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原理与路径 被引量:9
1
作者 赵联飞 徐威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9,共13页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文章通过收集、整理知识体系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文献,厘清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进而提出自主知识体系的分析框架,梳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国...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文章通过收集、整理知识体系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文献,厘清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进而提出自主知识体系的分析框架,梳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环境与路径。首先,以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核心议题,提出了从实践、历史和主体三个维度理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分析框架。其一,实践维度强调知识生产根植于具体社会实践之中,不能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直接废弃既有的西方知识体系,而应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知识是否适合中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其二,历史维度揭示知识体系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演变过程,应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并通过对外来知识的批判性吸收与本土化改造,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其三,主体维度关注知识生产者和应用者在特定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下的自主性和独特性,应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性路径,平衡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并从知识生产、知识评价和知识体系构建的角度剖析了知识体系自主性的内涵。其次,提出了知识体系自主化的发展过程,并以此回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历程。最后,文章认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面临全球化和路径依赖的双重挑战,基于本土历史与实践、打破路径依赖、促进中西方学术交流、推动自主知识体系的全球化传播构成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发展的核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自主 知识体系 实践性 历史性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叙事方式的历史变革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被引量:5
2
作者 韩喜平 刘峻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40,共10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并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以史为鉴方能察往知来,研究中外哲学社会科学的叙事方式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有重...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并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以史为鉴方能察往知来,研究中外哲学社会科学的叙事方式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要在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高质量地创立自主知识体系,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叙事方式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征程上的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基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韩云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113,共18页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是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国家形象话语权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话语权问题逐渐提上国家议事日程,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学术期刊话语权的实践和研究都存在一些偏向,需要从传播力...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是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国家形象话语权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话语权问题逐渐提上国家议事日程,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学术期刊话语权的实践和研究都存在一些偏向,需要从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深化。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有其自身独特性,一是主体上的意识形态导向,二是传播上的渠道与文种特点,三是影响上的评价与对话特征,四是引导上的问题与方案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将具有主要以国内“内循环”为主、国际“外循环”为辅的“双循环”话语权特征。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话语权现状,在传播方面是单刊传播力较弱而以数据库为主要模式,在引导力方面是国内引导力较强而国际引导力较弱,在影响力方面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国内高影响因子社科学术期刊而国际影响因子较低。要提升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在传播力方面,一是不断优化数据库主渠道传播,二是做好做强融媒体社会面传播,三是探索深化集群化共同体传播;在引导力方面,一是通过议题设置以引导学术研究方向,二是通过规范设置以引导学术研究范式,三是通过话语设置以引导学术研究融合;在影响力方面,从质性角度看是评价、阅读首选项及口碑,从量性角度看是数据化的影响因子系列指标。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建设,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学术成果解决中国问题,回答时代之问,彰显中国之路,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内循环”话语权的基础上,形成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学术“外循环”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话语权 学术期刊话语权 传播力 引导力 影响力 影响因子 同行评议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何、何为和如何 被引量:5
4
作者 周珂 乔石磊 吴安月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7,70,共14页
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是促进中国特色体育学发展的必然回应。基于建设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阐发了中国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价值意蕴。基于价值论、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探析中国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为:关注学生全面... 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是促进中国特色体育学发展的必然回应。基于建设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阐发了中国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价值意蕴。基于价值论、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探析中国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民性立场;强化学校体育教育实践的科学性阐释;回应学校体育时代发展的实践性问题;深化知识体系包容性增长的独特路径。认为,中国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应聚焦人民中心价值理念,加强学校体育理论与思想的历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体育思想,增强学校体育知识生产的内生动力;深化学校体育实践认识,夯实学校体育知识体系的本土供给;汲取国际学校体育经验,促进学校体育知识内容的开放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校体育 自主 知识体系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 被引量:6
