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基于知识财产权知识体系创新的思考
1
作者 张文喜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0,共9页
在一个全球的文化视野中,没有单一的知识,只有不同种类、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共存、竞争或交融是不同种类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样态,尤其如果切近中西对比视野中之主流知识和被压抑的知识之间的关系,便可看见一种中国自主知识体... 在一个全球的文化视野中,没有单一的知识,只有不同种类、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共存、竞争或交融是不同种类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样态,尤其如果切近中西对比视野中之主流知识和被压抑的知识之间的关系,便可看见一种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要先透过本土经验和本土问题的逻辑掌握并摆脱业已占据主导的知识体系,试着构建全新的知识形式系统。当代中国以它自身的发展逻辑超越以西方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将知识形式系统更往前推进,直到证明如何不可避免地从一种存在逻辑过渡到关系逻辑,过渡到一系列特定的思想、概念、方法与财产权的知识体系,且是全新整合的知识财产权知识体系。以关系的逻辑思考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等于以现实观念思考。如何构建中国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并非就是西方对中国知识体系的看法,那恰恰是中国知识体系要解决的矛盾,而那些矛盾是不折不扣的两种文化结合的试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结合 知识财产权 创新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世界普惠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2024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
2
作者 蔡宜平 吴子林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7,共10页
2024年度的文艺学研究立足新时代语境,自觉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学基础理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西美学、人工智能文学等论域精耕细作,取得了一些不俗的理论成果。不过,真正做到融汇中西、贯通古今,... 2024年度的文艺学研究立足新时代语境,自觉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学基础理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西美学、人工智能文学等论域精耕细作,取得了一些不俗的理论成果。不过,真正做到融汇中西、贯通古今,具有原创性与广泛影响力的理论创造并不多见,“理论空转”的局面仍未改观。担负起古典学研究的使命,重返中国文化的源头,在“两个结合”中完成古典文化传统的“双创”,构建出世界普惠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依然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前沿问题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古典学研究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写文明史: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底座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顺庆 刘诗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0,206,共17页
中国自古便有完整的哲学体系、文论体系、史学体系、艺术体系、教育体系、医学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以及其他各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然而,中国原有的自主知识体系在现当代基本上不被承认。这一问题的根源在文明观,文明观是基础,是自主... 中国自古便有完整的哲学体系、文论体系、史学体系、艺术体系、教育体系、医学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以及其他各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然而,中国原有的自主知识体系在现当代基本上不被承认。这一问题的根源在文明观,文明观是基础,是自主知识体系的底座。近现代以来支撑各学科知识生产的标准、内涵、体系都建立在西方文明的底座上。文明底座是西方的,所构建的知识体系也就必然唯西是从,直接导致了对中国文明的贬低,对中国知识体系的全盘否定,形成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整体性的垮塌,走上了自毁长城之歧途。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首先要“重塑文明观”,重塑文明观则必须“重写文明史”,再从文明底座上建构哲学、史学、医学、科学技术等各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重获各学科知识体系本来的“话语权”,向世界呈现“理论中的中国”“创新中的中国”“文明中的中国”,建构自立自强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明史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文明观 变异学 中国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知识”的反思与厘清 被引量:11
4
作者 贾玉娇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4,213,共12页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的深刻反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向纵深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现有研究,从地方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的张力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出发,反思关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知识”;通过辨析地方性知...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的深刻反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向纵深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现有研究,从地方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的张力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出发,反思关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知识”;通过辨析地方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的内涵及关系,明晰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内涵,即建构何种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何谓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的自主,以及如何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地方性知识 普遍性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固文化主体性,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庚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在于“中国特色”,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在于“中国自主”。中华文化主体性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在于“中国特色”,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在于“中国自主”。中华文化主体性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在文化主体性基础上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要特别注重“三个重构”,即重构史观,以大历史观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和文明;重构叙事体系,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重构话语体系,构建国内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文化主体性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永红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10,共7页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能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丰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智慧支持,能更好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学术期刊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能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丰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智慧支持,能更好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学术期刊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参与者与基础设施,从理论层面探讨其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机理,从实践层面探索其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有助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有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逻辑机理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叙事方式的历史变革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被引量:3
7
作者 韩喜平 刘峻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40,共10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并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以史为鉴方能察往知来,研究中外哲学社会科学的叙事方式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有重...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并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以史为鉴方能察往知来,研究中外哲学社会科学的叙事方式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要在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高质量地创立自主知识体系,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叙事方式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刊群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路径——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冰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1-45,共5页
