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两极结构到多元结构——中国转型经济学的基本范式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美平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5-18,共4页
中国第一次被动型工业化和外生型城市化形成了无主权状况下畸形的“两极结构” ,建国后第二次赶超型工业化和限制型城市化则形成了有主权状况下倾斜的“两极结构”。“两极结构”已成为中国转型前的历史结构 ,为了突破“两极结构”的束... 中国第一次被动型工业化和外生型城市化形成了无主权状况下畸形的“两极结构” ,建国后第二次赶超型工业化和限制型城市化则形成了有主权状况下倾斜的“两极结构”。“两极结构”已成为中国转型前的历史结构 ,为了突破“两极结构”的束缚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开始构建“多元结构”。“多元结构”是中国转型过程中的现实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转型经济 基本范式 两极结构 二元结构 多元结构 多元制度结构 多元利益结构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转型经济下的企业行为 被引量:5
2
作者 谭屹然 贺胜德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0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对中国转型经济下的企业行为研究已经成为管理研究的新热点。中国的儒家文化以及转型的制度情境,对于检验和发展西方管理理论,构造中国的、以至世界的一般管理理论提供了大型的天然实验室。这两个视角也成为了学者研究中国转型经济下企... 对中国转型经济下的企业行为研究已经成为管理研究的新热点。中国的儒家文化以及转型的制度情境,对于检验和发展西方管理理论,构造中国的、以至世界的一般管理理论提供了大型的天然实验室。这两个视角也成为了学者研究中国转型经济下企业行为的主要切入点。"家庭导向","权威"和"关系"是儒家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三大重要特征,这三方面也是中国管理学文化研究主要针对的研究问题。制度视角的研究使用了更大范围的变量来解释转型经济的企业行为,具体可以划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大类。文章简要的梳理了文化和制度领域对转型经济企业行为研究的一些主要文献,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方向。未来我们研究中国的问题,更要做到"行动本土化,思维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转型经济 儒家文化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创业战略决策的冒险性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映红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62,共5页
在中国转型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创业战略决策有其显著的特征。本文提出6个命题,认为在中国经济改革和转型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环境中包含诸多激励公司创业、创新因素:并且,相对于西方规范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而言,在目前中国的转型经... 在中国转型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创业战略决策有其显著的特征。本文提出6个命题,认为在中国经济改革和转型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环境中包含诸多激励公司创业、创新因素:并且,相对于西方规范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而言,在目前中国的转型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创业战略决策和行为具有更强的冒险性倾向。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创业战略决策的冒险性特征是转型经济环境提供的外部诱因与企业"做大做强"的内在愿望双重激励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转型经济环境 企业创业战略决策 冒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变迁、有效需求、环境保护与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量:8
4
作者 葛守昆 李慧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91,共6页
经济增长的内涵,是为了满足一定增量需求而利用资源创造供给的过程。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主要注重于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的运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结构比例关系的匹配,舍弃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变量因素,如制度变量、需求变量、环境... 经济增长的内涵,是为了满足一定增量需求而利用资源创造供给的过程。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主要注重于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的运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结构比例关系的匹配,舍弃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变量因素,如制度变量、需求变量、环境变量等。在分析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解释中国经济增长方面的局限性基础上,引入制度、需求、环境等变量,构建新型生产函数,可为解释转轨期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有效需求 环境保护 转型中国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化博弈思想的制度分析:中国经济转型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6,共6页
演化博弈思想的制度分析为中国经济转型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演化博弈思想的制度分析,即用演化博弈的思想解释和理解制度:制度如何生成,如何演化至今,以动态的视角研究制度的产生和存续以及制度变迁。
关键词 演化博弈 中国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的财政制度变迁逻辑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苗庆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10,100,共9页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同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双重转型。中国经济的双重转型构成中国财政制度变迁最重要的制度环境。笔者将财政制度变迁置于中国经济转型这个制度环境下进行研究...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同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双重转型。中国经济的双重转型构成中国财政制度变迁最重要的制度环境。笔者将财政制度变迁置于中国经济转型这个制度环境下进行研究,沿着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路径,分析财政制度变迁的背景和内容、绩效和问题,揭示财政制度变迁和中国经济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总结财政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并根据变迁逻辑对未来财政制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指出下一步财政制度改革要从具体的技术制度层面以及价值层面去构建一个由规范财政收入一翼的现代税收制度、规范财政支出一翼的现代预算制度以及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制度所组成的现代财政制度,并要实现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到匹配国家治理体系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转型 财政制度变迁 资源配置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转型对全球贸易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毛日昇 高凌云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19,34,共5页
