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2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98,共13页
理论是实践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要求并伴随着理论的繁荣昌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是中国经济学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时代课题。创建中国经济... 理论是实践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要求并伴随着理论的繁荣昌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是中国经济学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时代课题。创建中国经济学的首要任务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同时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品格,根据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创新;要立足中国,发展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制度和实践相适应的经济学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吸取国外优秀成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放融通、兼容并包;理论工作者应大胆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产业经济学的自主学术体系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庞瑞芝 戚聿东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96,共21页
数字经济时代,市场主体(包括企业、组织与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市场形态及功能、产业组织与产业发展发生深刻变革,以产业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产业经济研究范式也发生根本性变革。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国产业发展的独特实践决定了中国产业经济学... 数字经济时代,市场主体(包括企业、组织与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市场形态及功能、产业组织与产业发展发生深刻变革,以产业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产业经济研究范式也发生根本性变革。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国产业发展的独特实践决定了中国产业经济学自主学术体系亟待凝练中国产业发展的实践智慧,并回答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发展实践提出的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与中国之问。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基于数字技术创新的“数据—平台—网络效应”及其内在关系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基础,即TDPN框架;以“数字化企业策略性行为—用户决策—平台型市场—政府角色”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研究范式,即CCMG范式;在前两者基础上,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产业经济学自主学术体系研究架构——“数字化—市场—政府”(DMG)协同架构,也就此诞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中国产业经济学 自主学术体系 TDPN CCM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满洪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156,共13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包括“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等主要范畴,也蕴含着生态经济协调、生态经济转化、生态产业链接、生态需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包括“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等主要范畴,也蕴含着生态经济协调、生态经济转化、生态产业链接、生态需求递增、生态价值增值、生态共建共享等基本规律。可以从出发点、侧重点、方法论等多个角度辨析生态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大致上可以由生态经济系统篇、生态经济产业篇、生态经济消费篇、生态经济价值篇、生态经济科技篇和生态经济制度篇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国特色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这一指导思想之“特”,又是系统观念、系统思维、系统方法等整体性方法之“特”,还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以理论指导实践的认识论之“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经济学 学科体系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教育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艳莉 侯怀银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中国教育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是当前中国教育史发展的重要命题。中国教育史“三大体系”建设是中国教育史自觉发展、跟随时代发展节奏、中国教育实践发展以及立足世界教育史学界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史“三大体系”建... 中国教育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是当前中国教育史发展的重要命题。中国教育史“三大体系”建设是中国教育史自觉发展、跟随时代发展节奏、中国教育实践发展以及立足世界教育史学界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史“三大体系”建设要遵循人民性、实践性、继承性、原创性、民族性、世界性、科学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等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以及相关原则的指导下,中国教育史“三大体系”的建设理路为: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建设要树立“大学科”意识,学科体系建设要夯实学科基础,和谐推进相关研究;中国教育史学术体系的建设要科学合理构建学术命题,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完善学术评价考核;中国教育史话语体系的建设要注重凝练标识性概念,讲好中国教育史的故事,且形成为世界所认同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大学科”意识 学术命题 标识性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2024年中国经济学研究热点分析
5
作者 经济学热点研究课题组 张皓 +8 位作者 杨其静 许晖 刘然 周学英 刘建平 施贞怀 靳毓 徐明 王蕾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共25页
为真实客观地记录经济学研究轨迹,助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激发经济学创新性研究,经济学热点研究课题组以“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数据为基础,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归纳总结了2024年经济学领域的十一个研究热点:(1)建构中国自... 为真实客观地记录经济学研究轨迹,助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激发经济学创新性研究,经济学热点研究课题组以“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数据为基础,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归纳总结了2024年经济学领域的十一个研究热点:(1)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2)新质生产力研究;(3)数据要素的创新驱动作用研究;(4)人工智能的产业赋能;(5)全球视野下的产业布局与发展;(6)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7)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8)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9)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研究;(10)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11)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总之,2024年经济学研究主题十分鲜明,深入阐释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引和现实支撑。展望未来,经济学者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总结提炼典型事实和规律,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数字时代 经济学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6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2025年3月7日,数智时代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甲所第三会议室举办。会议以“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及经济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政治经... 2025年3月7日,数智时代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甲所第三会议室举办。会议以“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及经济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政治经济学季刊》编辑部主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社会科学学院 知识体系构建 经济学 自主 清华大学 研讨会 会议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新史学的形成、演进及其时代特征——立足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思考
7
作者 王先明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79,共16页
20世纪的“新史学”是伴随时代革命而兴的一个学术朝向。自20世纪初梁启超揭橥新史学旗帜始,直至20世纪30年代之后新史学建构才基本完成。在以通史和专门史所构成的新史学学科的基本格局中,能够贯穿始终并持久地构成其主体性内容者,则... 20世纪的“新史学”是伴随时代革命而兴的一个学术朝向。自20世纪初梁启超揭橥新史学旗帜始,直至20世纪30年代之后新史学建构才基本完成。在以通史和专门史所构成的新史学学科的基本格局中,能够贯穿始终并持久地构成其主体性内容者,则又非社会史莫属。在新史学建构的百年行程中,不同话语体系的碰撞、交锋和交错递进,为现代学术史描绘出一幅多彩多姿的画卷。学术研究取径上不同的话语体系,在相互碰撞和交锋中形成了相互摄取、相互融含和共进的景象。近代民族主义为20世纪中国的“新史学”披染了浓重的时代特色,这也是其与旧史学——皇族或王朝史学的根本性分野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史学 社会史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经济学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孙久文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0,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新时代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核心思想,细化了区域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国区域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紧密相连。中国区域经济学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新时代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核心思想,细化了区域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国区域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紧密相连。中国区域经济学需要在新时代构建一个适应中国区域发展需要的、总结各个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区域经济学科体系,从而阐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底层逻辑。从时代特征看,中国区域经济学具有“新”空间性、“新”功能性、“新”均衡性的学科特性,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建包括:区域经济学的三大理论范畴构成,区域经济学的实践问题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体系建设。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赋能现代经济体系,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经济实践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与区域发展的新路径,均衡协调的中长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发展导向与机制的转变,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经济结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区域经济学 学科性质 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基础 被引量:2
