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市场整合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宗博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42,共4页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和经济一体化趋势,都通过世界市场的系统整合体现出来。市场参与者多元化、市场交易对象与交易方式多样化、市场规则制度化,构成了世界市场整合的系统框架。世界市场整合,使得国际政治经济...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和经济一体化趋势,都通过世界市场的系统整合体现出来。市场参与者多元化、市场交易对象与交易方式多样化、市场规则制度化,构成了世界市场整合的系统框架。世界市场整合,使得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与全球化进程的相关性进一步增强。在此背景下,积极参与世界市场整合过程,全面提高国家竞争力,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世界市场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天津滨海新区的新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刚 周立群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3期38-47,60,共11页
2005年以来,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中国经济和社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立足于比较优势和"要素租金"的粗放式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带来中国经济30年高增长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和隐患。在新... 2005年以来,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中国经济和社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立足于比较优势和"要素租金"的粗放式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带来中国经济30年高增长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和隐患。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转变经济发展的战略思维,探索由"创新租金"和竞争优势驱动的新发展模式是摆脱可持续发展"陷阱"的关键。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是国家探索新模式的重要举措,科学发展观为新模式的探索提供了科学指导思想。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后,天津滨海新区对新模式的探索全面展开,新模式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的雏形已经初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模式 制造经济和创新经济 创新性竞争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远距离教育使命
3
作者 李凤岐 《教育与经济》 1994年第2期62-65,共4页
中国将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如何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的实现。怎样依靠科技和教育发展经济,尤其是利用远距离教育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谈点浅见。
关键词 远距离教育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2l世纪 历史使命 经济发展需要 入学考试 教育结构 大农村 21世纪中叶 燎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服务经济社会的实质及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被引量:4
4
作者 姜义茂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26,共6页
关键词 服务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 生产方式转变 经济全球化 生产组织方式 全球化发展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横运笔 献计献策————介绍《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5
作者 李仁芝 《江海学刊》 1985年第1期92-93,共2页
刘国光同志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专著。全书42万字,容纳8部分25章。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运笔 刘国光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有序中推进平衡发展——读刘光杰新著《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概论》
6
作者 宫克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12期79-79,共1页
刘光杰教授的新著:《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概论》一书(以下简称《概论》),在详尽地占有材料,侧重实证分析,认真解剖实际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作了系统的阐述。是一部具有理论深度的专著。 1.有序推进与平... 刘光杰教授的新著:《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概论》一书(以下简称《概论》),在详尽地占有材料,侧重实证分析,认真解剖实际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作了系统的阐述。是一部具有理论深度的专著。 1.有序推进与平衡发展的有机统一。在坚持经济发展的有序性和产业适当倾斜的基础上,保持相对平衡的发展,这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也是它为我们提供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譬如在对产业结构的分析和产业政策的构想上,《概论》从马克思再生产原理所揭示的经济含义和平衡关系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一方面深入地阐明了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客观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平衡发展 生产资料生产 马克思主义 战略指导思想 概论 客观必然性 优先增长 实证分析 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评刘国光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7
作者 朱宗炎 陈华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30-34,共5页
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发展经济学是在二次大战后才产生和形成的。三十余年来,国外有关这方面的著作汗牛充栋,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在我国,只是近年才开始系统地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198... 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发展经济学是在二次大战后才产生和形成的。三十余年来,国外有关这方面的著作汗牛充栋,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在我国,只是近年才开始系统地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1981年初,于光远同志倡议开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进行研究。从那时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建国以来 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积累率 刘国光 主编 编辑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概论》评介
8
作者 曹坤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0年第2期122-124,共3页
【正】 刘光杰教授是一位长期潜心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他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建设主要是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适应本国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逐渐发展的情况,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 【正】 刘光杰教授是一位长期潜心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他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建设主要是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适应本国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逐渐发展的情况,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解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另是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制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战略,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矛盾,确定各个时期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原则。”(《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概论》前言第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规律 经济因素 生产力发展 基本内容 具体形式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理论体系 研究领域 理论基础 层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发展战略的转变与中国经济奇迹——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被引量:2
9
作者 孟耀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经济改革》 中国发展战略 经济奇迹 经济增长速度 市场经济转型 持续时间 跨国公司 中国模式 东方文明 传奇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与重要维度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智君 陈霜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11期6-23,共1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启动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一系列数字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原则,在培育新动力、提升经济效率和提高发展质量三个维度对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启动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一系列数字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原则,在培育新动力、提升经济效率和提高发展质量三个维度对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和“数字中国”建设奠定良好的数字基础,为世界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样本”。新时代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动能在于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培育统一数据要素市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数字产业布局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遵循数字经济动态演进趋势,以产业数字化为目的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提升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为形成高质量产业体系、分配体系、协调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开放发展体系和数字治理体系奠定数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演进 重要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反思与创新: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研究》评析
