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评陈伯海、蒋哲伦主编的《中国诗学史》
- 1
-
-
作者
胡光波
-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21-123,共3页
-
文摘
本文从接受理论出发,指出陈伯海、蒋哲伦两教授主编的《中国诗学史》,理论论述系统周详,对各期诗学思想的阐发简当,有承前启后之功,其撰写理念发将对诗学思想研究有深远影响。
-
关键词
陈伯海
蒋哲伦
《中国诗学史》
词学
人性
-
Keywords
research into Chinese poetics, Chen Bohai, Jiang Zhelun, History of Chinese Poetics, review or commentary
-
分类号
I207.20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学说的神话——评“中国古代意境说”
被引量:35
- 2
-
-
作者
罗钢
-
机构
清华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1,共17页
-
文摘
长期以来,"意境"被认为是中国美学和诗学的中心范畴,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出现了多种版本的"中国古代意境范畴史"。实际上,这些"意境史"都是现代学者依据王国维等提供的理论范式,利用中国古代诗学的思想素材所进行的一种人为的话语建构。这种建构过程同时就是对中国古代诗学歪曲和遮蔽的过程。在中国古代诗学传统中,"境"、"境界"、"意境"都是一些高度语境化的术语,只有深入研究这些术语所从出的语境,才能对它获得一种历史性的理解。尽管在中国古代诗学史上出现过各种以"境"论诗之说,却不存在一种今人所谓的"中国古代意境说"。这种"意境说"乃是一种"学说的神话"。
-
关键词
意境说
“学说的神话”
中国古代诗学史
历史语境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理论的记忆——论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遗产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加林·吉哈诺夫
周启超
郑文东
-
机构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
欧洲科学院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武汉大学外文系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1-204,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282)
-
文摘
俄罗斯形式论学派之后的理论如何“在记忆”俄罗斯形式论学派角度来探讨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遗产,其核心聚焦于四个重要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理论与艺术实践在俄罗斯形式论学派中的共生与并存;第二个层面是体裁在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理论著述中的中心地位;第三个层面是语言的核心地位,与体裁的中心地位相关联;第四个层面是语言这一主导性作用在形式论学派同文学中最新的辩论之间搭建桥梁。从雅各布森与什克洛夫斯基的不同视角审视应当在语言的地平线上还是在语言的对面来思考文学。
-
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
中国诗学史
俄罗斯形式论学派
-
分类号
I109
[文学—世界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