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琳琳 《现代园艺》 2025年第4期128-130,共3页
中国传统园林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借鉴意义。基于此,从设计理念、造景手法、植物配置和空间布局4个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今后的设... 中国传统园林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借鉴意义。基于此,从设计理念、造景手法、植物配置和空间布局4个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今后的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 空间规划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拼布艺术美学特征及其可持续服装设计应用
2
作者 梁惠娥 林文静 +1 位作者 邢乐 贾蕾蕾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5,共7页
为使中国传统拼布艺术的审美性、文化性、生态性等多重优良因子更好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延续传统艺术文化内涵并提升现代设计多元价值,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设计实践法对其展开研究与应用。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在汉族传统服饰载体上将中国... 为使中国传统拼布艺术的审美性、文化性、生态性等多重优良因子更好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延续传统艺术文化内涵并提升现代设计多元价值,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设计实践法对其展开研究与应用。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在汉族传统服饰载体上将中国传统拼布艺术细分为自然朴拙的百衲衣、韵律考究的水田衣、纷繁稚趣的百家衣,并对其色彩、图案、材质与工艺美学特征进行剖析;然后,在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分析归纳其在服装中的应用原则;最后通过设计实践法,采用去繁就简、借鉴容融、升级再造3种设计方法对其进行可持续性的服装创新设计实践并进行设计展示,为优秀传统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拼布艺术 美学特征 现代服装设计 创新设计 可持续服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产品形态的审美传承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瞩 吉晓民 +1 位作者 史丽 刘刚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7,共4页
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审美意义,提出了产品形态作为产品文化和身份的精神象征,要基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之民族文化精神、工艺美术品格和民族元素、设计伦理、设计品位等进行审美传承,对现代产品形态的审美评价有一定... 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审美意义,提出了产品形态作为产品文化和身份的精神象征,要基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之民族文化精神、工艺美术品格和民族元素、设计伦理、设计品位等进行审美传承,对现代产品形态的审美评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产品形态 审美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艺术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审美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黄强苓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现代包装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经过传统文化艺术浸润而发展起来的更具科学和审美意义的设计。文中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和审美意义,以及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对于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民族风格和发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 现代包装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经过传统文化艺术浸润而发展起来的更具科学和审美意义的设计。文中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和审美意义,以及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对于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民族风格和发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 工艺关术 绘画 现代包装设计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时尚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学刚 刘辛夷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2-134,共3页
通过分析传统装饰艺术的发展及全球化的趋势,提出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有机融合的现代设计理念,并结合几个典型实例论述总结出传统装饰艺术的时尚化设计方法。进而论证了在继承和发扬有民族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基础上,突破狭... 通过分析传统装饰艺术的发展及全球化的趋势,提出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有机融合的现代设计理念,并结合几个典型实例论述总结出传统装饰艺术的时尚化设计方法。进而论证了在继承和发扬有民族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基础上,突破狭义的传统观念局限,吸收融合全新的理念,营造出具有民族底蕴的时尚装饰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 现代 时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之我见 被引量:15
6
作者 彭吉象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2,共9页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由孔孟儒家美学、老庄道家美学和六祖慧能禅宗美学共同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唐代三位杰出诗人杜甫、李白和王维就分别代表了这三家美学,并且在各自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中鲜明地体现出来。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儒道禅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承开拓创新:中国传统艺术海外传播的现状与策略论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蒋晖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5-80,172,共7页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国传统艺术的海外传播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着重要意义,能够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助力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海外受众对于中国传统艺...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国传统艺术的海外传播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着重要意义,能够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助力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海外受众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需求日益增长,从政府到普通民众积极推动和参与到传统艺术的海外传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应当看到基于中国传统艺术海外传播的局限性和不足,还有很多有待加强和提升的部分。根据当前传统艺术现状以及海外受众的需求,海外传播首先不可丢失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继而则需要着力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选择符合海外受众欣赏习惯并能充分表现中国传统艺术的作品,运用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从而达到推动中国传统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艺术之美,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 海外传播 文化传承 艺术创新 中国文化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硕人其颀”到“多愁多病”——试论中国传统艺术中女性形象之演变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泽锋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0-61,30,共3页
