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荟萃茶文化的精品辞书——《中国茶叶大辞典》述评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尚荣 《农业考古》 2001年第2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中国茶叶大辞典 内容 释义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祝贺《中国茶叶大辞典》出版
2
作者 巢峰 《农业考古》 2001年第2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茶叶大辞典 编辑 评价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的《茶经》——简评《中国茶叶大辞典》
3
作者 陈文华 《农业考古》 2001年第2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中国茶叶大辞典 评价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发酵”写成“乌龙茶”初制工序对吗?
4
作者 汤鸣绍 《福建茶叶》 2012年第2期58-58,共1页
今年三月的一天,突然接到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蔡知凌高级工程师来电询问: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为什么把发酵写在乌龙茶初制工序中,问我知道这事吗?我没认真读过《中国茶叶大辞典》只好回答不知道。当晚回家把《中国茶... 今年三月的一天,突然接到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蔡知凌高级工程师来电询问: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为什么把发酵写在乌龙茶初制工序中,问我知道这事吗?我没认真读过《中国茶叶大辞典》只好回答不知道。当晚回家把《中国茶叶大辞典》中的“茶类部”和“制茶部”两部翻过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制工序 乌龙茶 发酵 中国茶叶大辞典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高级工程师 陈宗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乡的黑茶及独创的千两茶 被引量:2
5
作者 匡达人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0-311,共2页
关键词 黑茶 故乡 中国茶叶大辞典 紧压茶 青少年 茶厂 沙溪 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的保健功效——兼评茶不是“万病之药” 被引量:1
6
作者 丁俊之 《中国茶叶》 2011年第9期40-40,共1页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茶叶中化学成分中含有机化合物450多种,无机矿物质15种以上。《中国茶叶大辞典》列举茶的十大功效,一助消化,二消除脂肪、胆固醇,三除口臭,四解渴、解酒,五治便秘,六减肥,七提神醒脑,八利尿,九抗辐射,十抗癌。我对饮...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茶叶中化学成分中含有机化合物450多种,无机矿物质15种以上。《中国茶叶大辞典》列举茶的十大功效,一助消化,二消除脂肪、胆固醇,三除口臭,四解渴、解酒,五治便秘,六减肥,七提神醒脑,八利尿,九抗辐射,十抗癌。我对饮茶健康功效总结为减肥、防癌、抗辐射、抗毒杀菌、增强免疫力、长乐长寿。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功效 评茶 中国茶叶大辞典 有机化合物 增强免疫力 科学研究 化学成分 健康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茶见录(之六)
7
作者 匡达人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茶馆 中国茶叶大辞典 现代汉语 服务员 博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扬辞海精神,出好精品图书
8
作者 马静 《农业考古》 2001年第2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茶叶大辞典 编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茶艺表演中“洗茶”的商榷
9
作者 丁俊之 《中国茶叶》 2005年第5期43-43,共1页
人们用茶壶冲泡乌龙茶时,习惯把第一泡茶水倒掉,这一程序称之为"洗茶".按<中国茶叶大辞典>"洗茶"条的解释:"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并认为这是一种古人遗风习惯.而不洗茶,往往被认为是&... 人们用茶壶冲泡乌龙茶时,习惯把第一泡茶水倒掉,这一程序称之为"洗茶".按<中国茶叶大辞典>"洗茶"条的解释:"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并认为这是一种古人遗风习惯.而不洗茶,往往被认为是"不讲卫生","不懂茶艺".长期以来,人云亦云,有的饮茶者抱着不求甚解的态度,殊不知洗茶连茶叶精华也在不知不觉中洗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表演 洗茶 中国茶叶大辞典 表面杂质 乌龙茶 茶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山·方山寺·方山露芽
10
作者 林更生 林心放 《福建茶叶》 2013年第1期54-55,共2页
陆羽《茶经·八之出》中,提到“闽方山”。闽方山就是闽县的方山。闽县,隋·开皇十二年(592年)改原丰县置,治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闽县即今的闽侯县。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2000年)载:“方山,山名。位于福... 陆羽《茶经·八之出》中,提到“闽方山”。闽方山就是闽县的方山。闽县,隋·开皇十二年(592年)改原丰县置,治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闽县即今的闽侯县。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2000年)载:“方山,山名。位于福州南,以山形端方如几得名。”闽侯县即位于福州南。现今的闽侯县确有一座叫方山的地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山 中国茶叶大辞典 福州市 闽侯县 福建省 陈宗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