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隐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茶洪旺 和云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4-50,共7页
本文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不仅创造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而且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一历史性巨大成就的理性思考,着力于我国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致的经济社会效应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 本文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不仅创造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而且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一历史性巨大成就的理性思考,着力于我国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致的经济社会效应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唤起国民的"居安思危"意识,奋起直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中国经济发展 收入差距扩大 应分 隐忧 持续高速增长 中等收入国家 经济社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丁俊发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9,共3页
1从中国港口物流的现实可以得出3个基本结论 (1)中国拥有1.8万km海岸线,11万km内河航道,承担着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沿海沿江有1 460多个商港.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 港口物流 国内贸易 外贸 沿江 货物运输 内河航道 承担 沿海 海岸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三个重大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武力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7-76,共10页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施工业化的国家也显示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新中国60年来的经济发展,形成了既吸取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优点,又吸取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优点,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工业化...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施工业化的国家也显示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新中国60年来的经济发展,形成了既吸取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优点,又吸取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优点,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工业化的道路、国际环境的影响三个重大方面探讨了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和演变的历史环境和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政府主导 工业化道路 国际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中内需与外需关系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运杰 《经济研究参考》 2007年第34期11-16,共6页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 外需 内需 经济运行 国内产品 国际市场 相互制约 经济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被引量:30
5
作者 林毅夫 《经济前沿》 2005年第11期4-7,共4页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特性;自生能力、比较优势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中国 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经济 自生能力 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21世纪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水资源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彭珂珊 《水利科技与经济》 1998年第1期37-41,共5页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实现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水资源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水资源存在“水多为患,水少成灾.水污染祸延子孙.水土流失贻及后世,工农业用水过量的种种...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实现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水资源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水资源存在“水多为患,水少成灾.水污染祸延子孙.水土流失贻及后世,工农业用水过量的种种麻烦从四面涌来”的实际,借鉴国外保护水资源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相应之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 基础产业 远景目标 先进经验 “九五”计划 持续发展 水资源问题 农业用水 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经济危机: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静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48-57,共10页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危机 西方 全球化进程 独善其身 金融市场 经济结构 经济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8
作者 金三林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7-60,共4页
2010年我国经济将同全球经济一道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将会进行深刻调整,中国崛起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以转型促崛起"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会好于2009年,全年... 2010年我国经济将同全球经济一道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将会进行深刻调整,中国崛起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以转型促崛起"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会好于2009年,全年有望保持8.5%左右的中速增长,2010年以后的增长速度也不可能太快。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中速平稳增长将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崛起 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模式 经济发展形势 经济发展方式 全球经济 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道德危机 被引量:3
9
作者 郑世刚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24-128,共5页
道德问题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逐步暴露出来的,主要体现在信仰、公平、信用、歧视、民主、博爱等方面,道德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尚处于体制转轨阶段;新旧道德体系存在冲突和矛盾;我国教育的片面... 道德问题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逐步暴露出来的,主要体现在信仰、公平、信用、歧视、民主、博爱等方面,道德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尚处于体制转轨阶段;新旧道德体系存在冲突和矛盾;我国教育的片面化发展。在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之间,道德是基础,是根本。因此,必须加强对道德建设的重视,以教育为基础,加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道德建设;以法律手段“硬”化道德准则;构筑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 道德危机 道德建设 改革开放 道德问题 经济水平 道德水平 体制转轨 道德体系 法制建设 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道德准则 法律手段 长效机制 片面化 “硬” 公平 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晓莉 《现代营销(下)》 2016年第10期30-30,共1页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经过了古典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新古典发展经济学三个阶段。其中新古典发展经济学是传统发展经济学的创新和延续,它在研究方式、研究重点、研究层次等方面都与传统发展经济学有较大的差距。这种新古典发展经济学的...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经过了古典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新古典发展经济学三个阶段。其中新古典发展经济学是传统发展经济学的创新和延续,它在研究方式、研究重点、研究层次等方面都与传统发展经济学有较大的差距。这种新古典发展经济学的出现与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体系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古典发展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特色发展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年中国经济发展大趋势
11
作者 徐宏源 李国斌 +1 位作者 张根明 陈明星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A1期8-25,共18页