学术期刊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扮演着传播研究成果、引导研究方向、培育学术人才、加强国际交流、规范学术评价的重要角色。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积极促进学术生态建设,为构建更完善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医学学术支撑。通过坚持严... 学术期刊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扮演着传播研究成果、引导研究方向、培育学术人才、加强国际交流、规范学术评价的重要角色。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积极促进学术生态建设,为构建更完善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医学学术支撑。通过坚持严格同行评审、注重内容创新性和实用性、推进国际化战略、推进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等举措加强内容建设;推动期刊集群化和平台化,打造优秀学术成果展示平台;加强编辑团队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增加展现展示渠道;鼓励和支持原创性医学研究,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知识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医学期刊刊群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现代性问题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关于沃勒斯坦“否思”的“否思”
9
作者 崔延强 陈孝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3,共11页
现代性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绕不开的研究主题。沃勒斯坦作为一位颇具创见的社会学家,对于社会科学的现代性问题进行了“否思”。他指出,社会科学的起源和制度化同现代世界体系息息相关,现代世界体系在形塑社会科学的同时,也导致社会科学... 现代性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绕不开的研究主题。沃勒斯坦作为一位颇具创见的社会学家,对于社会科学的现代性问题进行了“否思”。他指出,社会科学的起源和制度化同现代世界体系息息相关,现代世界体系在形塑社会科学的同时,也导致社会科学天生带有民族国家分析单位的束缚、经典式分科的藩篱、偏狭的欧洲中心主义以及虚假的“价值中立”等典型的现代性问题。为此,必须以世界体系为分析单位,采用一体化学科方法,重建历史社会科学,从而超越现代性。沃勒斯坦的主张虽不具有现实性,却迈出了具有启发性的一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对沃勒斯坦的“否思”进行再“否思”,以摆脱“学徒”模式为首要前提、以重大问题为学科导向、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基本理念、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目标,为破解社会科学的现代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现代性问题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沃勒斯坦 “否思”的“否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两个前提性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南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9,共13页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根本性重要环节,亦是时代赋予知识生产者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由于长期以来西方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支配性地位,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自主”所意味者,不言而喻是对于西方文化...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根本性重要环节,亦是时代赋予知识生产者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由于长期以来西方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支配性地位,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自主”所意味者,不言而喻是对于西方文化的“自主”,因而基于中西文化的根本性差异,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解决两个前提性问题:首先必须确定作为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理想之奠基的存在论视域问题;其次必须解决基于这一中国文化的存在论视域与作为现代社会之主干性支撑的现代科学之间是否可通达,以及如何通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价值理想 “一体性”存在论视域 “二重复体性” 存在论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引领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探索——以Light学术出版中心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思 臧春秀 白雨虹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6-40,共5页
学术期刊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者之一,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Light学术出版中心为例,分析其通过自主办刊、国际交流、创新性学术活动和新技术应用等举措不断实践和探索,发挥学术期刊的多维度引领作用。在引... 学术期刊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者之一,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Light学术出版中心为例,分析其通过自主办刊、国际交流、创新性学术活动和新技术应用等举措不断实践和探索,发挥学术期刊的多维度引领作用。在引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学术期刊从业者应通过平衡发展学科影响力,树立办刊者的自觉性,把握国际交流合作中的尺度,优化现有资源和评价体系等具体策略,以创新和实践持续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学术期刊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传播力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探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邹雅嘉 李晶晶 陈林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4,共13页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术期刊是知识创新和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汇聚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知识基础。因此,中...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术期刊是知识创新和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汇聚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知识基础。因此,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学术期刊传播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增强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加快推广学术新观点和新成果,引领学术研究方向,可有力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基于知识共享理论,根据学术期刊的生产流程和媒介传播力的评估方法,学术期刊传播力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维度来衡量,为此,文章分别在知识创造维度、知识传播维度以及知识共享维度给出了十一项指标及其解释定义。文章认为:(1)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内容创新、品牌建设和新媒体技术三方面的共同努力;(2)学术期刊传播力需要具备更广泛的扩散潜能;(3)学术期刊传播力的增强本质上也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大的学术共同体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力 学术期刊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旭东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2,共10页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是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实践探索中具有基础性的工作。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有丰富的内容,以人为中心是其核心理念,教育实践变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是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实践探索中具有基础性的工作。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有丰富的内容,以人为中心是其核心理念,教育实践变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方向,教育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动力。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提供了时代条件和实践逻辑,丰富了教育学的构建路径和方式。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以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教育学的价值取向;坚持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以密切教育与社会关系为教育学的内容;坚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思想,以提升教育学的学术品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推动教育学的时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 教育实践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呼应社会转型变迁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述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4,159,共11页
当今世界正处于工业时代以来最深刻的整体性转型变迁,社会形态加速转型为智能社会,经济形态加速转型为智能经济,由工业革命驱动的第一次现代化加速转型为由智能革命驱动的第二次现代化。由此逻辑衍生,孕育于工业革命、工业社会和第一次... 当今世界正处于工业时代以来最深刻的整体性转型变迁,社会形态加速转型为智能社会,经济形态加速转型为智能经济,由工业革命驱动的第一次现代化加速转型为由智能革命驱动的第二次现代化。由此逻辑衍生,孕育于工业革命、工业社会和第一次现代化的知识体系以及在近代历史过程中所建构的相应知识体系,也必将同时发生深刻转型变革,以呼应这一崭新时代的转型变迁。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人类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面临人类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正逢其时。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逻辑,是新时代中国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崇高使命,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走到世界前沿的历史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转型 科学技术 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下科技期刊智库建设研究
