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老年非心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马丽娜 郑禹樵 +5 位作者 尹雪梅 王玉琳 张俊 项宁 栗静媛 秦学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对老年非心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心源性AIS患者101例。依据急性脑卒中TOAST分型和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标准对所有...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对老年非心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心源性AIS患者101例。依据急性脑卒中TOAST分型和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标准对所有受试者病因进行分型。对比两种分类系统在检查前后各病因分型的构成比。结果TOAST分型检查结果显示,有8例小动脉闭塞型、1例其他原因型及5例不明原因型修正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1例不明原因型修正为小动脉闭塞型,7例LAA及4例不明原因型修正为其他原因型,共修正26例(25.74%)患者的病因诊断,TOAST分型检查前后构成比比较有显著差异(χ^(2)=15.425,P<0.01)。CISS检查结果显示,有10例穿支动脉疾病型、1例其他原因型及4例不明原因型修正为LAA,9例LAA及3例不明原因型修正为其他原因型,共修正27例(26.73%)患者的病因诊断,CISS检查前后构成比比较(χ^(2)=17.300,P<0.01)。结论HRMRI对老年非心源性AIS的精准病因分型具有诊断价值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TOAST系统 中国缺血性亚型系统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ISS分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雷 齐江彤 陈伟良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7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进展性卒中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29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EN... 目的分析不同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进展性卒中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29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END组(进展组)及非END组(非进展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理化指标以及相关辅助检查.此外将END组入选患者参照CISS分型标准,进一步分组,比较各组间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99例,90例发生END;END与非END组比较,低密度胆固醇、糖尿病、NIHSS评分、颈动脉狭窄、心房颤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SS分型中(UE、OE组样本量太少不做统计),LAA组发生比例最高(46.7%),LAA组在低密度胆固醇、颈动脉狭窄占比最高,CS组在房颤、NIHSS评分占比最高,PAD组在糖尿病占比最大.结论END发生率较高,其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存在颈动脉狭窄、低密度胆固醇增高的LAA型AIS患者需警惕END的发生;CS组需警惕房颤及NIHSS评分高的AIS患者;而PAD组需警惕存在糖尿病的AI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 急性缺血性 神经功能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ISS分型
3
作者 闫俊杰 高鹏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期123-124,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及瓣膜性心房颤动(VAF)所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探讨NVAF缺血性脑卒中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129例NVAF及VAF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CISS分型,比较N... 目的通过比较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及瓣膜性心房颤动(VAF)所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探讨NVAF缺血性脑卒中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129例NVAF及VAF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CISS分型,比较NVAF组(96例)及VAF组(33例)年龄、相关危险因素及CISS分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VAF组主要表现为复合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卒中(包括CS+LAA型及CS+LAA+PAD型)占60.4%,两组患者卒中CISS分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NVAF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可能是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缺血性 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CISS亚型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珂 王献 洪丽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5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血压、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300例(观察组),并行CISS分型,同期选择非卒中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压和血尿酸水平,分析血压、血尿酸与脑梗死CISS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压、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300例(观察组),并行CISS分型,同期选择非卒中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压和血尿酸水平,分析血压、血尿酸与脑梗死CISS的关系。结果高收缩压与各亚型均存在相关性,血尿酸水平升高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有关(r=0.77,P<0.01)。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有关,此对临床个体化预防与治疗脑梗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尿酸 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HCY、PLGF水平变化及其与CISS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美香 马丽丽 +1 位作者 周凤琴 蔡淑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变化,并探讨两指标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的关系。方法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164例(观察组,按CISS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109例、穿支动脉疾病型5... 目的观察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变化,并探讨两指标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的关系。方法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164例(观察组,按CISS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109例、穿支动脉疾病型55例),另选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病患者58例,比较两组HCY、PLGF、FBG、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LDL-C、HDL-C、TC、TG、UA,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另比较动脉粥样硬化型、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PLG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PLGF、HCY、FBG升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LGF、HCY是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与穿支动脉疾病型患者比较,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血清PLGF水平升高(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LGF、HCY水平增高,且两指标为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PLGF水平较穿支动脉疾病型高,检测PLGF有助于评估脑血管病变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 同型半胱氨酸 胎盘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