1996年是“九五”计划第一年,也是宏观经济由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经济周期收缩阶段进入第五个经济周期复苏阶段的关键之年。在全面分析各种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之后,我们运用“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对1996年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 1996年是“九五”计划第一年,也是宏观经济由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经济周期收缩阶段进入第五个经济周期复苏阶段的关键之年。在全面分析各种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之后,我们运用“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对1996年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初步测算。结果表明,1996年经济总量运行平稳,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将比上年增长9.5%;零售物价涨幅可控制在9%左右。通胀与失业两相比较,失业问题(包括隐形失业、国有企业冗员等在内)将成为宏观矛盾的主要方面。目前经济生活中各方面的矛盾交织在一起,惟有加快改革步伐,才能昼可能减少转型期的阵痛,使我国经济步入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 大趋势 年增长 物价上涨 国债 消费市场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国际收支 收入差距 易货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玉荣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6-67,共2页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它以经济上强势的国家为主导,我国作为弱势国家也必须融入这一潮流当中。全球化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必须泰然应对。我们应正视它的多方面的影响,采取相应的举措,发展自己。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 全球化 社会发展 中华民族 国家 潮流 融入 正视 应对 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认识理性预测 中国经济发展知多少——评《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4)》
13
作者 罗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I0007-I0007,共1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金融的过度和抑制,小到对个人投资、理财、公司运作,大到对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实际生活中经济现象千变万化,经济走向十分微妙,各项经济政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金融的过度和抑制,小到对个人投资、理财、公司运作,大到对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实际生活中经济现象千变万化,经济走向十分微妙,各项经济政策制度多如牛毛,我国金融的发展和改革更是一个复杂庞大且持续变化展开的系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金融 认识理性 发展报告 预测 现代经济 个人投资 公司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能源和环境问题》
14
作者 刘书瀚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4年第4期62-64,共3页
近读留日博士张宏武教授的专著<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原文为日文,由日本溪水社2003年9月出版)一书,实感本书颇具特色,是一部值得一读的有关我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专著.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能源和环境问题》 书评 张宏武 中国经济 能源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接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大势
15
作者 张旭东 安蓓 +3 位作者 申铖 吴雨 魏玉坤 戴小河 《中国科技财富》 2022年第12期2-8,共7页
2022年即将收官,中国经济态势引人关注——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在上半年同比增长2.5%的基础上,持续巩固回升态势。究竟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如... 2022年即将收官,中国经济态势引人关注——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在上半年同比增长2.5%的基础上,持续巩固回升态势。究竟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如何把握中国经济大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态势 中国经济发展 超预期 前三季度 大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中国经济年会观点综述之一
16
作者 姜春力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73,共4页
2013年1月2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2-2013)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在开幕式和午餐会上,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就当前国际形势、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特点、收入分... 2013年1月2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2-2013)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在开幕式和午餐会上,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就当前国际形势、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特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城镇化与"三农"问题、产能过剩问题等发表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 国际经济交流 观点综述 年会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专稿 金融体制改革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脱实向虚”问题——第九十期“经济每月谈”综述
17
作者 谈俊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9-71,共3页
2016年12月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9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脱实向虚"问题。演讲嘉宾对经济"脱实向虚"的表现、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经济"脱实向虚"等问题进行... 2016年12月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9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脱实向虚"问题。演讲嘉宾对经济"脱实向虚"的表现、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经济"脱实向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实体经济回报率降低、虚拟经济回报率持续走高是经济"脱实向虚"的根本原因。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应通过降低宏观税负、改革财税金融体制、创新金融工具、深化垄断领域改革等方法加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回报率 综述 国际经济交流 财税金融体制 创新金融工具 宏观税负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经济发展中货币作用的适时转变
18
作者 贾玉革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2,14,共4页
货币在经济运行中到底应该发挥“先导性”作用还是“中立性”作用?现代的经济学者已经对此争论了将近一个世纪,却依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共识。理论的分歧造成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困惑,如何选择政策目标成为各国中央银行面临的一个难... 货币在经济运行中到底应该发挥“先导性”作用还是“中立性”作用?现代的经济学者已经对此争论了将近一个世纪,却依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共识。理论的分歧造成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困惑,如何选择政策目标成为各国中央银行面临的一个难题。我国也不例外。自中央银行体制建立以来,有关货币政策目标的争论就不曾停息过,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操作在“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双目标间随机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作用 中国经济发展 中央银行体制 适时 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 经济运行 经济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中国经济发展观中的世界视角
19
作者 刘贞晔 《当代教育与文化》 1997年第1期4-7,共4页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而且还是一个享有世界声誉的国际事务活动家。在他的中国经济发展思想中,他不只是就经济问题和中国的事情论中国的经济发展,而是站在解决中国及社会主义命运和整个世界政治...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而且还是一个享有世界声誉的国际事务活动家。在他的中国经济发展思想中,他不只是就经济问题和中国的事情论中国的经济发展,而是站在解决中国及社会主义命运和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论述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依据邓小平阐述中国经济发展是否与社会制度直接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 邓小平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 经济发展问题 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发展思想 世界政治 社会主义命运 第三世界 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3~1965年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转折分析
20
作者 储成仿 《经济研究参考》 2004年第76期10-16,共7页
转变与转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953-1965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起点,先后经历了赶超战略、均衡发展战略以及备战战略三次大转折。这个时期经济建设的主旋律是偏重发展重工业。从“一五”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转变与转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953-1965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起点,先后经历了赶超战略、均衡发展战略以及备战战略三次大转折。这个时期经济建设的主旋律是偏重发展重工业。从“一五”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到大跃进运动,到三线建设,形成了一条急躁冒进、畸形发展的线;从“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到党的八届一中全会正式通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到调整与继续调整,到《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的初步设想》的提出,形成了另一条循序渐进、均衡发展的线,一时循序渐进、均衡发展压倒了急躁冒进、畸形发展,一时急躁冒进、畸形发展压倒了循序渐进、均衡发展,演奏出了一首发人深省的二弦变奏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五”计划 重工业 五年计划 中国经济发展 农业合作化运动 三线建设 战略转变 均衡发展 循序渐进 备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