在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 ,女性形象的塑造存在着以丰腴壮硕为美和以婀娜苗条为美两种形态 ,反映了时俗的变迁和审美观的转换 ,也似与中国古代社会盛衰变换有着关系。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 女性形象 丰腴壮硕 多愁多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与策略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安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4,112,共8页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曾对世界许多国家的艺术、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产生过强烈影响,特别是汉唐时期对东亚汉文化圈诸国,以及明清时期对欧洲的艺术风格变化均影响较大。现阶段,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海外受众对中...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曾对世界许多国家的艺术、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产生过强烈影响,特别是汉唐时期对东亚汉文化圈诸国,以及明清时期对欧洲的艺术风格变化均影响较大。现阶段,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海外受众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认知多停留在表层,对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了解甚少,认知程度不高。文章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鲜明的传播者个体形象、传播艺术信息由浅入深、走文化贸易传播路径以及区别化对待受传者的对外传播策略,以期取得更好的对外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对外传播 传播效果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艺术路径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安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44-150,共7页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可以借助传统表演艺术、艺术设计及影视艺术等艺术路径实现对外传播。音乐、舞蹈、戏曲等表演艺术的创作从传统造型艺术中汲取灵感,生成新的作品,面向海外传播同时,必定带动其中传统造型艺术信息的跨文化传播...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可以借助传统表演艺术、艺术设计及影视艺术等艺术路径实现对外传播。音乐、舞蹈、戏曲等表演艺术的创作从传统造型艺术中汲取灵感,生成新的作品,面向海外传播同时,必定带动其中传统造型艺术信息的跨文化传播。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传统造型艺术元素,也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向域外推广的重要艺术路径。文化遗产纪录片、古装影视剧和动画艺术片等影视艺术包含丰富的优秀的传统造型艺术元素,是易为海外观众所接受的传播路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扩大海外影响力可以考虑更多地利用艺术的传播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对外传播 传统表演艺术 艺术设计 影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络环境下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传播效果论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玉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74,共10页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传承与延续,与其传播活动密不可分。媒介的发展与变迁建构了不同的传播环境,迅速崛起的互联网,将中...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传承与延续,与其传播活动密不可分。媒介的发展与变迁建构了不同的传播环境,迅速崛起的互联网,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带入了数字化的网络传播时代。面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网络传播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其传播效果的分析是认识这一艺术传播现象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网络环境下,艺术信息游离于现实的物质构成转化为虚拟的数字化形态,艺术受众也从真实的被动接受转为虚拟的主动参与。这样就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阻碍,使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获得了更为广泛和迅速的传播;同时,由于"把关人"的缺失以及信息源的多元化,艺术信息也变得相对不稳定,同时在数字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失真,也将使之存在一定的误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互联网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当代中国 艺术传播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教学的问题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仇媛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63-64,共2页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教学中存在缺乏独立的自身发展空间和教学实践的正确思路等问题。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教学应该建立相对独立的专业方向和研究体系,深化开展教学实践工作,特别是在临摹课上要注入对艺术精神的研究,将创作实践要求上升到对...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教学中存在缺乏独立的自身发展空间和教学实践的正确思路等问题。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教学应该建立相对独立的专业方向和研究体系,深化开展教学实践工作,特别是在临摹课上要注入对艺术精神的研究,将创作实践要求上升到对于文化内涵的理解,并在此脉络的基础上寻找突破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教学 艺术精神 艺术形式 艺术创作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艺术心灵与艺术作品形态呈现--从王一川之于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当代理解说开去
13
作者 张黔 张腾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41,共10页
