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智能媒介视域下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构建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冯亚利
-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9-12,共4页
-
基金
2023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ChatGPT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技能创新教学及其反拨效应研究”(20233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智能媒介视域下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不仅能够提升中国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还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全球交流,更能够促进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优化。智能媒介的应用使中国话语和叙事内容趋于个性化和智能化、渠道日益拓展以及主体更加多元,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构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智能媒介视域下,可以从提升议题设置和内容生成能力,构建多模态传播矩阵和智媒平台以及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智媒场域三个层面切入,以便更好地把握话语表达主动权、占据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和延伸主流媒体价值链。
-
关键词
智能媒介
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
构建
策略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立场、要旨与路向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陈玉骢
罗健
-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8,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思政课话语体系与新时代青少年话语模式融合研究”(23JDSZKZ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守正创新、开放包容、自信自强,反对在文化立场上的保守主义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要旨是把握民族复兴的构建前提,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基础,彰显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价值。构建路向上,要植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土壤,积极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强化学者的学术使命自觉,促进各学科交流融通形成中国特色;突破西方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桎梏,注重国际社会的话语回应。
-
关键词
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民族复兴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文化主体性视阈下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构建论析
- 3
-
-
作者
张先花
吴明永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7,共4页
-
基金
2024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习近平文化思想委托“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项目编号2024WHWT15)的研究成果。
-
文摘
文化主体性视阈下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有其理论、历史和现实层面的逻辑必然性。当前,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面临一定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与实践根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立为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提供了文化土壤与精神动力。从挑战来看,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思潮抢占党的话语空间,西方话语和叙事体系形成的先发优势仍占相对强势地位。文化主体性视阈下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路径包括: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面引领,为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为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奠定有力的实践支撑;全面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思维陷阱,为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扫清思想障碍。
-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
构建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虚拟现实媒介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叙事可供性研究
被引量:7
- 4
-
-
作者
王涵
廉子晴
徐丽芳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
武汉大学数字出版研究所
-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27,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研究”(21&ZD32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虚拟现实媒介时代是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向数字空间延伸,展现数字文明的关键战略变革期。需基于虚拟现实等前沿媒介技术,激活VRMN程序可供性、空间可供性、参与可供性、认知可供性,夯实技术对文明演进感知方式的数字化支撑,加强数字出版内容产业扶持和文化虚拟体验市场培育,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保障体系,以更好地向全球讲好中国故事,推动虚拟现实媒介时代中国特色话语和叙事体系的创新与构建。
-
关键词
虚拟现实媒介
可供性理论
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
数字叙事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