11
作者 简新华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6-127,共2页
改革开放20多年是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根本变革的20多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由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向现代化战略转换的20多年,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20多年,是中国经济结构由典型的二元经济... 改革开放20多年是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根本变革的20多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由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向现代化战略转换的20多年,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20多年,是中国经济结构由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现代化结构转型的20多年,也是中国政治经济学面临严峻挑战的20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经济 经济发展 发展理论 转型期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创新 二元经济结构 现代化战略 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战略”的特点与中国区域经济新阶段
12
作者 廖元和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2期60-62,共3页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上述方针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格局具有现实的指...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上述方针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格局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它标志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格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区域经济发展 空间格局 长江经济 协同发展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果斐然 影响深远——评《中国特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13
作者 黄育新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特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书评 许隆 黄兰淮 经济特区 外向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
14
作者 木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25-25,共1页
在战略目标的选择上,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传统的发展战略”和“新发展战略”两类。前者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追求的目标,但“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有缺陷的指标,它不能全面确切地反映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提... 在战略目标的选择上,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传统的发展战略”和“新发展战略”两类。前者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追求的目标,但“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有缺陷的指标,它不能全面确切地反映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的状况,也不能反映经济效益和产品结构的状况。后者则企图弥补前者之不足,在前者的基础上把财富分配、人民生活、生活质量等问题考虑进来。但是这些或者尚嫌不足,或者尚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刘国光同志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一书中认为,我国的新战略目标不是单一目标,而是由一系列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是综合性、多层次的目标。这一目标不仅在数量上规定了工农业总产值,同时強调了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不仅规定了产品产量的增长,同时也规定了国民收入的增长;不仅提出了经济发展任务或目标,同时把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摆在应有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生活 国民生产总值 发展战略目标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问题研究 提高经济效益 水平提高 发展战略 生活质量 财富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15
作者 刘正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14,19,共7页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东西部差别甚大。然而,发展西部、缩短差距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实现发展西部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做到:调整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对外开放,搞好...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东西部差别甚大。然而,发展西部、缩短差距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实现发展西部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做到:调整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对外开放,搞好东西部横向联合、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梯度发展理论 重点转移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战略比较研究》简介
16
作者 曹宝瑞 《党校教学》 1987年第2期50-50,共1页
黄健主编的《经济战略比较研究》一书,1986年6月由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该书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体制改革,针对世界范围内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在实践中的得失教益,进行了系列比较研究。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共十章,分别就中国与西... 黄健主编的《经济战略比较研究》一书,1986年6月由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该书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体制改革,针对世界范围内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在实践中的得失教益,进行了系列比较研究。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共十章,分别就中国与西方类型国家,中国与苏联及东欧类型国家,中国与第三世界发展中类型国家,以及中国在亚太地区和世界范围內的有关经济战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经济战略 中国与西方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战略问题 体制改革 不同类型国家 世界范围 第三世界 经济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制衡:可持续发展的盾牌
17
作者 蔡德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 目标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三峡经济区的思考
18
作者 王助尧 《重庆社会科学》 1997年第3期26-30,共5页
一、加快开发三峡经济区 的重大意义 加快开发三峡经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一)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态势看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态势,如果追溯远一点,先秦至汉,中国经济社会的开发发展,主要集中在黄河流... 一、加快开发三峡经济区 的重大意义 加快开发三峡经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一)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态势看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态势,如果追溯远一点,先秦至汉,中国经济社会的开发发展,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唐宋以后,迅速地向长江流域推进,几百年的发展,造就了江南的繁华,形成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黄河与长江两轴并行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经济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发展格局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战略态势 长江经济 长江上游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模式研究的回顾 被引量:2
19
作者 庄俊举 《人民论坛》 2008年第24期18-19,共2页
中国模式的相关研究和报道 近几年来,关于“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中国发展道路”的讨论受到了国外舆论界和学术界的格外关注。世界银行副行长、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1994年出版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中国模式的相关研究和报道 近几年来,关于“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中国发展道路”的讨论受到了国外舆论界和学术界的格外关注。世界银行副行长、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1994年出版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一书中,从中国发展和转型的经验视角探讨了中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模式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经济改革》 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经验 世界银行 学术界 副行长 林毅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欣欣 夏万利 白雪梅 《经济前沿》 2003年第3期13-17,共5页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与现状 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比较一致的研究结论是:即改革开放以前尤其是1964~1978年城乡差距相当稳定,1978~1984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1985年后城乡收入差距又趋于扩大(除个别年份有较小的下降).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总收入 程度 自然差距 农产品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