15
作者 丁佐奇 孙劲楠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7-22,共6页
科技期刊与智库的结合不仅拓展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加速了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科技期刊“小、散、弱”的现状制约了智库功能的实现,导致科技期刊智库的人员结构、发展目标、课题和成果... 科技期刊与智库的结合不仅拓展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加速了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科技期刊“小、散、弱”的现状制约了智库功能的实现,导致科技期刊智库的人员结构、发展目标、课题和成果传递路径与智库功能建设之间的冲突长期存在,致使科技期刊智库难以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发挥出版引导和政策咨询作用。建议通过进一步结合我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转变发展模式、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等途径,提升科技期刊智库的整体效能,从而有效支撑我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科技期刊 智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基点
16
作者 黄海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从前置逻辑而言,则是找准其建构的逻辑基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应立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理论基点,立...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从前置逻辑而言,则是找准其建构的逻辑基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应立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理论基点,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基点,立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政党基点,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的实践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逻辑基点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征程上的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基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韩云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113,共18页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是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国家形象话语权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话语权问题逐渐提上国家议事日程,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学术期刊话语权的实践和研究都存在一些偏向,需要从传播力...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是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国家形象话语权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话语权问题逐渐提上国家议事日程,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学术期刊话语权的实践和研究都存在一些偏向,需要从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深化。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有其自身独特性,一是主体上的意识形态导向,二是传播上的渠道与文种特点,三是影响上的评价与对话特征,四是引导上的问题与方案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将具有主要以国内“内循环”为主、国际“外循环”为辅的“双循环”话语权特征。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话语权现状,在传播方面是单刊传播力较弱而以数据库为主要模式,在引导力方面是国内引导力较强而国际引导力较弱,在影响力方面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国内高影响因子社科学术期刊而国际影响因子较低。要提升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在传播力方面,一是不断优化数据库主渠道传播,二是做好做强融媒体社会面传播,三是探索深化集群化共同体传播;在引导力方面,一是通过议题设置以引导学术研究方向,二是通过规范设置以引导学术研究范式,三是通过话语设置以引导学术研究融合;在影响力方面,从质性角度看是评价、阅读首选项及口碑,从量性角度看是数据化的影响因子系列指标。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建设,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学术成果解决中国问题,回答时代之问,彰显中国之路,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内循环”话语权的基础上,形成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学术“外循环”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话语权 学术期刊话语权 传播力 引导力 影响力 影响因子 同行评议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法学方法论
18
作者 夏锦文 胡锦华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8,255,共12页
法学方法论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法宝和理论工具。只有确立和坚持体现人类社会法律现象发展规律的系统的法学方法论,才能更好地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法学乃是在马克思主... 法学方法论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法宝和理论工具。只有确立和坚持体现人类社会法律现象发展规律的系统的法学方法论,才能更好地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法学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所构建的法学知识及理论体系,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应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为根本方法。中华传统律学方法是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形成的重要本土资源,有助于增强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和原创性,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律学方法。此外,西方法学方法作为人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参照,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须借鉴吸收西方法学方法。同时,应当坚持法学方法论的系统性和多样化,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指导下,形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开放包容”的多元并存、相互借鉴的研究方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法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 中华传统律学方法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奥运遗产知识体系
19
作者 徐拥军 张丹 卢思佳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共9页
建构中国自主奥运遗产知识体系是“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的学术回应,更是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从奥运遗产本体的重要意义、中国奥运遗产研究的坚实基础、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的必要举措3个方面论述为何建构中国自主... 建构中国自主奥运遗产知识体系是“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的学术回应,更是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从奥运遗产本体的重要意义、中国奥运遗产研究的坚实基础、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的必要举措3个方面论述为何建构中国自主奥运遗产知识体系,从奥运遗产规划体系、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和评估体系4个维度构建中国自主奥运遗产知识体系的总体框架,提出建构中国自主奥运遗产知识体系的四重路径:建立“奥运遗产学”这一独立学科,实现自立门户;理论与实践互为基础、互为需要、互为转化,确保理实共生;构建以“奥运遗产学”研究为基点的跨学科共同体,推动学科交叉;立足本土、追根溯源,积极开展国际对话,坚持内外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遗产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奥运遗产学 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内涵、路径与话语权
20
作者 高福顺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48,共10页
构建与完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背景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需求。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与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之间存在着“体”与“用”、“纲”与... 构建与完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背景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需求。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与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之间存在着“体”与“用”、“纲”与“目”的辩证统一关系。理解这一知识体系,在理论路径上需考虑理论认知、科学实证与家国情怀三重维度的辩证关系;在实践路径上,则应从区域史视角、断代史视角与总体史视角出发,共同构筑具有中国声音、中国特色、中国实践、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边疆学知识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边疆历史及其未来发展的正确认识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疆学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