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世纪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衍变的学理脉络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晓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44,共9页
20世纪中国艺术学理论在我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担当。在与学科内外诸多因素的复杂裹缠中,其从"自发之学"到"自觉之学"的学科衍变呈现出自身的学理脉络:中国艺术学理论的现代转型...
20世纪中国艺术学理论在我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担当。在与学科内外诸多因素的复杂裹缠中,其从"自发之学"到"自觉之学"的学科衍变呈现出自身的学理脉络:中国艺术学理论的现代转型受到"现代性"矛盾的语境晕染,始终处在学科分化与综合两种相互对立的矛盾性张力之中,表现出科学向度和人文向度"调和折中"的时代特色,且一直以西方艺术学理论和方法作为效仿和赶超的目标,具有外力驱动型的追随性发展特征。文化思潮与艺术实践活动(创作、欣赏、批评)的交相摩荡、彼此激发构成了艺术学理论学科范式生成的特殊中介机制,映射出艺术学理论与学科外部环境之间彼此适应与同构的关系。在这种中介生成机制的作用下,艺术学理论学科内部运动呈现出以问题为中心的多层次整合(包括跨门类艺术整合、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整合以及跨门类艺术学的学科整合),且在不断改变和更新的历时性转换过程中形成了逐层累积的共时性存在的结构特征,即跨学科进路中的层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艺术
学
中国艺术学理论
学
科衍变
学
科范式
层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开创和构建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中国学派的一些思路和探索
被引量:
5
2
作者
金丹元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51,72,共6页
开创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构建有东方韵味的中国学派,这是我们经芾提起的话题,关键是怎么去开创、去建设,从哪里着手?笔者认为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作思考和探索:首先要搞清楚两个最基本的学理性认知维度,即在梳理中国传统艺术学理论...
开创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构建有东方韵味的中国学派,这是我们经芾提起的话题,关键是怎么去开创、去建设,从哪里着手?笔者认为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作思考和探索:首先要搞清楚两个最基本的学理性认知维度,即在梳理中国传统艺术学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当下艺术创作的动向去活用和创新,在学习外来文化、外国理论时,应超越西方已有定势,并使之中国化、当下化;其次,要顺应当下艺术观念、艺术思维的变革,去探索和提出新的理论;再则,可从艺术种类与艺术题材的“变与不变”中发现新观点,总结新理论;同时,在对“艺术哲学”作出新的阐释时,也必须坚守"艺术哲学”的严肃性和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学理论
中国
学
派
学
理性认知维度
艺术
观念与
艺术
思维
艺术
哲
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脉络、定位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周松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8,41,共11页
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理论体系与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工程和主要方向。用中国话语梳理、阐述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经典文献及其思想理论体系,是当前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学术基础,为勾画和建构...
