史。近年来,由于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的逐渐深入,关于近代体育史的发展线索、发展阶段及采用什么样的标准划段等问题,引起了体育史界的重视,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对此,我谨提出一点雏荛之见,敬请指正。一、关于“分期”与“划分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青年会 教会学校 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 毛泽东 外国人 学校体育 中国体育 军队 复杂性 社会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影响
6
作者 崔丽丽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45,共6页
晚清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影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体育方面:促进中国近代体育文化形成、晚清体育会的相继成立与发展以及基督教青年会在华体育活动事业推展;学校体育方面:推进体育纳入学校课程中,开始重视体育师资的培... 晚清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影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体育方面:促进中国近代体育文化形成、晚清体育会的相继成立与发展以及基督教青年会在华体育活动事业推展;学校体育方面:推进体育纳入学校课程中,开始重视体育师资的培养以及促成教会学校"以学辅校"推展近代体育;体育思想方面,促进军国民体育思想的尚武精神以及促使国粹主义体育思想的新发扬;传统武术方面:促使传统武术的基础崩溃,并入教育与城市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晚清 义和团运动 中国近代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体育家章辑五思想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尚力沛 程传银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28,36,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文本分析、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中国近代体育教育家章辑五的体育贡献、思想与观点展开梳理,归纳出童子军训练、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国外体育引介是章辑五主要的研究领域和贡献,并以此分类为主线述评和剖析章辑五与...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文本分析、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中国近代体育教育家章辑五的体育贡献、思想与观点展开梳理,归纳出童子军训练、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国外体育引介是章辑五主要的研究领域和贡献,并以此分类为主线述评和剖析章辑五与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分析得出:1)章辑五十分推崇童子军教育,认为推行童子军教育的意义在于改善教学卫生和青年健康,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对学生健康教育的不足;2)在学校体育方面,主张体操、卫生教育、营养和运动相统一的学校体育观,取消选手制以净化学校体育生态,重视学校体育师资的培育和建设,明确学校体育教学中各要素的实施办法,注重学校体育问题的量化研究,提出大、中、小学体育的推进方案;3)在社会体育方面,积极倡导发展和普及国民体育,推进天津社会体育的综合发展,厘清对体育的基本认识;4)在国外体育引介方面,翻译欧、美体育文献以资国内借鉴,学习和考察欧、美以反思国内体育的发展。回望章辑五与中国近代体育是怀念基础上的一种畅想和反思,注重学校体育与学生个体生活的联系、合理构建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课程、学校体育要秉持"体""徳"并重、延展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社会性、加强体育与国民的深度融合、体育组织的指导作用不可或缺、科学对待欧、美发展体育的经验是带给当下体育发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辑五 中国近代体育 学校体育 社会体育 国外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体育报刊考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萍华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1-64,共4页
本于阐释了中国近代体育报刊发展之大略,资料翔实,为我国体育文史和理论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中国近代体育报刊 体育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中国近代体育文化的形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德峰 《体育文化导刊》 1991年第3期16-18,5,共4页
中西体育文化交流的过程及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是一个需要继续深化的课题。王德峰同志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发表于此供大家研究。
关键词 中国近代体育文化 西方近代体育文化 西方体育文化 中国体育 体育文化交流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西文化 西方近代文化 新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旧政权统治下的体育——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10
作者 毕世明 《体育文化导刊》 1987年第3期30-32,共3页
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的是1840年至1949年的体育史,在这个历史时期内,虽然也曾出现过局部地区的、短时期的革命政权,但是长期居于全国统治地位的是不同形式的旧政权。正确认识旧政权统治下的体育,或者说正确认识旧政权与体育关系,是中国... 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的是1840年至1949年的体育史,在这个历史时期内,虽然也曾出现过局部地区的、短时期的革命政权,但是长期居于全国统治地位的是不同形式的旧政权。正确认识旧政权统治下的体育,或者说正确认识旧政权与体育关系,是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中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 革命政权 统治地位 历史时期 反动阶级 蒋介石 人民群众 国民党政府 中国 群众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摸中国近代体育跳动的脉搏——评徐元民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体育思想之传播》 被引量:1
11
作者 闻昊 熊辉 朱积建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体育 中国 近代体育 徐元民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体育思想之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克乐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建台 《体育文化导刊》 1994年第3期49-53,共5页
