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城市园林的守望者——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
刘晓龙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8 |
0 |
|
2
|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解析 |
闫海媛
周菲
|
《门窗》
|
2017 |
0 |
|
3
|
批判性地域主义视角下建筑设计思路比较--以珊纳特塞罗市政厅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 |
杨云舒
李莎莎
王渊洁
付鹏
|
《城市建筑》
|
2023 |
0 |
|
4
|
建筑共生与衍生: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再观察 |
毕向前
周言
|
《建筑与文化》
|
2020 |
0 |
|
5
|
简析建筑设计的绿色使命——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 |
闫晨
宋怡源
|
《鞋类工艺与设计》
|
2022 |
0 |
|
6
|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与王澍的建筑设计观 |
杨玲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2 |
0 |
|
7
|
象山的故事: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研究生理论模型课程思考 |
徐天艳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4 |
0 |
|
8
|
从策略到设计——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使用纪实 |
孟瑶
|
《建筑技艺(中英文)》
|
2024 |
0 |
|
9
|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王骏阳
|
《建筑技艺(中英文)》
|
2024 |
0 |
|
10
|
中国美术学院校区分布 |
A+C
|
《建筑与文化》
|
2008 |
0 |
|
11
|
重塑中国建筑——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建筑艺术探究 |
余彦沁
|
《美与时代(城市)》
|
2020 |
0 |
|
12
|
“塑碑铸魂——中国美术学院庆祝建党百年暨第七届‘先锋号角’主题作品展”开幕 |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1 |
0 |
|
13
|
沉静与喧哗——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空间阅读 |
李峥
|
《建筑技术及设计》
|
2008 |
1
|
|
14
|
自然视角下的建筑传统文化回归——解读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
麻响箭
|
《建筑与文化》
|
2014 |
5
|
|
15
|
论“在地性”建筑与其营造手法——以王澍作品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 |
刘彤
|
《美与时代(城市)》
|
2019 |
1
|
|
16
|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空间可读性调查与评价 |
胡兴
|
《中外建筑》
|
2017 |
0 |
|
17
|
国美象山校区对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继承与思辨 |
黄曼姝
陶垠颖
|
《城市建筑》
|
2020 |
0 |
|
18
|
王澍作品中的透明性解读--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二期为例 |
管典
|
《城市建筑》
|
2019 |
0 |
|
19
|
中国传统水墨画在现代建筑中的表现——列举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和王澍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
吕思训
|
《美与时代(城市)》
|
2014 |
0 |
|
20
|
基于篆刻艺术空间语境谈灰度空间的认识——以王澍象山校区设计为例 |
刘长缨
|
《艺术科技》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