9
作者 熊金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当代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时代使命。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离不开历史基础。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在历史上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体现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经... 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当代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时代使命。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离不开历史基础。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在历史上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体现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经济学领域内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是构建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和路径方法。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需要基于中国经济实践和传统经济思想开展理论创新,根本上是实现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中国传统经济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知识体系 经济 “两个结合”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兼论中国经济学自主理论体系的建构路径 被引量:4
10
作者 乔晓楠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6,共9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新质生产力理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突破方向,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进而带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促进效率提升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新质生产力理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突破方向,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进而带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促进效率提升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要求立足当前发展阶段,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大程度地激发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与效益最大化。关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讨论,不仅遵循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而且回应了新时代新征程对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其蕴含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方式探索中国经济学自主理论体系建构的科学方向与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质生产力 中国经济学自主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核心内容及其构建逻辑 被引量:2
11
作者 仇华飞 于利花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2,共9页
新时代中国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国际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与之伴随的是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分量的逐渐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掌握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国际秩序构建的主导权与决定权,西方强国塑... 新时代中国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国际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与之伴随的是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分量的逐渐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掌握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国际秩序构建的主导权与决定权,西方强国塑造的话语体系虽然初现“式微”趋势,但在国际议题设置、重大议程决定、行为准则制定等方面仍然具有垄断性优势。为了改变话语体系建设滞后于国家力量的现状,我们需要立足中国现实,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批判性借鉴西方话语体系,构建在本质上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考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的构建逻辑,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其本质和价值内涵,提升外交话语感染力和引领力,进而提升外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体系 国际秩序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学术体系与叙述话语体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斌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29,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叙述其实就是要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笔者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版)正是在这三个体系的确立方面的一个尝试。而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叙述其实就是要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笔者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版)正是在这三个体系的确立方面的一个尝试。而这三个体系所体现出来的先验结构,要求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先要叙述政治经济学一般,再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般,然后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先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唯物史观中国逻辑研究的重大使命: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和叙事体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平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I0002,共11页
新时代唯物史观中国逻辑研究的重大使命在于深刻揭示和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出场的必然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从实践创新到理论创新,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和叙事体系:①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式现代化弊端的“道路之新”和“本... 新时代唯物史观中国逻辑研究的重大使命在于深刻揭示和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出场的必然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从实践创新到理论创新,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和叙事体系:①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式现代化弊端的“道路之新”和“本质之新”;②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以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文经济学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强大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③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面对现实的差异性社会并引导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④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通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系统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⑤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文明贯通;⑥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两山”理论;⑦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文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唯物史观中国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话语 中国叙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的比较职业教育研究话语体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郝天聪 石伟平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构建中国特色的比较职业教育研究话语体系,是新时期中国比较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中国特色比较职业教育研究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紧扣比较职业教育研究的立场前提、分析框架和价值旨归三大基本问题,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关键环节。... 构建中国特色的比较职业教育研究话语体系,是新时期中国比较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中国特色比较职业教育研究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紧扣比较职业教育研究的立场前提、分析框架和价值旨归三大基本问题,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关键环节。在立场前提方面,比较职业教育研究长期受西方中心主义立场影响,导致缺乏本土意识,要重申中国立场,立足于职业教育本土化实践来提出研究问题,将解决本土问题作为比较研究的重要目标,积极应用指向理论创新的因果推论研究范式。在分析框架方面,传统民族国家比较职业教育研究分析框架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中国天下体系分析框架具有运用整体思维、无外思维和关系思维的比较优势。在价值旨归方面,比较职业教育研究存在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认识误区,要将构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命运共同体作为比较职业教育研究的新使命,突破职业教育异文化与本文化的二元认识分野,揭示不同国家职业教育制度背后蕴含的关于美好社会的文化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职业教育研究 话语体系 中国立场 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教育学的本质论话语体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建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F0002,共13页