5
作者 董必荣 徐志耀 陈汉文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加快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回答审计领域“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的必然要求。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加快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回答审计领域“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的必然要求。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中国自主与中国特色、体系完整与逻辑自洽、源自实践与服务实践、自信开放与引领国际”发展目标,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归依形成中国自主的审计概念体系和基本理论,以研究型审计为核心方法论形成顶天立地的中国自主审计模型,以数智技术为主要工具形成守正创新的中国自主审计模式,以中国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管理学为研究范式提升中国审计国际影响力。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内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审计领域具体运用与生动实践的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就其构建路径而言,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指引,从审计基本理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和国际审计等核心领域入手,进行重点突破和系统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 总体框架 核心领域 审计学一级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实践”教育学: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典型样本——“新基础教育”研究30年暨“生命·实践”教育学派20年研讨会议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凯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7,共9页
在建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下,扎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田野3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不仅推动了基础教育学校的整体转型性变革,更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实证基础。而作为中国本土原... 在建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下,扎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田野3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不仅推动了基础教育学校的整体转型性变革,更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实证基础。而作为中国本土原创的“生命·实践”教育学,则以回应时代呼唤与理论创新为深厚土壤,持续坚守培养时代新人的价值追求,始终秉承“以成人促成事”与“以成事促成人”的辩证“成人·成事·成学”逻辑,致力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的深度融合,通过范式原创与学术贡献,推动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与现代化。直面智能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生命·实践”教育学将通过理论创新、生命自觉与文化融合等关键机制,擘画学派建设的未来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实践”教育学 “新基础教育”研究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专题研讨会观点摘编
7
作者 董必荣 陈汉文 +5 位作者 吕建伟 蔡峰 郭旭 刘军 姚瑞平 陆华良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2025年5月22日,“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专题研讨会在南京审计大学召开。来自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诸位专家围绕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构建原则、关键问题、知识框架、实践方案等展开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系列... 2025年5月22日,“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专题研讨会在南京审计大学召开。来自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诸位专家围绕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构建原则、关键问题、知识框架、实践方案等展开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系列思想观点,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了审计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审计学 自主知识体系 专题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自主会计史知识体系的思考
8
作者 付磊 陈杰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160,F0003,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距离形成完整的中国自主会计史知识体系尚有一定差距。构建中国自主会计史知识体系是当前我国会计史研究的重要任务。构建中国自主会计史知识体系,是因为中国会计史是中国会计理论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距离形成完整的中国自主会计史知识体系尚有一定差距。构建中国自主会计史知识体系是当前我国会计史研究的重要任务。构建中国自主会计史知识体系,是因为中国会计史是中国会计理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中国会计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树立民族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自主会计史知识体系,应当秉承自主性、科学性、创新性、完整性和开放性的原则。中国自主会计史知识体系,应该能够清晰地讲述中国会计数千年的发展脉络、提出对中国会计发展的认识、提炼中国会计的历史借鉴和启示。构建中国自主会计史知识体系,目前应重点做好补齐短板、拓展领域、丰富史料、改进方法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会计史知识体系 会计通史 会计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策略研究——基于自主知识体系涵义的分析
9
作者 吴秋生 刘垣钰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号召,基于“自主知识体系”包含的“知识”“知识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三层次概念的界定,探讨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策略,提出要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这座...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号召,基于“自主知识体系”包含的“知识”“知识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三层次概念的界定,探讨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策略,提出要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这座“大厦”,其策略应当是:以自主研究获得原创性知识为“大厦”构建的原材料准备基本策略;以系统集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并将其贯通一体化为“大厦”构建的框架结构基本策略;以自信运用形成有效实践指导力和重大国际影响力为“大厦”构建的实际使用基本策略。研究结论对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 构建策略 自主科研 系统集成 自信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主审计知识体系构建之传统文化审计——以《红楼梦》文化审计为例