中国传统艺术心灵与艺术作品形态呈现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其内在逻辑关系源于研究者自身对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当代理解。论文对王一川教授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研究思考,以及对其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途径都进行了初步梳理。我们可以发现,通... 中国传统艺术心灵与艺术作品形态呈现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其内在逻辑关系源于研究者自身对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当代理解。论文对王一川教授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研究思考,以及对其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途径都进行了初步梳理。我们可以发现,通过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构建,进一步到民族艺术理论运用,再到艺术作品的形态再现,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逻辑递进关系。王一川教授从不同艺术领域剖析了中国传统艺术心灵对于艺术作品呈现所产生的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关系,通过自身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当代理解,促使自身在“心灵”层面得以使艺术美学与古典心学、传统心学产生了有效贯通与衔接,达到了新的艺术美学理论研究高度,代表了中国当代学术界中之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理论研究类成果的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中国传统艺术美学 王一川 守正与创新 艺术心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场的“艺术界”——一种解读中国传统绘画的当代西方视角
14
作者 范英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1,207,共6页
面对20世纪以来、特别是60年代后兴盛的西方当代艺术,阿瑟·丹托提出了一种用"艺术界"来阐释艺术的艺术批评新思路。基于丹托对清代万上遴《龙门僧图》的解读,本文尝试以"艺术界"理论去解读中国艺术史中文人画... 面对20世纪以来、特别是60年代后兴盛的西方当代艺术,阿瑟·丹托提出了一种用"艺术界"来阐释艺术的艺术批评新思路。基于丹托对清代万上遴《龙门僧图》的解读,本文尝试以"艺术界"理论去解读中国艺术史中文人画的哲学形态和历史形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历史流转,恰恰是一个以艺术家的审美人格为核心的"艺术界"的流转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中国传统艺术 人格审美 文人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督宗教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复兴
15
作者 徐敏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84-88,共5页
鸦片战争之后,基督宗教在中国近代开始了广泛的传播,当时西方各国的基督宗教组织凭借武力为后盾,加强了对中国各地的传教活动。教堂建筑作为基督宗教精神的象征,使得在中国近代各地的基督宗教教堂建筑也随之大量崛起,这种具有强烈的西... 鸦片战争之后,基督宗教在中国近代开始了广泛的传播,当时西方各国的基督宗教组织凭借武力为后盾,加强了对中国各地的传教活动。教堂建筑作为基督宗教精神的象征,使得在中国近代各地的基督宗教教堂建筑也随之大量崛起,这种具有强烈的西方特征的宗教建筑,以及作为传教策略的教会医院、教会大学等建筑,打破了中国传统建筑一统天下的格局。20世纪以后,中国近代基督宗教教堂、教会医院、教会学校等兴起的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拉开了中国传统艺术复兴的序幕,对中国建筑的"民族形式"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宗教 中国传统艺术 建筑设计 文化 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文化现代化的影响——以近代英国为例
16
作者 雷礼锡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18,共5页
由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深受西方的影响,不少人忽略了中国对西方文化现代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助长了"西方文化中心论"和"民族文化虚无论"。在17—19世纪,以英国为代表的近代欧洲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在园林、绘画、审... 由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深受西方的影响,不少人忽略了中国对西方文化现代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助长了"西方文化中心论"和"民族文化虚无论"。在17—19世纪,以英国为代表的近代欧洲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在园林、绘画、审美方式上出现了经验主义、自然主义的新趋向,极大地推进了西方文化的现代化步伐。但是,受近代中国在中西文化交往格局中所处被动地位与状态的影响,中国学界长期有人轻视传统文化特色及其现代性价值,对传统艺术不免多一些打压、否定,助长了"西方文化中心论"、"传统文化虚无论"。在今天,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术视野更加开阔,有必要站在更加开放的文化立场上审视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特色及其现代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 西方文化现代化 跨文化影响 近代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当代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传承和弘扬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丽花 《花卉》 2020年第14期291-292,共2页
本文针对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当代传承意义和新局面进行分析,融汇古今插花艺术,可丰富插花艺术形式,彰显民族特色,促进传统插花艺术当代传承和发展。根据当前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现状,以传统为本,结合时代特点,保持民族特色,彰显民族文化氛围... 本文针对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当代传承意义和新局面进行分析,融汇古今插花艺术,可丰富插花艺术形式,彰显民族特色,促进传统插花艺术当代传承和发展。根据当前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现状,以传统为本,结合时代特点,保持民族特色,彰显民族文化氛围,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传承和弘扬 插花组织 插花派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艺术史学认识论探究
18
作者 许欣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134,共6页
文章将传统艺术史学理论演进过程作为主线,旨在列举中国古典艺术史论研究中形成的较为典型的史论阐释的“关键词”,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视角试图厘清中国古代艺术史学理论的基本发展线索,进而运用中观理论阐释中国传统艺术史学认识论的... 文章将传统艺术史学理论演进过程作为主线,旨在列举中国古典艺术史论研究中形成的较为典型的史论阐释的“关键词”,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视角试图厘清中国古代艺术史学理论的基本发展线索,进而运用中观理论阐释中国传统艺术史学认识论的构成要素,以体现中国传统艺术史学认识论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史学 认识论 情与志 形与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传统艺术的本体精神
19
作者 樊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2期98-102,97,共6页
中国传统艺术(这里主要涉及绘画和书法艺术)中蕴涵着一种哲理化的“本体”精神。而一些探究“本体”的哲学(比如庄子哲学)本身就具有浓厚的审美和艺术意味。在传统哲学中,“本体”亦可称之为“本根”。对此庄子曾有这样的描述:“惛然若... 中国传统艺术(这里主要涉及绘画和书法艺术)中蕴涵着一种哲理化的“本体”精神。而一些探究“本体”的哲学(比如庄子哲学)本身就具有浓厚的审美和艺术意味。在传统哲学中,“本体”亦可称之为“本根”。对此庄子曾有这样的描述:“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这个本体亦可用“独”(朝彻而后能见独)或者“一”(一也者,万物之本)加以称谓。但在先秦哲学中,“道”和“气”则是最常见的“本体”称名。这些异名同义的本体内涵就是指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及存在的最后根源和最高根据。由中国哲人探究和建立起来的“本体”精神广泛地渗透在传统艺术的血脉中,成为传统艺术的内在生命和灵魂。本文将对“本体”精神的丰富内涵作细致的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 本体精神 丰富内涵 书法艺术 庄子哲学 本体内涵 艺术 内在生命 中国艺术 中国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与中国传统艺术
20
作者 王楠 《福建茶叶》 2023年第5期188-190,共3页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也是人们喜闻乐见且历史悠久的文化。本文以茶的起源和发展为线索,对不同历史与文化中茶器与茶绘画的发展,以及茶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茶文化 中国传统艺术 茶器、茶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