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化中国边疆史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及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方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7,共9页
近年来中国边疆史的研究方兴未艾,展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相关研究应关照现实需求,在探讨的广度与深度方面继续努力。本文选择中国的历史疆域与边疆的形成、中国古代文明及其构建、东亚古代国家形成与古代国家关系等3个选题,总结学人对... 近年来中国边疆史的研究方兴未艾,展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相关研究应关照现实需求,在探讨的广度与深度方面继续努力。本文选择中国的历史疆域与边疆的形成、中国古代文明及其构建、东亚古代国家形成与古代国家关系等3个选题,总结学人对这些选题的基本认识,分析选题具有的价值,并提出拓展深化研究领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疆史 选题领域 拓展深化 研究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边疆史研究的学术脉络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2
作者 黄丰富 《学习与探索》 2025年第9期160-167,共8页
通过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协同建设,加快中国边疆史研究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是中国边疆学建构的前提和基础之一。中国边疆研究植根于深厚的学术传统,自19世纪以来共形成三次研究高潮,呈现出清晰的学术脉络。中国边疆史研究在扬... 通过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协同建设,加快中国边疆史研究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是中国边疆学建构的前提和基础之一。中国边疆研究植根于深厚的学术传统,自19世纪以来共形成三次研究高潮,呈现出清晰的学术脉络。中国边疆史研究在扬弃中不断推进与创新,其核心既是对乾嘉考据学派严谨实证方法的继承,也是对晚清以来经世致用研究思想的延续。改革开放后,西方理论的涌入与学术范式的多元化对中国边疆史研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形势下,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独立阐释力、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中国边疆史研究自主知识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疆史研究 学术脉络 自主知识体系 “三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边疆在明清史研究中的地位——美国现代学术视野下的中国西南边疆史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邹立波 李沛容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9-156,共8页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学界研究中国明清时期西南边疆史的分水岭。受西方人类学界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及西方中国学研究"边疆"范式的激发和推动,西南边疆史研究日益演变为美国学界中国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涌现出一...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学界研究中国明清时期西南边疆史的分水岭。受西方人类学界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及西方中国学研究"边疆"范式的激发和推动,西南边疆史研究日益演变为美国学界中国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涌现出一批颇具学术影响力的著作。基于反思与批判以往"汉族中心观"和"汉化"研究范式的共同学术目标,美国学界强调边疆的地方性视野,并引入早期殖民帝国、族群认同等概念和理论,对晚期中华帝国与边疆复杂关系的研究颇富创见和启发的同时,又将两者置于另一类二元对立的框架内。但是西南边疆史研究,无疑能够对国内外学术界重新理解和修正晚期中华帝国历史及其与边疆的关系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边疆 美国 明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牧帝国”一种事实还是模型建构——评巴菲尔德《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
4
作者 李谷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54-159,共6页
美国人类学学者巴菲尔德的《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于1989年出版,他结合自身人类学考察的成果,在书中提出了一种"游牧帝国"的理论和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关系的新的解释模式——"两极世界"模式。该书中的一... 美国人类学学者巴菲尔德的《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于1989年出版,他结合自身人类学考察的成果,在书中提出了一种"游牧帝国"的理论和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关系的新的解释模式——"两极世界"模式。该书中的一些观点对于中国边疆史研究和游牧文明史研究具有一定的拓宽视野的意义,是一种新尝试。但其在史料使用、理论建构、人类学方法论等问题上仍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需要学者们客观、辩证地思考与再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帝国 巴菲尔德 海外中国 中国边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大正
5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1938年出生于上海,1956年9月-1960年7月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系;1960年9月-1963年7月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1964年6月人职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先后担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87年4月由民族研究所调入1983... 1938年出生于上海,1956年9月-1960年7月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系;1960年9月-1963年7月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1964年6月人职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先后担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87年4月由民族研究所调入1983年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2014年改名中国边疆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边疆史地中心副主任(1987-1993)、主任(1993-2001),2001年8月御任,2002年12月始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2010年4月退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边疆研究 实习研究员 中国边疆史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