10
作者 王俊清 程家旗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45-153,共9页
组织文化审计是未来内部审计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之一,西方审计范式在中国企业的文化治理中存在适配性困境,构建中国自主文化审计体系必须植根于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整合经史文本分析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将《红楼梦》文本解构与“... 组织文化审计是未来内部审计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之一,西方审计范式在中国企业的文化治理中存在适配性困境,构建中国自主文化审计体系必须植根于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整合经史文本分析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将《红楼梦》文本解构与“正邪两赋”哲学相融合,融入太极元素,提出“文化资本-组织熵增的对立价值观”传统文化审计模型,剖析文化资本的耗散机制,绘制文化轮廓图,从而指导组织文化的诊断与变革。研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突破了审计的工具理性局限,构建了“中魂西制”的传统文化审计新范式,对防范组织文化基因突变、增强文化治理话语权具有显著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丰富了中国自主审计知识体系,有助于推进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文化审计 对立价值观模型 中国自主审计知识体系 正邪两赋 人本审计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自主的管理会计知识体系
11
作者 胡玉明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8,共6页
构建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是中国会计学界的头等大事。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更能体现中国特色,更能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根据中国所处的国际经济地位,基于中国管理情境的管理会计问题本身就是世界性的研究主题。单凭这一点,中国就... 构建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是中国会计学界的头等大事。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更能体现中国特色,更能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根据中国所处的国际经济地位,基于中国管理情境的管理会计问题本身就是世界性的研究主题。单凭这一点,中国就足以构建自主管理会计知识体系。构建中国自主管理会计知识体系的切入点就在国有企业、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包括公立高等院校)和医疗卫生系统(尤其是公立医院)的行为管理会计。只有树立学术自信,立足中国管理会计实践,总结管理会计的中国特色,并从中提炼出中国管理会计的标识性概念,才有可能构建中国自主管理会计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会计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特色 标识性概念 中国自主管理会计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之变与中国之学——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与着力方向
12
作者 张树华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177,共7页
全球秩序的重组和西方模式的危机,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重要的机会。这一机会在于阐释中国道路的价值,并推动独立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历史使命:突破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话语限制,彰显中国治理的活力,推进学术的... 全球秩序的重组和西方模式的危机,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重要的机会。这一机会在于阐释中国道路的价值,并推动独立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历史使命:突破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话语限制,彰显中国治理的活力,推进学术的自主与自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宏观方向可以概括如下。第一,坚持守正创新,落实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方针。第二,坚持系统思维,改革学术组织结构。第三,坚持严谨学风,建立高效的学术治理体系。第四,坚持自主开放,制定符合中国现实和时代要求的评价标准与规则体系。第五,坚持科学发展,提高学术治理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以中国治理为实践根基,进一步巩固中国学术,并增强其独立知识创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之治 中国之学 自主知识体系 学术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基于知识财产权知识体系创新的思考
13
作者 张文喜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0,共9页
在一个全球的文化视野中,没有单一的知识,只有不同种类、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共存、竞争或交融是不同种类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样态,尤其如果切近中西对比视野中之主流知识和被压抑的知识之间的关系,便可看见一种中国自主知识体... 在一个全球的文化视野中,没有单一的知识,只有不同种类、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共存、竞争或交融是不同种类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样态,尤其如果切近中西对比视野中之主流知识和被压抑的知识之间的关系,便可看见一种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要先透过本土经验和本土问题的逻辑掌握并摆脱业已占据主导的知识体系,试着构建全新的知识形式系统。当代中国以它自身的发展逻辑超越以西方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将知识形式系统更往前推进,直到证明如何不可避免地从一种存在逻辑过渡到关系逻辑,过渡到一系列特定的思想、概念、方法与财产权的知识体系,且是全新整合的知识财产权知识体系。以关系的逻辑思考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等于以现实观念思考。如何构建中国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并非就是西方对中国知识体系的看法,那恰恰是中国知识体系要解决的矛盾,而那些矛盾是不折不扣的两种文化结合的试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结合 知识财产权 创新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政策评估自主知识体系:现实基础、关键维度与具体路径
14
作者 杨代福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9,共9页
建构中国政策评估自主知识体系要从中国政策评估的现实基础出发,充分反映中国政策评估的特色和特质。在长期的建设历程中,中国政策评估呈现五个方面的特色,蕴含着三个方面的特质。这些特色和特质不仅为建构中国政策评估自主知识体系提... 建构中国政策评估自主知识体系要从中国政策评估的现实基础出发,充分反映中国政策评估的特色和特质。在长期的建设历程中,中国政策评估呈现五个方面的特色,蕴含着三个方面的特质。这些特色和特质不仅为建构中国政策评估自主知识体系提出了要求,也形塑了中国政策评估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三个关键维度:价值观念体系构建维度、制度知识体系构建维度和方法知识体系构建维度。要实现三个关键维度的目标和任务,需运用中国评估传统的转化,本土经验的凝练与提炼,域外理论方法的比较检验与借鉴,根据需要和技术变革的开发创新,周期性的知识整合五个路径。通过长期且持续的努力,中国政策评估自主知识体系终将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评估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特色 公共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15