中国特色教育学的本质论话语体系由基础话语、核心话语和具体话语构成。基础话语是教育学学科的共同话语,反映教育学的学科属性,具有教育学的基本立场、基本范畴、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育人是中国特色教育学本质论的基础话题... 中国特色教育学的本质论话语体系由基础话语、核心话语和具体话语构成。基础话语是教育学学科的共同话语,反映教育学的学科属性,具有教育学的基本立场、基本范畴、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育人是中国特色教育学本质论的基础话题,强调人是教育的原点,育人是教育的根本,教育面对的人是现实的人。核心话语是中国特色教育学独有的话语,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教育学本质论的核心话语,立德树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反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国共产党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也是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具体话语是基础话语和核心话语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健全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是中国特色教育学本质论的实践话语。三种话语由一般到特殊、由抽象到具体,共同构成中国特色教育学本质论话语的完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教育学 教育本质 话语体系 基础话语 核心话语 具体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证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3,共9页
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与完善的基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生成于中国现代化探索与建设的历史实践之中,是在世界历史演进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双重语境中积极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自觉能动反映。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 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与完善的基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生成于中国现代化探索与建设的历史实践之中,是在世界历史演进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双重语境中积极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自觉能动反映。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之中,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产物。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展现于对西方式现代化的比较优势之中,是对西方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彻底批判与根本反思。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传播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之中,是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动展示和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积极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 文化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情传播视域下中国体育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多重向度与传播进路
17
作者 邰峰 付龙妍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5,共8页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话语场域中,中国体育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的共情转向,既是“中国体育经验话语”向“世界体育共识话语”转变的必然路向,也是共建新话语秩序的重要标志。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基于共情传播视域,从共情...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话语场域中,中国体育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的共情转向,既是“中国体育经验话语”向“世界体育共识话语”转变的必然路向,也是共建新话语秩序的重要标志。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基于共情传播视域,从共情解码、共情效能、共情黏合、共情桥梁四个方面,探讨中国体育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当代价值:助力中国体育对外话语符号的柔性输出与认同塑造;提升中国体育对外话语的感染力与穿透力;促进中国体育对外话语的情感传达与民心相通;形成中国体育对外话语的柔性链接与共情纽带。进而厘清中国体育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内在逻辑:体育文化符号共情传播的传递逻辑;体育对外话语情感叙事与交流的对话逻辑;受众视角对体育语言情感解读的理解逻辑。据此,提出构建更有效力的中国体育对外话语体系的传播路径:从“自述”到“互动”,实现体育对外话语传播的共情与浸润;从“独白”到“复调”,实现体育对外话语叙事的“音量合鸣”;从“本我”到“超视”,实现体育对外话语视角的“重叠性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传播 中国体育 体育话语 对外话语体系 体育对外传播 体系构建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理路、内容聚焦与叙事策略
18
作者 饶武元 肖舒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3,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话语体系建构体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高度统一,需要从必要性、逻辑理路、内容聚焦、叙事策略等多重维度来阐释。从必要性来看,它是塑造传播大党形象、驳斥西方偏见、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展示大党活力的需要。从... 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话语体系建构体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高度统一,需要从必要性、逻辑理路、内容聚焦、叙事策略等多重维度来阐释。从必要性来看,它是塑造传播大党形象、驳斥西方偏见、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展示大党活力的需要。从逻辑理路来看,党的百余年奋斗历史成就淬炼了大党形象话语优势,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守正创新夯实了大党形象话语根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赋予了大党形象话语底蕴,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彰显了大党形象话语力量。从内容聚焦来看,理论主题、基本范畴、价值内核、逻辑主线等话语结构要素组成了大党形象话语体系的核心构件,明确了具体的话语内容。从叙事策略来看,要言之有理,深化与创新理论话语;要言之有据,落地与推广实践话语;要言之有方,整合与协同话语体系;要言之有情,构建与传播国际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大党形象 话语体系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内涵、路径与话语权
19
作者 高福顺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48,共10页
构建与完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背景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需求。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与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之间存在着“体”与“用”、“纲”与... 构建与完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背景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需求。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与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之间存在着“体”与“用”、“纲”与“目”的辩证统一关系。理解这一知识体系,在理论路径上需考虑理论认知、科学实证与家国情怀三重维度的辩证关系;在实践路径上,则应从区域史视角、断代史视角与总体史视角出发,共同构筑具有中国声音、中国特色、中国实践、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边疆学知识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边疆历史及其未来发展的正确认识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疆学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的历史和实践基础
20
作者 刘旭东 王志鹏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共9页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和用自己的话语解读中国教学实践变革,是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的方法论和价值论原则。中国悠久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实践方式,为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新时...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和用自己的话语解读中国教学实践变革,是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的方法论和价值论原则。中国悠久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实践方式,为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新时代不断深化的教学实践变革,涌现出各种具有原创性的教学改革观念和教学改革探索,为我们用自己的话语去揭示和总结其中所蕴含的逻辑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在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过程中,要加强教学学术研究,准确凝练教学实践变革中生成的教学认识;持续推进教学实践变革,深化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推动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当代诠释,丰富教学论概念范畴的传统意蕴;彰显教学论学科话语的实践品格,提升新时代教学实践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教学论 话语体系 中国传统教学思想 教学实践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