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越中西的自然法之镜——自然法思想新论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建兴 蒋清华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6年第11期45-55,共11页
本文把人类对理想法、应然法的追求看作是自然法之源,因而认为西方自然法和东方自然法均为这个源头的两大支流,而不独西方才有自然法。基于以上认识,提出对西方自然法学流派的新划分——国权主义自然法与民权主义自然法,并分别对各自代... 本文把人类对理想法、应然法的追求看作是自然法之源,因而认为西方自然法和东方自然法均为这个源头的两大支流,而不独西方才有自然法。基于以上认识,提出对西方自然法学流派的新划分——国权主义自然法与民权主义自然法,并分别对各自代表人物的自然法思想进行了概述。而对中国自然法思想划分为墨家、道家和儒家自然法三个流派并分别作了论述。最后比较了中西自然法思想之差异,论述了中西自然法思想分别对后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自然法 中国自然法 流派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法学与中国学术自主性省思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励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5-162,共8页
汉语法学的创建,是当代中国法学界久经努力反复打磨终成的正果。相比于德语法学、法语法学、英语法学等,汉语法学虽有先天的缺陷,但也有后天的创造性转化的优势;同时,其直指中国学术自主性的要害。在型构中国整体秩序的时代工程中,汉语... 汉语法学的创建,是当代中国法学界久经努力反复打磨终成的正果。相比于德语法学、法语法学、英语法学等,汉语法学虽有先天的缺陷,但也有后天的创造性转化的优势;同时,其直指中国学术自主性的要害。在型构中国整体秩序的时代工程中,汉语法学的创建必将发挥关键性作用,现代中国和中国人的活法、说法和立法将得到重新调整。在此调整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尴尬:中国和中国人的立法与守法的不可能性,独立的社会领域的不现实性等。价值与制度的重思与重建也便因此成为重中之重,法治国也即因此成了历史与时代的双重要求。汉语法学本身也需要做出自身理论的进一步调整:除了需要历史法学的继续导引,共和法理本身显然应该得到进一步阐释。政治法的实施就是关键,其实在事关当代中国和中国人的说法、活法与立法的崭新可能以及根本性的制度保障。之后形成倒转,社会的理性化和生活的合理化随之得到真正的充分条件前提,现代中国的学术自主性老大难问题,也便可能在此大前提之下一并获得制度性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法学 中国自然法 法治国 政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