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西北地区北部蚀源区铀含量特征及其地质、成矿意义
被引量:
16
1
作者
王文青
刘池洋
+2 位作者
王建强
马奂奂
管彧照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2-303,共12页
中国西北地区北部主要盆地蚀源区包括银额盆地周缘、北山盆地群周缘、三塘湖盆地周缘、准噶尔盆地周缘,主体位于中亚构造域中西部南缘(部)或与之毗邻区。通过对研究区1 416件中性、酸性及碱性岩浆岩样品的年龄和铀含量数据进行分区统计...
中国西北地区北部主要盆地蚀源区包括银额盆地周缘、北山盆地群周缘、三塘湖盆地周缘、准噶尔盆地周缘,主体位于中亚构造域中西部南缘(部)或与之毗邻区。通过对研究区1 416件中性、酸性及碱性岩浆岩样品的年龄和铀含量数据进行分区统计处理,计算其在地史上的铀迁移量和古铀含量,结果显示,研究区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早石炭世—早三叠世(349~248 Ma),其次在中奥陶世—早泥盆世(470~396 Ma)。这分别与古亚洲洋开始俯冲消减(O_2-S_1)和最终关闭、中亚—蒙古碰撞褶皱带形成(C—T_1)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及重大事件相对应。各区富铀岩石主要形成于早石炭世—早三叠世(334~250 Ma),其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具有时间上的一致性。在地域上,两者有从西向东时代变新的趋势。这亦与古亚洲洋关闭、中亚构造域形成西早东晚的演化特征相一致。各蚀源区岩石的铀含量不尽相同,综合对比和评价表明:北山柳园区、准噶尔盆地东北缘阿勒泰—蕴都地区和东南部清河地区岩石铀含量与宗乃山区铀含量相当或更富;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卡拉麦里区岩石铀含量偏富;银额盆地南缘雅布赖山、巴彦诺日公及庆格勒地区及其北部的沙拉扎山区,北山盐滩及马鬃山区,三塘湖盆地周缘,以及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的阿勒泰西北区和西缘的北部区铀含量中等;其他地区铀含量相对较贫。研究区现今富铀蚀源区的大部地区,在晚三叠世开始隆升,此后进一步发展,为邻近中新生代盆地提供了丰富的沉积物和铀物质,成为相邻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砂岩型、煤岩型及泥岩型铀矿床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盆内深部烃源岩层富含铀元素,可降低烃源岩的生烃门限温度并增加烃源岩生烃总量,具有重要的地质、成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北部蚀源区
岩石今古铀含量
沉积盆地
砂岩型铀矿
烃
源
岩生烃
有机-无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NSO对中国西北地区秋季异常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
44
2
作者
李耀辉
李栋梁
+1 位作者
赵庆云
冯建英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205-213,共9页
以奇异值分解 (SVD)方法为基础 ,用 1960~ 1994年 35年的资料 ,分析了ENSO对中国西北地区秋季降水异常的影响 ,然后用奇异向量的海温场时间系数与 50 0hPa高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进行交叉相关 ,讨论了在ENSO年引起西北地区降水异常的环...
以奇异值分解 (SVD)方法为基础 ,用 1960~ 1994年 35年的资料 ,分析了ENSO对中国西北地区秋季降水异常的影响 ,然后用奇异向量的海温场时间系数与 50 0hPa高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进行交叉相关 ,讨论了在ENSO年引起西北地区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与西北秋季大范围的区域性降水异常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在ElNi no年 ,西北地区秋季大部分地区降水异常偏少 ,其中青藏高原东北侧的青海东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陕西北部等西北主要的雨养农业区降水明显偏少。引起这种异常的环流特征表现为 50 0hPa高度场出现PNA异常流型 ,强异常中心多分布在低纬度 ,印缅槽偏弱 ,西太平洋副高加强西伸 ,脊线南移 ,南海副高和北美副高加强 ;东亚中纬度冬季盛行的 1波流型在秋季异常发展 ,新疆脊偏强 ,东亚大槽加深西移。海平面气压场上 ,乌拉尔山北部高压、欧洲南部低压及阿留申低压等较高纬度系统异常加强 (加深 )。La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异常
ENSO
500hPa高度场
海平面气压
异常降水
环流特征
中国
西北地区
秋季
雨养农业
区
北部
全文增补中
后记
3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沙尘暴
中国
西北
部
沙尘气溶胶
沙尘
源
区
大气气溶胶
沙漠
灾害
半干旱
地区
春季
下游
地区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中国西北地区北部蚀源区铀含量特征及其地质、成矿意义
被引量:
16
1
作者
王文青
刘池洋
王建强
马奂奂
管彧照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2-303,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330315)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课题
+1 种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3039900
12120114009201)
文摘