麦克乐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台湾)王建台前言在中国近代体育早期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有不少来华西方人士曾贡献良多,尤其是本世纪初来华的基督教青年会成员,是近代运动项目的最早传播和组织者;这些来华的学者中,影响最大者莫过... 麦克乐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台湾)王建台前言在中国近代体育早期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有不少来华西方人士曾贡献良多,尤其是本世纪初来华的基督教青年会成员,是近代运动项目的最早传播和组织者;这些来华的学者中,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北美基督教青年会的麦克乐(C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体育 体育课程 体育联合会 运动竞赛 中华教育改进社 近代中国体育 社会体育 体育教员 学校体育 体育与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科交叉与分化管窥近代中国体育学演进发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颢霖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2,24,共11页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体育学、体育原理相关著作的内容变迁来解释学科交叉,并将体育学科分化演进历程划分为3个时期:体育学科分化的初现期(20世纪20年代),体育学科分化的扩张期(20世纪30年代),体育学科分化的成熟期...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体育学、体育原理相关著作的内容变迁来解释学科交叉,并将体育学科分化演进历程划分为3个时期:体育学科分化的初现期(20世纪20年代),体育学科分化的扩张期(20世纪30年代),体育学科分化的成熟期(20世纪40年代),以阐释近代中国体育学演进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学科分化 近代中国体育 演进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粤闽华人华侨对近代中国体育的贡献 被引量:3
14
作者 毕金泽 林致诚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35,共6页
通过对粤闽两大著名侨乡近代华人华侨与体育相关资料的探讨,全面梳理粤闽华人华侨在传播中华传统体育、引进西方体育和推动侨乡近代体育发展方面的实践和贡献,并就华人华侨与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启示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传统体育传... 通过对粤闽两大著名侨乡近代华人华侨与体育相关资料的探讨,全面梳理粤闽华人华侨在传播中华传统体育、引进西方体育和推动侨乡近代体育发展方面的实践和贡献,并就华人华侨与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启示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传统体育传播是增进华人华侨民族认同感的重要纽带,华人华侨群体是近代中外体育交流的重要平台,以侨为桥的现代体育引入提升了近代中国竞技体育水平,华人华侨的资助推动了近代侨乡体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华侨 近代中国体育 传统体育 现代体育 侨乡 粤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近代中国体育观念的变迁 被引量:5
15
作者 谭华 《体育文化导刊》 1988年第3期2-6,共5页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随着列强的侵略扩张大举进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了剧烈的冲突。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也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了西方文化浪潮的巨大冲击,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观念和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冲突。它极大地改变了...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随着列强的侵略扩张大举进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了剧烈的冲突。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也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了西方文化浪潮的巨大冲击,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观念和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冲突。它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传统的体育观念,形成了新的体育格局。 本文着重讨论体育观念的变迁,附带也论及其它一些有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观念 侵略扩张 近代中国体育 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浪潮 传统体育 社会传统 鸦片战争 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克乐的体育教育主张及其在中国的体育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博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0-574,580,共6页
麦克乐是20世纪中叶美国的著名体育学家,曾在1913—1926年间两次来中国传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1912年至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学校体育由军国民主义体育向以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为主导思想的竞技体育转变。在这一时期,麦克乐通过培训体育... 麦克乐是20世纪中叶美国的著名体育学家,曾在1913—1926年间两次来中国传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1912年至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学校体育由军国民主义体育向以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为主导思想的竞技体育转变。在这一时期,麦克乐通过培训体育教师、开展学术讲座、在报刊发表文章等方式传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麦克乐在中国期间发表的文章、演讲稿和体育实践进行梳理与分析后认为,麦克乐的体育教育主张及其在中国的体育实践主要包括3个方面:1)注重通过体育教育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及训练肌肉力量。2)将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民国初中期的体育实践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并在体育教育中融入多学科知识。3)重视教材编写,并以体育理论教学与体育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从麦克乐的体育教育主张得到启示,体育必须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使体育项目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手段;在体育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并加强教材建设;要立足于体育基础学科,在体育学中融入多学科知识;要重视肌肉力量训练和通过体育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乐 中国近代体育 学校体育思想 体育教育主张 体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外体育交流史两个问题考辨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正中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2-123,126,共3页