按照IMP统计,2015年全球贸易名义值同比下降了10.5%,由于近年来全球贸易额快速下降很大程度上受到全球原油价格显著下调和美元升值影响,全球贸易增长是否进入持续衰退,应该以全球贸易实际数量增长变化来进行评判。按照实际贸易量... 按照IMP统计,2015年全球贸易名义值同比下降了10.5%,由于近年来全球贸易额快速下降很大程度上受到全球原油价格显著下调和美元升值影响,全球贸易增长是否进入持续衰退,应该以全球贸易实际数量增长变化来进行评判。按照实际贸易量来测算,这一轮全球贸易增长衰退应该起始于2011年年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增长 中国经济转型 全球贸易 美元升值 原油价格 数量增长 贸易额 贸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增长、慢消费、慢生活——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之势 被引量:2
8
作者 洪涛 《广东商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增速30%以上高投资、30%~40%以上高进出口的拉动下,我国经济以超过9%的速度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迅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三大消费国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大国。其中,2... 改革开放以来,在增速30%以上高投资、30%~40%以上高进出口的拉动下,我国经济以超过9%的速度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迅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三大消费国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大国。其中,2003年~2007年的经济增速超过10%,2008年、2009年遭遇金融危机,但增速仍超9%,2012年才调减为7.5%,但仍远高出3%的国际GDP增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转型 奢侈品消费 慢生活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改革开放 经济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土地问题 被引量:9
9
作者 黄少安 文丰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15,共11页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突出表现为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的产业化四个方面。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土地用途、土地运用方式和农民身份均发生了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总体稳定,经历了从长期不变到长久不变的转向。...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突出表现为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的产业化四个方面。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土地用途、土地运用方式和农民身份均发生了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总体稳定,经历了从长期不变到长久不变的转向。将"开放性契约理论"运用到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分析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工业经济时代的土地集中具有与农业经济时代完全不同的经济社会效应。即使土地流转和集中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总体发展趋势合理、社会进步巨大的情况下出现的问题,不应该成为否认土地流转和适度集中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 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农村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转型与广东的选择
10
作者 梁桂全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2,共3页
由"泛珠"9省区社会科学院主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泛珠社会科学院发展论坛"不久前在南昌成功举行。此次论坛以"宏观调控与区域合作"为主题,就深化"泛珠"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国家当... 由"泛珠"9省区社会科学院主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泛珠社会科学院发展论坛"不久前在南昌成功举行。此次论坛以"宏观调控与区域合作"为主题,就深化"泛珠"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国家当前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4位专家发言集结成一组专栏文章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宏观调控 中国经济转型 社会科学院 广东 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论坛 政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对《转型中国如何创新经济学》一文的探讨
11
作者 杨民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0-122,共3页
《改革》2005年第4期发表《改革》社评《转型中国如何创新经济学》(王佳宁,2005),在经济学界引起一定反响。笔者对文中观点深表赞同,而且认为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值得探讨。
关键词 转型中国如何创新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 中国 经济建设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与民营企业政治行为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4-58,共5页
社会转型是一种指向现代社会的整体性社会变迁,其中蕴涵着现代性的生长与传统性的隐退、融合,并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特质,这种特质在中国转型期表现得尤为显著。中国民营企业家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经济利益群体,较大程度上... 社会转型是一种指向现代社会的整体性社会变迁,其中蕴涵着现代性的生长与传统性的隐退、融合,并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特质,这种特质在中国转型期表现得尤为显著。中国民营企业家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经济利益群体,较大程度上承载着这一复杂嬗变的重要制度性特征,其具体的政治行为方式更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内容。转型期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学"逻辑的确造就了当前民营企业家与西方发达国家新兴资产阶级所曾发挥的政治变革积极推力相区别的、相对模糊的独特的政治行为人格面相,但即便如此,作为规律性的趋向,若假以时日,开放的市场经济终将导致这一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实质性变化,因为这是现代性内涵的本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利益诉求 民营企业的政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型政府企业关系模式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启示 被引量:4
13
作者 文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3-78,共6页
在东亚模式谱系中有“原型”地位的日本型政府企业关系模式,既是战后日本“经济奇迹”的制度基础,也是导致泡沫经济产生与崩溃、酿成“平成萧条”的体制根源之一。研究日本型政府企业关系的制度框架,日本型政府企业关系的演变线索与... 在东亚模式谱系中有“原型”地位的日本型政府企业关系模式,既是战后日本“经济奇迹”的制度基础,也是导致泡沫经济产生与崩溃、酿成“平成萧条”的体制根源之一。研究日本型政府企业关系的制度框架,日本型政府企业关系的演变线索与基本类型、基本特征,对中国有多方面的重要启示。没有一大批民间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与企业关系 关系模式 中国经济转型 政府企业 日本政府 民间企业 公企业民营化 政府与民间 日本经济 特殊法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转型与发展:中国市场经济进程分析》
14
作者 杨继瑞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79,共1页
