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CEP成员国国际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化及中国角色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石建中 范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3,共9页
融入国际旅游经济网络是中国旅游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举措。以RCEP 15个成员国为研究对象,从国际旅游经济的规模、增长、结构与效率4个维度构建国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借助修正的引... 融入国际旅游经济网络是中国旅游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举措。以RCEP 15个成员国为研究对象,从国际旅游经济的规模、增长、结构与效率4个维度构建国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国际旅游经济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00—2018年RCEP成员国国际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化及中国角色展开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18年RCEP成员国国际旅游经济整体网络结构变动剧烈,呈现紧密度增强、通达度提升、等级度下降趋势,网络结构趋于稳定;网络中单个节点发展差异明显,对中国、新加坡、泰国等少数核心节点依赖性强。②RCEP成员国国际旅游经济网络可划分为4个凝聚子群,节点间国际旅游经济联系主要在子群内建立,“小群体”现象显著;中国的网络角色演变经历了从一般的旅游贡献者逐步发展为网络“领头羊”和重要“中间人”,现已成为RCEP成员国国际旅游经济网络中最具影响力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中国旅游角色 国际旅游经济网络 网络结构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文化旅游投资变化及趋势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笑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共3页
文旅市场合理的投资行为,应当基于对消费需求的洞悉,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鉴于世界政治经济的复杂形势,审视中国发展投资、出口、消费的驱动力,尤以消费存在巨大的挖潜机会。其中,高质量文旅市场的消费与投资,既是人民追求幸... 文旅市场合理的投资行为,应当基于对消费需求的洞悉,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鉴于世界政治经济的复杂形势,审视中国发展投资、出口、消费的驱动力,尤以消费存在巨大的挖潜机会。其中,高质量文旅市场的消费与投资,既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当前的文旅投资市场还存在投融项目错配、资产属性不清、投资专业性不足、政策支持待完善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资产属性 消费需求 世界政治经济 投融 驱动力 中国文化旅游 复杂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中国旅游市场的门票经济瓶颈 被引量:31
3
作者 宋丁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旅游经济发展 旅游门票 中国旅游 旅游市场 市场发展 现金回笼 收益保障 门票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视角的创新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章锦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8-229,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一文中指出,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人文经济”的提出,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一文中指出,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人文经济”的提出,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深刻学术表达。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经济 经济文化化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学视角 人文经济 交融互动 旅游深度融合 精神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城市旅游绩效研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细嘉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6,F0002,共13页
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市旅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提高城市旅游绩效,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该城市的人均旅游总收入和... 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市旅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提高城市旅游绩效,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该城市的人均旅游总收入和人均旅游接待总人次越多,该结论在运用工具变量和选用“宽带中国”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仍然稳健。异质性检验显示:在金融发展较落后地区和市场化进程较缓慢地区,数字经济对城市旅游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据此,本文提出充分利用数字经济赋能旅游经济、政府主导制定差异化产业政策、加强数字与旅游政策协同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旅游绩效 宽带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波 刘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1,共4页
一、区域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与意义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立足于新发展格局,旅游业在“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的角色愈发重要。然而,伴随着中国旅游经济的持... 一、区域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与意义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立足于新发展格局,旅游业在“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的角色愈发重要。然而,伴随着中国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地区间、城乡间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明显。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旅游经济规模上,还体现在产业效率、服务能级等多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效率 中国式现代化 持续增长 经济包容性增长 效率与公平 内涵与意义 中国旅游经济 内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与欠发达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被引量:6
7
作者 赵磊 张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2,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可行路径。相较于发达地区而言,我国中西部以及“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拥有大量优质旅游资源。理论上,通过挖掘利用其自然生态、文化民俗和山川美景等本地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欠发达地区经济硬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欠发达地区 硬实力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可行路径 挖掘利用 本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分析和类型划分 被引量:57
8
作者 郭利平 陈忠暖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8-91,96,共5页
该文从经济因子和人文因子对中国区域旅游经济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选取 2 5个旅游经济与人文指标 ,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 。
关键词 旅游区域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 中国 经济因子 人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集聚与分散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淑新 何元庆 王学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3-130,共8页
