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中国绘画美学虚实之思维方式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小瓯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0-123,共4页
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从早期不自觉地以形写神,到魏晋南北 朝始自觉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到宋代文人画在时间性上突破了空间 性的“形实”,的确在“虚”的“神”的表现性上有所拓展,但其总体的思维 方式仍是中国文化所固有的“天人合... 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从早期不自觉地以形写神,到魏晋南北 朝始自觉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到宋代文人画在时间性上突破了空间 性的“形实”,的确在“虚”的“神”的表现性上有所拓展,但其总体的思维 方式仍是中国文化所固有的“天人合一”、“比德”、“性理”等观念演绎的 产物。它与西方绘画美学观念从其古代的天人相分至现代表现主义等 在“虚”、“实”关系的发展上,有着实质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美学 思雏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绘画思想史书写中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评许祖良新著《中国绘画思想史》
2
作者 徐放鸣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4-196,共3页
新时期以来,关于中国绘画美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在与西方绘画传统的跨文化比较中,我们对本土绘画艺术的美学特征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如高建平所著《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从书法到绘画》^([1])等一系列成果。2014年,习近... 新时期以来,关于中国绘画美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在与西方绘画传统的跨文化比较中,我们对本土绘画艺术的美学特征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如高建平所著《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从书法到绘画》^([1])等一系列成果。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引领学界将传统艺术研究提升到阐发和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高度来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绘画美学 本土绘画 西方绘画 文艺工作座谈会 跨文化比较 美学特征 新时期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绘画美学与中国绘画形神论
3
作者 陈代湘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77-81,共5页
本文将黑格尔的绘画美学与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形神论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原则与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以形写神”的观点相契合。在精神与形象的关系上,二者都既注重精神,又不忽视形象。并探讨了二者不同的... 本文将黑格尔的绘画美学与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形神论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原则与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以形写神”的观点相契合。在精神与形象的关系上,二者都既注重精神,又不忽视形象。并探讨了二者不同的思想文化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中国绘画美学 形神论 中国传统绘画 中国古代绘画 “神” “形” 摹仿说 以形写神 客观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人合一”视野下中国传统绘画的多元审美味象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正军 李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8-160,F0003,共4页
"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思想具有多元性,衍生出了不同的绘画美学范畴。在"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视野下,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谢赫论述的"气韵生动"、宗炳主张的"澄怀味象"、陆机倡... "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思想具有多元性,衍生出了不同的绘画美学范畴。在"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视野下,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谢赫论述的"气韵生动"、宗炳主张的"澄怀味象"、陆机倡导的"情景交融"和宋代的"心物感应"都追求人与自然、心与物的和谐统一,体现着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价值追求和本质特点。"天人合一"视野下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生命性、创新性、深刻性和崇高性具有现代价值,这些美学智慧是现当代绘画美学传承与创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绘画美学 多元 审美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涛绘画美学的核心——“一画”论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林德 《思想战线》 1988年第4期40-46,共7页
从本体论意义讲,“一画”乃是一根通贯宇宙——艺术的生命力运动的线;从宇宙生成论和绘画创作论意义讲,“一画之法”乃是通贯宇宙——艺术生命力运动的根本法则。“一画”论的产生,主要受到道家哲学和庄子哲学的启迪和影响。“一画”论... 从本体论意义讲,“一画”乃是一根通贯宇宙——艺术的生命力运动的线;从宇宙生成论和绘画创作论意义讲,“一画之法”乃是通贯宇宙——艺术生命力运动的根本法则。“一画”论的产生,主要受到道家哲学和庄子哲学的启迪和影响。“一画”论将笔墨技法与绘画原理结合起来,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本质,从理论上阐明了画家在创作中如何获得自由,将传统画论推向新的理论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本质 审美观照 美学本质 石涛 中国山水画 物态化 画语录 哲学基础 中国绘画美学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盛韵深——中国美学史上的气韵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7-32,共6页
本文试图抓住“气韵”这个中国绘画美学史的核心范畴,从哲学、美学、艺术史角度去分析、梳理气韵的含义与演变,对这一问题作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全面探讨。
关键词 中国美学 中国 中国山水画 中国绘画美学 谢赫 六法 逸气 画品 气韵生动 宗白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新苗教授与艺术美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少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美学研究 美术观察 艺术美学 艺术理论 艺术学研究 中国绘画美学 周来祥 中西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国画的夸张变形
8
作者 朱谨懿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5-107,共3页
中国绘画美学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论认为,写形的目的在于传神。神寓于特定的形象中,神不能离形而独立,写不好形,“传神”便成了空话。因此,如何“写形”的问题,从古到今成为画家和美术批评家的绘画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要... 中国绘画美学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论认为,写形的目的在于传神。神寓于特定的形象中,神不能离形而独立,写不好形,“传神”便成了空话。因此,如何“写形”的问题,从古到今成为画家和美术批评家的绘画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山水、花鸟、人物等画中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夸张变形 客观对象 民间美术 李可染 《文心雕龙》 美的法则 艺术家 美的艺术 中国绘画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