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典“家”的文化回归与社会治理的中国路向选择
1
作者 刘云生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4-63,共10页
与西方“公民—国家”二元治理结构不同,中国社会治理结构始终以“家—国”为中心。《民法典》中的“家”,不仅是基本的民事法权单元,还是基本的社会治理单元。“家”作为社会治理的主场域,不仅决定着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主体建构,还... 与西方“公民—国家”二元治理结构不同,中国社会治理结构始终以“家—国”为中心。《民法典》中的“家”,不仅是基本的民事法权单元,还是基本的社会治理单元。“家”作为社会治理的主场域,不仅决定着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主体建构,还深刻影响着社会治理的结构模式和运行机制,最终决定社会治理的基本路向和治理效能。《民法典》在融入现代性质素前提下,以“家—人”“家—业”“家—国”三对关系为主线,全方位回溯传统社会治理的文化基因和民族精神,系统性回应“家”在社会治理中的时代性感召和民族性诉求,为社会治理的中国路向提供了价值引领与制度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家”文化 社会治理 中国路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全球态势与中国路向 被引量:31
2
作者 胡小勇 林梓柔 刘晓红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2,共10页
在两个大变局下,教育智能化现象引起全球瞩目。研究溯源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的历史脉络,以及三十年以来全球信息科技融入教育呈现“中美并发争先,亚洲部分国家表现亮眼,世界主要各国呈雁阵”的新态势。在底层逻辑上揭示了人工智能之... 在两个大变局下,教育智能化现象引起全球瞩目。研究溯源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的历史脉络,以及三十年以来全球信息科技融入教育呈现“中美并发争先,亚洲部分国家表现亮眼,世界主要各国呈雁阵”的新态势。在底层逻辑上揭示了人工智能之所以颠覆教育的人技关系质性变化、智能教育社会实验黑箱特性、人工智能强赋能双刃剑效应三大根源性特征。通过将全球人工智能指数和教育强国指数做关联聚类,分类阐释了世界主要国家在推动教育智能化进程时的政策策略;从开辟数字教育新赛道的视角为中国教育的智能化发展提出路向建议,以回应教育强国建设、人工智能何为的时代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 全球态势 中国路向 人技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中国路向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云生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2,共10页
新时代的中国加快构建教育评价体系,擘画出“建立”“完善”“形成”三步走路向。在主体要素上构建统领型教育评价模式,开创公平性与专业性相统一的新路向;在价值要素上构建共同体教育评价格局,开创主导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的新路向;在操... 新时代的中国加快构建教育评价体系,擘画出“建立”“完善”“形成”三步走路向。在主体要素上构建统领型教育评价模式,开创公平性与专业性相统一的新路向;在价值要素上构建共同体教育评价格局,开创主导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的新路向;在操作要素上构建数字化智能评价样态,开创科学性与高效性相统一的新路向;在支撑要素上构建适切性教育评价基座,开创现代性与在地性相统一的新路向。沿着这样的路向继续探索下去,尤其是解决好教育评价实践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近则能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远则到2035年能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必将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评价体系 中国路向 关键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大国意识与中国法学的路向 被引量:6
4
作者 谢晖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0-104,共5页
本世纪以来,法学得到中国诸多文科学者的空前关注。这是中国学人“大国意识”的自觉反映。中国要进入世界交往秩序中的大国行列,就必须在国际法律的制定中表达自己更多的主张,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当代中国法学,寻求法学世界结构中的自我... 本世纪以来,法学得到中国诸多文科学者的空前关注。这是中国学人“大国意识”的自觉反映。中国要进入世界交往秩序中的大国行列,就必须在国际法律的制定中表达自己更多的主张,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当代中国法学,寻求法学世界结构中的自我。中国法学的路向是多元发展和重点突破。中国法学的多元发展已是一个基本事实,而中国法学的重点突破则在于规范法学的努力,即寻求“法律的内部知识”——法律概念、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法律规范的实践指向和法律方法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大国意识 中国法学发展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