本文基于31个省(区、市)旅游外汇收入的面板数据,采用变差系数、Gini系数、Herfindahl指数、Theil指数研究了1996-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集聚与分散,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集聚是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历史特征,分散是... 本文基于31个省(区、市)旅游外汇收入的面板数据,采用变差系数、Gini系数、Herfindahl指数、Theil指数研究了1996-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集聚与分散,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集聚是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历史特征,分散是主流变化趋势;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和旅游资源水平在促进入境旅游经济分散化发展方面具有主导推动作用;而旅游业从业人员、第三产业比重和星级酒店水平阻碍了分散化趋势。基于此,提出促进中国入境旅游业均衡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经济 集聚 分散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王淑新 何元庆 王学定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6,共8页
文章主要用收敛法、Theil指数法、旅游资源地理集中指数法等考察了2000-2008年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与收敛,研究结果显示:31个省(区、市)的旅游经济存在收敛,其差异趋于缩小;东、中、西3大地区旅游经济均不存在俱乐部收敛;城镇居民人... 文章主要用收敛法、Theil指数法、旅游资源地理集中指数法等考察了2000-2008年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与收敛,研究结果显示:31个省(区、市)的旅游经济存在收敛,其差异趋于缩小;东、中、西3大地区旅游经济均不存在俱乐部收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和星级酒店水平在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方面不存在旅游发达省(区、市)与落后省(区、市)的差别,均具有增长效应。而人均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在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方面存在旅游发达省(区、市)与落后省(区、市)的差别,具有收敛效应,其条件收敛速度为5.96%,收敛时间为11.6年;验证了中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手段的有效性。基于分析,提出落后地区旅游经济加快发展的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Σ-收敛 Β-收敛 俱乐部收敛 旅游经济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庆雷 李秋艳 明庆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36-42,共7页
通过对4年来中国各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旅游循环经济68篇文献进行分析讨论,从旅游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与相关概念、旅游循环经济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发展战略及对策措施、运行体系及运行模式构建、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应用、在旅游企业中的应... 通过对4年来中国各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旅游循环经济68篇文献进行分析讨论,从旅游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与相关概念、旅游循环经济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发展战略及对策措施、运行体系及运行模式构建、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应用、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科技支撑体系和其他方面对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有关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进展迅速,数量不断增加,成果颇丰;研究方法以描述性为主,建构模式等方法使用较少;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随时间变化而各有侧重;未来有关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分支将更加细化,研究方法将更加准确、多样。最后分析了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循环经济 研究动态 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鲁小波 丁玉娟 郭迪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52,93,共5页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旅游经济在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中的作用效果,通过集对分析与旅游经济平衡指数对2001-2011年中国旅游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集对分析和旅游经济平衡指数是分别从地区人均旅游收入和地区总...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旅游经济在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中的作用效果,通过集对分析与旅游经济平衡指数对2001-2011年中国旅游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集对分析和旅游经济平衡指数是分别从地区人均旅游收入和地区总规模的不同角度分析旅游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效果的方法;2)从人均旅游收入的角度分析,2001-2011年中国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差距平衡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各省旅游总收入及其比重角度分析,其作用是负面的;3)社会经济重大事件会对旅游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的效果产生影响;4)我国四大区域之间旅游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中国 区域 经济差距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旅游经济效益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伟 张丽峰 汲学俭 《技术经济》 2003年第2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省际旅游 经济效益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对中国省会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影响 被引量:53
14
作者 倪维秋 廖茂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0-168,共9页
研究高速铁路影响下的中国省会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格局、特征,对于当今在"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背景下,客观解读高铁在省会城市间旅游一体化发展中表征的角色和政策含义,有助于国家、不同城市群、不同地区层面合理布局与重构优... 研究高速铁路影响下的中国省会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格局、特征,对于当今在"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背景下,客观解读高铁在省会城市间旅游一体化发展中表征的角色和政策含义,有助于国家、不同城市群、不同地区层面合理布局与重构优化高铁旅游资源要素、为高铁黄金时代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避免政府决策的盲目性,同时也为优化以高铁为核心的跨国旅游空间结构组织提供参考与借鉴。基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密度、中心度、凝聚子群等探讨高速铁路影响下的中国省际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及其网络结构、特征、空间格局等,研究表明:(1)中国整体高铁旅游经济联系松散,尚未形成一种大规模或占有中国绝对影响地位的高铁旅游经济的集散场,总体呈现相对分散、孤立的空间格局,其中西部高铁旅游经济联系断裂显著,东、中部出现小范围区域或城市群尺度的"小集聚"现象,目前呈现中国东北、西部、东南与中南4个高铁旅游经济派系。(2)高铁旅游经济辐射区集中在京沪、京广、沪昆高铁线交叉的地域,高铁旅游经济集聚区分布在京沪、京广、杭福深高铁线交叉的"金三角",胡焕庸线以南对旅游经济要素掌控程度大于以北地域,东北与西部高铁旅游经济辐射流动相对滞缓,整体呈长三角、京津冀、海峡西岸、长江中游等东部向中部继而向东北、西北与西南延伸拓展的态势。(3)高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的城市对相对较少,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杭州、上海—南京等,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南京等东部省际城市旅游经济综合强度位于全国前列,中部与东北省际城市居中,西部省际城市较为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旅游经济联系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格局 中国省会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与选择 被引量:65
