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航空航天硬科技产业自主创新模式演进历程及其启示——基于产业创新演化系统分析框架
1
作者 聂晓静 杨忠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51-56,共6页
硬科技产业不仅是高精尖产业,更是一个国家发展并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是当今世界最为典型的硬科技产业之一。基于产业创新演化系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回顾总结中国航空航天硬科技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的演进历... 硬科技产业不仅是高精尖产业,更是一个国家发展并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是当今世界最为典型的硬科技产业之一。基于产业创新演化系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回顾总结中国航空航天硬科技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的演进历程,可发现:中国在航空航天、尤其是航天硬科技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早期、中期和后期,在举国体制下,各创新主体能够较为恰当地在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的基础上,采取原始创新模式以及集成创新模式,并确保后两种模式的主导地位,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为中国在较短时期从航空航天弱国走向航天大国,进而实现航空航天强国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中国建设航空航天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中国航空航天硬科技产业 原始创新模式 集成创新模式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赢创Rohacell PMI硬质泡沫逐步推进本地化和高端产品线引进
2
作者 尹君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23-123,共1页
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Rohacell PMI硬质泡沫逐步引进和培育了泡沫夹芯技术,并且确立了在这个领域的领导地位。Rohacell PMI硬质泡沫广泛地应用在航空航天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 质泡沫 PMI 产品线 本地化 中国市场 航空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合
3
《中国高新科技》 2018年第23期130-130,共1页
张合,男,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南京理工大学获引信专业硕士学位,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测试计量及仪器工学博士学位,师从智能结构材料测试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陶宝祺。1995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加拿大滑铁卢... 张合,男,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南京理工大学获引信专业硕士学位,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测试计量及仪器工学博士学位,师从智能结构材料测试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陶宝祺。1995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从事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研究。现任装发部引信专业组副组长,工信部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智能弹药国防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攀登学者重点基金、总装重点基金、预研和装备型号等多项高水平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6项,授权专利60多项。带领的“智能弹药引信”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目前承担并参与型号项目3项、“086”专项3项、“十三五”预研项目11项。在科研工作中,张合教授积极加强高校与研究所和工厂的密切合作,在引信领域与兵器研究所和企业等开展合作项目12项,并建立校企合作研发中心1个。带领团队在引信与武器系统信息关联、硬目标侵彻引信、小型抗高冲击激光定距引信、磁姿态探测技术等领域均取得重要突破,推动引信新技术的发展和新标准的制定,尤其是推动了第四代灵巧化智能化引信的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国防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弹药引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科技进步奖 目标侵彻引信 国防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