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核心议题 |
刘国光
王佳宁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2
|
“后改革时代”的现实路径选择——“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暨后改革时代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学术论坛”综述 |
吴振磊
吴丰华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3
|
采邑制度、网络式市场化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
许文彬
|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4
|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
王忠民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5
|
1993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综述 |
白胜玲
|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6
|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邹东涛著《中国经济体制创新》介评 |
高尚全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0 |
|
7
|
刘国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推进 |
沈立人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8
|
中国经济体制的二元特征及评价 |
卢新波
|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
1996 |
0 |
|
9
|
西方经济学两大思潮的综合趋向与中国经济体制的选择 |
吴超林
|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0
|
中国经济体制创新的理论意义 |
鲁保邕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3 |
0 |
|
11
|
试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阶段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
马庆泉
|
《江汉论坛》
|
1986 |
0 |
|
12
|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再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警惕以市场化为名推行私有化之实的倾向 |
刘国光
|
《江淮论坛》
CSSCI
|
2013 |
4
|
|
13
|
改革的成就、经验和意义——纪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40周年 |
汪海波
|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14
|
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中的风险收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风险思考 |
唐庆霞
王健生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5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概述》简介 |
张蒙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6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冯雷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7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定型模式 |
水平
|
《重庆社会科学》
|
1995 |
1
|
|
18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劳动合同制的发展 |
吕楠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08 |
1
|
|
19
|
论积累型短缺——兼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性 |
徐亚非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20
|
初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障碍 |
隽宗平
|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