作者 王牧华 罗丽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8,共8页
在全面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基于知识生产的逻辑,其构建遵循“问题意识与现象挖掘—概念创生与范畴勾勒—方法选... 在全面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基于知识生产的逻辑,其构建遵循“问题意识与现象挖掘—概念创生与范畴勾勒—方法选择与路径探索”的基本理路。首先,明确课程问题与现象作为构建起点;其次,提出课程论学科体系的概念以实践问题为根本面向、以社会变革与政策引领为基本导向,课程论学术体系的概念创生注重独立性、前瞻性、规范性,课程论话语体系的概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想、转化西方文化概念,据此勾勒基本范畴;最后,从变革知识生产模式、倡导学术对话互鉴和促进文化自觉自信三个层面探索中国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课程论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内涵、路径与话语权
16
作者 高福顺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48,共10页
构建与完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背景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需求。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与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之间存在着“体”与“用”、“纲”与... 构建与完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背景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需求。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与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之间存在着“体”与“用”、“纲”与“目”的辩证统一关系。理解这一知识体系,在理论路径上需考虑理论认知、科学实证与家国情怀三重维度的辩证关系;在实践路径上,则应从区域史视角、断代史视角与总体史视角出发,共同构筑具有中国声音、中国特色、中国实践、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边疆学知识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边疆历史及其未来发展的正确认识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疆学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学知识体系构建的“自主性命题”:世界意识和中国实践
17
作者 陈军亚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0,56,57,共7页
在中国政治实践不断深化并努力推动世界知识格局变革的背景下,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成为中国学术界的重要议题。“自主性”命题的提出,是在中国政治实践不断推进与理论反思能力不断提升的当下语境中生发的历史性命题。它不仅是中国政治学在... 在中国政治实践不断深化并努力推动世界知识格局变革的背景下,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成为中国学术界的重要议题。“自主性”命题的提出,是在中国政治实践不断推进与理论反思能力不断提升的当下语境中生发的历史性命题。它不仅是中国政治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自我反思与知识觉醒,更是中国在世界知识格局中谋求学术独立和平等对话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体系 中国实践 自主性命题 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学理追问与行动自觉
18
作者 周作宇 李传宗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3,共10页
实施和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前提是回答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何以可能,其理论基础是教育的可能性、教育学的可能性以及中国教育学的可能性。教育的可能性与社会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建基于人的可教育性,并体现为教育的社会... 实施和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前提是回答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何以可能,其理论基础是教育的可能性、教育学的可能性以及中国教育学的可能性。教育的可能性与社会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建基于人的可教育性,并体现为教育的社会性。教育学的可能性因教育问题的高度复杂性而成为问题。教育学的理论可能性建基于学科边界的适当划分,现实可能性则建基于跨越学科边界的多学科互动。中国教育学的可能性既建基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实践,也建基于全球性教育问题的解决和面向世界的学术对话。中国教育学人要在不断反思、错误学习和坚定行动中建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 自主知识体系 可教育性 学科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的文化自觉与政治自觉——从政治文化说起
19
作者 刘训练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1,16,56,57,共8页
当前,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以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重要的任务,而促进政治学本土化、加强政治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推动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学界和... 当前,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以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重要的任务,而促进政治学本土化、加强政治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推动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学界和政治学人的共识。不过,笔者注意到,目前就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话题的讨论,大多还停留在一般性的主张之上,还停留在应然状态的构想之上。要想深入推进这个话题,必须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展示和分析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学 自主知识体系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心理健康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考量
20
作者 俞国良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1-82,共12页
心理健康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心理健康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从理论上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知识困境,满足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国式需求,必须从中国国情和本土文化出发,遵循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 心理健康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心理健康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从理论上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知识困境,满足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国式需求,必须从中国国情和本土文化出发,遵循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基本原则,逐步彰显中国特色与自主创新的特质。从建构过程考察,其产生发展历经知识解构(西方理论的话语分析、本土实践的经验提取)、知识重组(传统心理思想的现代转化、区域性实践模式的涌现)与知识创新(原创性理论建构、标准体系形成)三个阶段。从构建的具体路径探究,需要多维度、多路径协同推进。其中,构建中国心理健康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文化融合是根基,制度创新是保障,技术赋能是助力,学科协同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