中国西北地区北部主要盆地蚀源区包括银额盆地周缘、北山盆地群周缘、三塘湖盆地周缘、准噶尔盆地周缘,主体位于中亚构造域中西部南缘(部)或与之毗邻区。通过对研究区1 416件中性、酸性及碱性岩浆岩样品的年龄和铀含量数据进行分区统计处理,计算其在地史上的铀迁移量和古铀含量,结果显示,研究区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早石炭世—早三叠世(349~248 Ma),其次在中奥陶世—早泥盆世(470~396 Ma)。这分别与古亚洲洋开始俯冲消减(O_2-S_1)和最终关闭、中亚—蒙古碰撞褶皱带形成(C—T_1)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及重大事件相对应。各区富铀岩石主要形成于早石炭世—早三叠世(334~250 Ma),其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具有时间上的一致性。在地域上,两者有从西向东时代变新的趋势。这亦与古亚洲洋关闭、中亚构造域形成西早东晚的演化特征相一致。各蚀源区岩石的铀含量不尽相同,综合对比和评价表明:北山柳园区、准噶尔盆地东北缘阿勒泰—蕴都地区和东南部清河地区岩石铀含量与宗乃山区铀含量相当或更富;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卡拉麦里区岩石铀含量偏富;银额盆地南缘雅布赖山、巴彦诺日公及庆格勒地区及其北部的沙拉扎山区,北山盐滩及马鬃山区,三塘湖盆地周缘,以及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的阿勒泰西北区和西缘的北部区铀含量中等;其他地区铀含量相对较贫。研究区现今富铀蚀源区的大部地区,在晚三叠世开始隆升,此后进一步发展,为邻近中新生代盆地提供了丰富的沉积物和铀物质,成为相邻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砂岩型、煤岩型及泥岩型铀矿床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盆内深部烃源岩层富含铀元素,可降低烃源岩的生烃门限温度并增加烃源岩生烃总量,具有重要的地质、成矿意义。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北部蚀源区
岩石今古铀含量
沉积盆地
砂岩型铀矿
烃
源
岩生烃
有机-无机作用
Keywords
provenance areas in northern Northwest China
the current and ancient uranium content
sedimentary basin
sandstone host uranium deposit
hydrocarbon generation
organic-inorganic interaction
分类号
P619.14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NSO对中国西北地区秋季异常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
44
2
作者
李耀辉
李栋梁
赵庆云
冯建英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兰州中心气象台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205-213,共9页
基金
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项目!96-908-05-03资助
文摘
以奇异值分解 (SVD)方法为基础 ,用 1960~ 1994年 35年的资料 ,分析了ENSO对中国西北地区秋季降水异常的影响 ,然后用奇异向量的海温场时间系数与 50 0hPa高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进行交叉相关 ,讨论了在ENSO年引起西北地区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与西北秋季大范围的区域性降水异常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在ElNi no年 ,西北地区秋季大部分地区降水异常偏少 ,其中青藏高原东北侧的青海东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陕西北部等西北主要的雨养农业区降水明显偏少。引起这种异常的环流特征表现为 50 0hPa高度场出现PNA异常流型 ,强异常中心多分布在低纬度 ,印缅槽偏弱 ,西太平洋副高加强西伸 ,脊线南移 ,南海副高和北美副高加强 ;东亚中纬度冬季盛行的 1波流型在秋季异常发展 ,新疆脊偏强 ,东亚大槽加深西移。海平面气压场上 ,乌拉尔山北部高压、欧洲南部低压及阿留申低压等较高纬度系统异常加强 (加深 )。LaNi
关键词
降水异常
ENSO
500hPa高度场
海平面气压
异常降水
环流特征
中国
西北地区
秋季
雨养农业
区
北部
Keywords
ENSO
Northwest China
rainfall anomaly
分类号
P42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73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后记
3
机构
<气候与环境研究>编辑部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沙尘暴
中国
西北
部
沙尘气溶胶
沙尘
源
区
大气气溶胶
沙漠
灾害
半干旱
地区
春季
下游
地区
分类号
P445.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25.5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西北地区北部蚀源区铀含量特征及其地质、成矿意义
王文青
刘池洋
王建强
马奂奂
管彧照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ENSO对中国西北地区秋季异常降水的影响
李耀辉
李栋梁
赵庆云
冯建英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
44
全文增补中
3
后记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
0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