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理论体系与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工程和主要方向。用中国话语梳理、阐述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经典文献及其思想理论体系,是当前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学术基础,为勾画和建构中国特色艺术理论体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基本方向和方法论,也是新时代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建设的必然走向。抽丝剥茧中国艺术学理论生发、壮大并逐步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因果得失,详细梳理、分析其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产生、建构的发展脉络进行细致梳理,具体为西学东渐下的中国古典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转换、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新方向、新时期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新转机、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自觉自醒的新时代,并以此为时间节点进行断代分析,又从唯物史观与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创新中国古典艺术学当代阐释话语体系定位、世界视野与中国特色艺术学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在将来的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和理论落脚点,以及话语体系构建的源头和方法论基础。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必备条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术、学科、话语体系,用中国化的理论阐发中国艺术经验,是艺术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艺术研究的使命所在。用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表现艺术学理论学科自身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必须从自主性、创新精神、立足传统、实事求是、聚力突破、批判反思、多元化建构、学术资源建设等八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学
理论
艺术
学
学
科
中国
特色
艺术
学
理论
话语体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衍变的学理脉络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晓刚
机构
巢湖学院艺术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44,共9页
文摘
20世纪中国艺术学理论在我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担当。在与学科内外诸多因素的复杂裹缠中,其从"自发之学"到"自觉之学"的学科衍变呈现出自身的学理脉络:中国艺术学理论的现代转型受到"现代性"矛盾的语境晕染,始终处在学科分化与综合两种相互对立的矛盾性张力之中,表现出科学向度和人文向度"调和折中"的时代特色,且一直以西方艺术学理论和方法作为效仿和赶超的目标,具有外力驱动型的追随性发展特征。文化思潮与艺术实践活动(创作、欣赏、批评)的交相摩荡、彼此激发构成了艺术学理论学科范式生成的特殊中介机制,映射出艺术学理论与学科外部环境之间彼此适应与同构的关系。在这种中介生成机制的作用下,艺术学理论学科内部运动呈现出以问题为中心的多层次整合(包括跨门类艺术整合、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整合以及跨门类艺术学的学科整合),且在不断改变和更新的历时性转换过程中形成了逐层累积的共时性存在的结构特征,即跨学科进路中的层累结构。
关键词
20世纪
艺术
学
中国艺术学理论
学
科衍变
学
科范式
层累结构
Keywords
20 Century
Chinese Arts Theory
Disciplinary Transformation
Scientific Paradigm
Stratified Structure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开创和构建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中国学派的一些思路和探索
被引量:
5
2
作者
金丹元
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51,72,共6页
文摘
开创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构建有东方韵味的中国学派,这是我们经芾提起的话题,关键是怎么去开创、去建设,从哪里着手?笔者认为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作思考和探索:首先要搞清楚两个最基本的学理性认知维度,即在梳理中国传统艺术学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当下艺术创作的动向去活用和创新,在学习外来文化、外国理论时,应超越西方已有定势,并使之中国化、当下化;其次,要顺应当下艺术观念、艺术思维的变革,去探索和提出新的理论;再则,可从艺术种类与艺术题材的“变与不变”中发现新观点,总结新理论;同时,在对“艺术哲学”作出新的阐释时,也必须坚守"艺术哲学”的严肃性和使命感。
关键词
中国艺术学理论
中国
学
派
学
理性认知维度
艺术
观念与
艺术
思维
艺术
哲
学
Keywords
Chinese Art Theory
Chinese School
Cognitive Dimension of Academic Rationality
Art Concept and Art Thinking
Art Philosophy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脉络、定位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周松林
机构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青岛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8,41,共11页
文摘
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理论体系与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工程和主要方向。用中国话语梳理、阐述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经典文献及其思想理论体系,是当前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学术基础,为勾画和建构中国特色艺术理论体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基本方向和方法论,也是新时代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建设的必然走向。抽丝剥茧中国艺术学理论生发、壮大并逐步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因果得失,详细梳理、分析其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产生、建构的发展脉络进行细致梳理,具体为西学东渐下的中国古典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转换、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新方向、新时期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新转机、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自觉自醒的新时代,并以此为时间节点进行断代分析,又从唯物史观与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创新中国古典艺术学当代阐释话语体系定位、世界视野与中国特色艺术学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在将来的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和理论落脚点,以及话语体系构建的源头和方法论基础。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必备条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术、学科、话语体系,用中国化的理论阐发中国艺术经验,是艺术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艺术研究的使命所在。用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表现艺术学理论学科自身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必须从自主性、创新精神、立足传统、实事求是、聚力突破、批判反思、多元化建构、学术资源建设等八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艺术
学
理论
艺术
学
学
科
中国
特色
艺术
学
理论
话语体系
建构
Keywords
Modern Art Theory
Artistic Theory
Chinese Dis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分类号
J0-03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世纪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衍变的学理脉络
张晓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开创和构建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中国学派的一些思路和探索
金丹元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脉络、定位与问题分析
周松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