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中小震的中国西南地区Newmark位移经验模型
1
作者 刘平 毕壮 +5 位作者 陈兴周 李春峰 范依仁 陈凡 吴煜心 魏长刚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9-487,共9页
为解决既有经验模型对中国西南地区中小震数据Newmark位移预测不足的问题,利用Arias烈度(I_(A))、临界加速度(A_(c))以及震级(M_(W)),建立预测Newmark位移的经验模型。首先随机选取CSMNC数据库中四川和云南地区M_(W)<6.0且PGA>0.2... 为解决既有经验模型对中国西南地区中小震数据Newmark位移预测不足的问题,利用Arias烈度(I_(A))、临界加速度(A_(c))以及震级(M_(W)),建立预测Newmark位移的经验模型。首先随机选取CSMNC数据库中四川和云南地区M_(W)<6.0且PGA>0.20 g的28条地震记录,对既有Newmark位移模型进行验证,随后选取2008—2019年中国西南地区4.3≤M_(W)≤7.9且PGA>0.10 g的水平向强震动记录数据,分析不同震级区间lgD_(n)和lgI_(A)的线性关系,并在现有的线性关系模型中加入了震级项。模型的拟合回归显示出了较好的拟合优度,回归结果表明断层到场地的距离、场地条件、断层类型以及上下盘差异对Newmark位移具有潜在影响。最后,利用2020—2022年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小震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建模型相比其他模型有更好的预测性能,能够适用的震级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地区 Newmark位移 经验模型 Arias烈度 中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GPS测量得到的中国西南地区构造块体运动模型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17
2
作者 黄立人 马青 +2 位作者 朱文耀 程宗颐 熊永清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2-28,共7页
利用国家攀登计划所属的重大项目“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课题所布设和施测的GPS网的高精度观测结果,研究了中国西南地区构造块体的运动模型.认为目前高精度GPS观测资料可以提供有关中国大陆构造块体水平运动的可信信息.得到... 利用国家攀登计划所属的重大项目“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课题所布设和施测的GPS网的高精度观测结果,研究了中国西南地区构造块体的运动模型.认为目前高精度GPS观测资料可以提供有关中国大陆构造块体水平运动的可信信息.得到的运动模型的初步结果为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动力学机制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复测区域的运动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地震活动、地震危险性的关系.认为初步的观测结果是令人鼓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构造块体 运动模型 中国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土地覆盖情景的时空模拟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婧 范泽孟 岳天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66-3275,共10页
气候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与土地覆盖类型的空间分布在时空层次上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在运用HLZ生态系统模型获得CMIP5的3种气候情景RCP26、RCP45、RCP85情景下西南地区未来90a(2011—2100年)HLZ生态系统时空分布情景数据的基础上... 气候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与土地覆盖类型的空间分布在时空层次上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在运用HLZ生态系统模型获得CMIP5的3种气候情景RCP26、RCP45、RCP85情景下西南地区未来90a(2011—2100年)HLZ生态系统时空分布情景数据的基础上,结合2010年土地覆盖现状数据,构建了土地覆盖情景的空间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西南地区未来90a土地覆盖情景的时空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3种气候情景下,西南地区未来90a的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地、耕地、冰雪、荒漠及裸岩石砾地等土地覆盖类型面积将呈逐渐减少趋势;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混交林、灌丛、湿地、建设用地、水体等土地覆盖类型面积则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湿地增加速度最快(平均每10a增加5.28%),荒漠及裸岩石砾地减少速度最快(平均每10a减少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情景模型 气候情景 土地覆盖变化 中国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地震活动数值模拟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陈化然 张杰卿 +1 位作者 董洪军 马宏生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0-314,共5页
初步建立了西南地区有限元动力学模型,讨论了由于地震发生产生的应力变化对西南地区整个系统的应力调整情况.初步结果表明,许多强震发生在应力增强区.
关键词 中国 地震活动 西南地区 有限元模型 强震危险区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镇同 中国著名结构疲劳专家
5
作者 高镇同 鸢尾 《航空制造技术》 2006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结构疲劳 专家 中国 干涉模型 分支学科 动态断裂 动态应力 统计学 二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族“六祖分支”雏议 被引量:4
6
作者 罗希吾戈 《思想战线》 1983年第1期61-63,共3页
据彝文文献记载,彝族在历史上,曾经历了洪水泛滥的时代,在战胜洪水之后,由始祖笃慕主持,将其子民分为武、乍、糯、恒、布、默六支,每两支人为一联盟形式,向一个方向迁徙、拓疆,将彝族先民分向各地,形成古代南中具有影响的民族。后世的... 据彝文文献记载,彝族在历史上,曾经历了洪水泛滥的时代,在战胜洪水之后,由始祖笃慕主持,将其子民分为武、乍、糯、恒、布、默六支,每两支人为一联盟形式,向一个方向迁徙、拓疆,将彝族先民分向各地,形成古代南中具有影响的民族。后世的彝族把这一次重大的历史活动称为“六祖分支”。弄清“六祖分支”的史实,对于编写彝族历史和中国古代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约五百万人口,集中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先民 西南地区 六祖 分支 彝文文献 中国古代史 洪水泛滥 文献记载 少数民族 笃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SEISMICITY INDUCED BY FAULT INTERACTION
7
作者 ChenHuaran LiYiqun +3 位作者 HeQiaoyun ZhangJieqing MaHongsheng LiLi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B12期69-73,82,共6页
On ths basi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faults, a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Southwest China is constructed,and the stress adjustment due to the strong earthquake occurrence in this region was studied. The preliminary resul... On ths basi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faults, a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Southwest China is constructed,and the stress adjustment due to the strong earthquake occurrence in this region was studie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that many strong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the area of increased stress in the model. Though the results are preliminary, the quasi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meaningful for strong earthquake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交互作用 有限元模型 强地震的危险区域 诱发地震 中国西南地区分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处理解释中心
8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02-503,共2页
四川石油地调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中心,又称龙门处理解释中心,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石油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中心。它拥有三套 TIMAP4和 PDP-11/45等中型计算机系统,两套 SIDIS 人机联作系统,以及多种彩色、黑/白显示绘图系统,并配有多... 四川石油地调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中心,又称龙门处理解释中心,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石油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中心。它拥有三套 TIMAP4和 PDP-11/45等中型计算机系统,两套 SIDIS 人机联作系统,以及多种彩色、黑/白显示绘图系统,并配有多功能的地震资料处理软件,年处理解释能力达到3万 km 以上。龙门处理解释中心拥有各级专业技术人员200多人,技术力量雄厚,与国内外著名的地球物理公司、高等院校及研究单位保持着广泛和密切的联系。擅长山区高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 地球物理 人机联作 复杂构造 绘图系统 中型计算机 模型正演 高产油气田 中国西南地区 专业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商品市场竞争力评价体系(上)
9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课题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4-5,共2页
关键词 商品市场 竞争力评价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 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力 竞争力模型 实地考察 西南地区 理论阐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