15
作者 马波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38,73,共6页
The article holds that after over twenty years’ development,China’s tourism industry not only registers sharp rise in number and scale,but also undergoes great changes in the operational condition and environment.Ch... The article holds that after over twenty years’ development,China’s tourism industry not only registers sharp rise in number and scale,but also undergoes great changes in the operational condition and environment.China’s tourism industry is evidently under a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1.Changes i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pattern:the traditional in\|bound tourism development pattern meets with challenge;the position of domestic tourism is being upgraded fast and the consumption level is increasing rapidly;out\|bound tourism develops dramatically;2.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supply is more than demand in terms of hotels,tourist attrac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Of course,there still conceals the phenomenon of shortage in spite of surplus;3.The increase mode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now being transformed from the mode of scale economy into that of systematic economy;4.The space layout of the industry is being transformed from \!small centres\" into \!multi\|centres\".Short itinerary area travel will replace long itinerary travel;5.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industry will be transfered towards internationalization,conglomerates and medium\|agent organiz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旅游 旅游业发展 产业发展 中国国内旅游 旅游产业 入境旅游 边远省区 旅游城市 系统经济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比较 被引量:35
16
作者 杨莎莎 秦艳辉 +1 位作者 邓闻静 纪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31-134,共4页
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AHM法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对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指标权重进行测算,构建耦合度协调模型,借助spss19.0和Gis工具对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其... 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AHM法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对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指标权重进行测算,构建耦合度协调模型,借助spss19.0和Gis工具对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发现: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水平整体有所下降;旅游经济指数与生态环境指数失衡明显的城市普遍存在;城市群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呈不同类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十大城市群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生态经济管理体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秋华 修新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8,共4页
近年来,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中国旅游业发展形势良好,中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其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趋明显,突出表现在:旅游... 近年来,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中国旅游业发展形势良好,中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其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趋明显,突出表现在:旅游资源的超负荷、低技术、高同质开发日趋严重,带来巨大的旅游资源承载压力以及旅游消费的浪费、旅游景区的高碳排放和旅游产业经济低效率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 中国旅游 旅游产业规模 经济管理体制 旅游资源 旅游消费 生态环境 生态经济系统 承载压力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经济现象的深层思考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12,60,共5页
中国旅游经济现象的深层思考张辉西北大学旅游系AnIn-DepthThinkingonChina'sTourismEconomicPhenomenon¥ZhangHuiAbstract:Thearticle,fromt... 中国旅游经济现象的深层思考张辉西北大学旅游系AnIn-DepthThinkingonChina'sTourismEconomicPhenomenon¥ZhangHuiAbstract:Thearticle,fromtheangleofeconom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旅游经济运行 旅游需求 过剩需求 过剩供给 规模经济 经济现象 中国旅游 旅游产品 地域性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规划的市场研究历程(下) 被引量:9
19
作者 许春晓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57,共6页
文章回顾了中国旅游规划工作中的市场研究的发展历程 ,划分出了中国旅游规划工作的起步与旅游市场的简单研究阶段 (1 980~ 1 991年 )、中国旅游规划工作的发展与旅游市场的探索研究阶段 (1 992~ 2 0 0 0年 )、中国旅游规划工作的成熟... 文章回顾了中国旅游规划工作中的市场研究的发展历程 ,划分出了中国旅游规划工作的起步与旅游市场的简单研究阶段 (1 980~ 1 991年 )、中国旅游规划工作的发展与旅游市场的探索研究阶段 (1 992~ 2 0 0 0年 )、中国旅游规划工作的成熟与旅游市场的系统研究阶段 (2 0 0 1年以后 )三个基本阶段 ,以旅游规划研究国际先进水平为参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旅游规划 旅游经济 旅游市场 市场研究 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市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38
20
作者 陈刚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95,共5页
利用Theil指数分解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地市入境、国内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两者的高度空间集中性都具有总体下降的趋势,且其时空演变过程以东部地带内的差异和变化为主要来源;入境旅游经济较之... 利用Theil指数分解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地市入境、国内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两者的高度空间集中性都具有总体下降的趋势,且其时空演变过程以东部地带内的差异和变化为主要来源;入境旅游经济较之国内旅游经济具更强的空间极化特征及更慢的差异缩小趋势,入境旅游经济的空间极化格局以点状高度集中分布为主要特征,国内旅游经济的空间极化格局主要呈轴状延伸趋势;在缩小东、中、西部地市间社会经济差异的作用上,前者并不明显,后者的空间经济效应相对明显,但作用程度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市旅游经济 空间极化 时空演变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