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世纪中国诗学研究的五个传统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晓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中国诗学研究 二十世纪 王国维 马一浮 研究方法 中西诗学比较 诗史互证 《柳如是别传》 人文关怀 古典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诗学研究的期待视野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良运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8-133,共6页
中国是一个泱泱诗歌大国 ,阅读和研究诗歌 ,自有文字的典籍始 ,就有零零散散的记录。但站在又一个千年之交的时间高地上回顾几千年的诗学研究、特别是 2 0世纪开始的系统研究却并不尽如人意。就其大端而言主要有 :一、诗歌起源问题至今... 中国是一个泱泱诗歌大国 ,阅读和研究诗歌 ,自有文字的典籍始 ,就有零零散散的记录。但站在又一个千年之交的时间高地上回顾几千年的诗学研究、特别是 2 0世纪开始的系统研究却并不尽如人意。就其大端而言主要有 :一、诗歌起源问题至今含糊其词。二、至今尚无一部完整的中国诗歌通史。三、在研究诗史与诗学的方向、方法等方面 ,还存在不少待改进之处 ,“沉潜考索”与“高明独断”的功夫还不够。这些工作只有期待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学研究 问题 期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赡·精微·新警——评张伯伟教授《中国诗学研究》
3
作者 涂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张伯伟 中国诗学研究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大陆关于西方性别诗学的研究(1985-2005)
4
作者 万莲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104,119,共9页
中国的西方性别诗学研究可从两个层面来认识,一是翻译介绍的,一是评析阐释的。这两个层面的工作,是全球化视域里自然会发生的异质文明之间"授-受"或"受-授"互动的文化生态情形。近20年来中国真正能够集中体现"... 中国的西方性别诗学研究可从两个层面来认识,一是翻译介绍的,一是评析阐释的。这两个层面的工作,是全球化视域里自然会发生的异质文明之间"授-受"或"受-授"互动的文化生态情形。近20年来中国真正能够集中体现"他山之石"学术思维拓新效应的,莫过于有一定代表性的西方性别诗学译介、论评的专著。这些关于西方性别诗学的论著,都集中指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论意义上,因此,当仅仅以此反观中国大陆性别诗学现状时,西方女性主义的标杆高高竖立,也就毫不奇怪。这是其所长也是其所短,长处在于对西方语境的执著,力图显出传输链条上的原生态的"真";短处则在于,在关涉中国性别诗学的发生发展进程时,对同样也是性别诗学系统范畴的"女性文学"研究,就有所忽略,当命名偏执于或同感于西方语境一隅之时,难免出现挂一漏万的窘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的西方性别诗学研究 中国性别诗学 译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学与中国诗学 被引量:1
5
作者 梁道礼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21-129,共9页
易学与中国诗学梁道礼陕西师大中文系一、本文的题旨文学理论即题目中所谓“诗学”,是对文学现象的理性审视,对文学存在的哲学追问。审视,就要选择审视工具,追问,就要确定追问方法。古代中国九流百家里,坚信自己建立起一套认识世... 易学与中国诗学梁道礼陕西师大中文系一、本文的题旨文学理论即题目中所谓“诗学”,是对文学现象的理性审视,对文学存在的哲学追问。审视,就要选择审视工具,追问,就要确定追问方法。古代中国九流百家里,坚信自己建立起一套认识世界的有效模式并对反映世界的方法刻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中国诗学 《文心雕龙·原道》 《文心雕龙》 “人文” 中国诗学研究 文学起源 宋代诗学 中华书局 情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独树一帜的学术著作——读张国伟的《中国诗歌发展史》
6
作者 骆寒超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3-224,共2页
张国伟研究员毕多年之功,完成了一部长达150万字的《中国诗歌发展史》。这部独立撰写的巨著,体例新颖,立论多有原创性。时间将证实:这部著作的问世将会是当代中国诗学研究的一件大事。对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见出:首先,该书在对中国诗歌... 张国伟研究员毕多年之功,完成了一部长达150万字的《中国诗歌发展史》。这部独立撰写的巨著,体例新颖,立论多有原创性。时间将证实:这部著作的问世将会是当代中国诗学研究的一件大事。对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见出:首先,该书在对中国诗歌整体演变规律的探求上独树一帜。以往出版的中国诗歌史大多是按朝代来分期,按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撰写诗歌史便于读者接受,但难以真实地体现诗歌自身演变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发展史 中国诗歌史 张国伟 中国诗学研究 李商隐诗 《古诗十九首》 人生问题 中国诗史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出新:后疫情时代华语新诗的格局与方向——“第七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综述
7
作者 梁笑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8-144,共7页
2021年6月17至19日,由重庆悦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南大学、《江汉论坛》杂志社、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办,重庆悦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承办的首届“悦来新诗力”国际文化艺术节暨第七届华文诗学名家... 2021年6月17至19日,由重庆悦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南大学、《江汉论坛》杂志社、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办,重庆悦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承办的首届“悦来新诗力”国际文化艺术节暨第七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在重庆市悦来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会议中心 文化艺术节 文化旅游发展 守正出新 中国诗学研究 新诗 华文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育文化熏陶——评《汉乐府研究史论》
8
作者 杨青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I0005-I0005,共1页
汉乐府研究是古典诗歌研究史上的重要一环,从汉乐府研究中体现出来的诗歌创作观和发展观也可以折射出中国诗学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嬗变与转型。当前,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也成为素质教育的主... 汉乐府研究是古典诗歌研究史上的重要一环,从汉乐府研究中体现出来的诗歌创作观和发展观也可以折射出中国诗学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嬗变与转型。当前,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也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乐府 古典诗歌 素质教育 诗歌创作观 中国诗学研究 鉴赏美 审美观 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良运研究员
9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99-99,共1页
陈良运研究员陈良运,字正才,1940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196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中专语文教师、萍乡市文联副主席。1986年调入江西师范大学,现任语言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 陈良运研究员陈良运,字正才,1940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196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中专语文教师、萍乡市文联副主席。1986年调入江西师范大学,现任语言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良运 中国诗学研究 江西省 中国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关系研究 理论研究 中国诗歌理论 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高校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