丁任重教授主编的<转型与发展:中国市场经济进程分析>已经在2003年10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不仅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一个具有理论高度的深化和深刻解析,同时也是对伴随这个进程而产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 丁任重教授主编的<转型与发展:中国市场经济进程分析>已经在2003年10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不仅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一个具有理论高度的深化和深刻解析,同时也是对伴随这个进程而产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理论探索的一个总结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与发展:中国市场经济进程分析》 丁任重 中国经济出版社 市场机制 理论研究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转型经济学的理论演化及其述评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保平 林建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1-8,共8页
转型经济学是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而兴起的。转型经济学不同于标准的西方经济学,也不同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它采用制度分析方法和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一些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因此,转型经济学的... 转型经济学是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而兴起的。转型经济学不同于标准的西方经济学,也不同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它采用制度分析方法和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一些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因此,转型经济学的理论对研究中国转型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经济 转型经济 中国转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企业与中国经济转型
16
作者 方向明 袁飞 《技术经济》 1999年第7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中国经济转型 国有企业的改革 乡镇企业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转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需求 中国市场经济 经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职业教育改革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金土 《职教论坛》 1998年第12期4-11,共8页
经济拉动———同步高速发展导言1978年,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大潮从这一年开始涌动,中国职业教育在新时期的大规模发展和改革也从此起步。中共中央在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并着手拨乱反正的同时,于1978年11月举行的一次... 经济拉动———同步高速发展导言1978年,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大潮从这一年开始涌动,中国职业教育在新时期的大规模发展和改革也从此起步。中共中央在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并着手拨乱反正的同时,于1978年11月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作出了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职业教育 中等专业学校 中国经济转型 劳动力市场 中等职业学校 农村教育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职业高中 职业技术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转型视野的“去库存”与房地产市场稳健性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杨咸月 朱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84,共9页
房地产在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中具有重要的依赖作用,然而这种依赖性不可持续。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其一方面产生"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另一方面引起"房价涨"现象的发生,而"房价涨"不... 房地产在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中具有重要的依赖作用,然而这种依赖性不可持续。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其一方面产生"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另一方面引起"房价涨"现象的发生,而"房价涨"不利于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契合于经济新常态的要求,有助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当前,应加快长效机制建设,竭力做好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业去库存 中国经济转型 政策调控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一轮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瑞 谷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77,共6页
新中国建立以来历次城镇化历程带来了经验与教训。指出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符合实际的城镇化战略,顺势而为,避免人为城镇化带来的剧烈变动和损失。本文从目前推进新一轮城镇化面临的土地、户籍、住房、环境、城市交通、城市就业与产业、... 新中国建立以来历次城镇化历程带来了经验与教训。指出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符合实际的城镇化战略,顺势而为,避免人为城镇化带来的剧烈变动和损失。本文从目前推进新一轮城镇化面临的土地、户籍、住房、环境、城市交通、城市就业与产业、城市公共服务,农民变市民的成本等八个方面问题展开了分析,详细指出了在这八个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城镇化的启动来自政府规划,最大的挑战还是政府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中国经济转型 隐性融资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性与普适性:中国经济法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光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109,共6页
以既往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法研究所积淀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国别经济法律制度的本土性与经济法部门和知识谱系的普适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协调——作为切入点,借助一个学术个案——转型(轨)经济法——的回顾性研究,阐明了本土性与普适性在经... 以既往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法研究所积淀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国别经济法律制度的本土性与经济法部门和知识谱系的普适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协调——作为切入点,借助一个学术个案——转型(轨)经济法——的回顾性研究,阐明了本土性与普适性在经济法语境中的具体理解和运用,分析了在本土性与普适性两个层面上,中国经济法研究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特别是辨析和指出了其中一些流行的、"貌似真理"的理论迷思。最后,从本土性的中国经济法与普适性的世界经济法相协调的角度,对中国经济法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初步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本土性 普适性 转型中国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