关于中国的出版文献何时最早传递了有关奥运会的信息,有学者提出是在1900年,但此说欠准确。据史料考证,应该是在1904年,对此《万国公报》有清晰的叙述。关于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已出版的有关书籍大都认为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教会学... 关于中国的出版文献何时最早传递了有关奥运会的信息,有学者提出是在1900年,但此说欠准确。据史料考证,应该是在1904年,对此《万国公报》有清晰的叙述。关于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已出版的有关书籍大都认为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教会学校以及基督教会青年会组织的传播;另一个是留美幼童的传播。实际上,除这两个渠道以外,日本也是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的另一个重要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近代中国体育 体操 奥运会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洋大学堂首次体育竞赛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毕金泽 孙帅 郭振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1,111,共11页
北洋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本土大学的开端,亦是近代较早开展体育竞赛的官办大学,但学界既有研究成果中并未对北洋大学堂首次校内及校际体育竞赛的举办时间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在科学选取检索关键词的... 北洋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本土大学的开端,亦是近代较早开展体育竞赛的官办大学,但学界既有研究成果中并未对北洋大学堂首次校内及校际体育竞赛的举办时间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在科学选取检索关键词的基础上,运用中英文近代电子史料数据库,对近代与北洋大学堂体育竞赛有关的史料进行梳理与研判,继而确认北洋大学堂首次校内及校际体育竞赛的举办时间。研究认为:根据现有史料,北洋大学堂首次举办校内体育竞赛的时间是1897年11月27日,比赛设有12个运动项目,共计170余人参与。北洋大学堂首次举办校际体育竞赛的时间是1899年5月20日,比赛设有11个运动项目,参赛学校有北洋大学堂、芦汉铁路学堂与天津水师学堂。同时,鉴于北洋大学堂特殊的历史地位以及首次校内体育竞赛的举办时间,1897年11月27日,由北洋大学堂开展的校内体育竞赛亦可视为近代中国本土大学体育竞赛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大学堂 学校运动会 体育竞赛 体育课程 中国本土大学 中国近代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代中国体育的社会主义性质问题的几点思考
19
作者 李一平 《体育文化导刊》 1998年第6期12-14,共3页
一、当代中国体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历史的需要新中国的体育事业,是在旧中国贫弱落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东亚病夫”的称号或一个奥运会上的“大鸭蛋”足以表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先天不足,不可否认,近代中国体育由于中西方的交... 一、当代中国体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历史的需要新中国的体育事业,是在旧中国贫弱落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东亚病夫”的称号或一个奥运会上的“大鸭蛋”足以表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先天不足,不可否认,近代中国体育由于中西方的交融、合流而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但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体育 体育事业 社会主义性质 近代中国体育 体育活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体育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苏区体育运动的兴起及其发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崔乐泉 李剑中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1-74,共4页
中央苏区的体育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工农劳苦大众为主体的新式的人民体育运动。作为这一时期中央苏区开展的体育运动,因为其环境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带有其时代的烙印,形成许多鲜明的特色。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对中央苏区体育的... 中央苏区的体育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工农劳苦大众为主体的新式的人民体育运动。作为这一时期中央苏区开展的体育运动,因为其环境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带有其时代的烙印,形成许多鲜明的特色。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对中央苏区体育的兴起与领导机构的设立、红军中的军事体育活动、中央苏区的学校体育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进行了分析,并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卅赤色体育运动会的举办做了阐述。本文认为: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中央苏区的体育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的人民大众的体育,是社会主义体育的前身和先行,为中国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它揭开了中国近代体育史新的一页,有其辉煌的历史地位和无法估量的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国近代体育 群众体育活动 体育运动会 相关资料 领导机构 形式多样 战争年代 人民大众 社会主义 中国体育 历史价值 历史地位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