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构想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勇 李怡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77,共7页
文学编年史著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重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价值的文学编年史都不是原始材料的无限罗列,而是包含了著者诸多深刻的学术思想与良苦的学术用心。"变中有常"的中国谱系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成... 文学编年史著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重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价值的文学编年史都不是原始材料的无限罗列,而是包含了著者诸多深刻的学术思想与良苦的学术用心。"变中有常"的中国谱系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成为文学编年史构建的基础理论。我们理想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应该从中国文学发生历史性新变的晚清时代开始,一直编写到"现代"结束、"当代"开始的时刻。它将自觉致力于发现被以往诸多文学史忽略的文学细节,并纠正以往文学史中存在的一些讹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年史 中国谱系学 历史细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