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经济“三重压力”下的积极财政政策与财政货币协同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脉
刘定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8,共17页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对于提升财政政策效能和加强政策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模型,拟合了2019年第四季度—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消费与劳动供给数据的演变路径,模...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对于提升财政政策效能和加强政策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模型,拟合了2019年第四季度—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消费与劳动供给数据的演变路径,模拟了“三重压力”的经济环境,进而定量测算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和社会福利效果,探讨财政货币协同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面对“三重压力”,政府增加民生支出能产生显著的消费乘数,切实增进社会福利;第二,相对于税收融资的货币主导型政策组合,债务和通货膨胀融资的财政主导型政策组合能够提升公共投资的稳增长效果;第三,相对于货币主导型政策组合,减税降费会持续放大财政主导型政策组合下的财政政策效果,并且改善财政政策空间。因此,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可暂时转向财政主导型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改善应对“三重压力”的能力;同时,积极财政政策应平衡好生产性和民生性支出,在发展中稳步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三重压力”
财政政策效能
政策协同
财政乘数
社会福利效应
民生支出
公共投资
减税降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重压力下经济下行的识别与溯源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汉
王李俊
刘金全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7,共23页
本文采用动态谐波模型测度了我国三种类型迥异的经济周期,在周期交融中识别出经济周期下行阶段的转变点,从供需视角对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出现由衰退向萧条转变现象的成因进行溯源,并基于供给、需求和预期对产出波动的依时贡献,解析“三重...
本文采用动态谐波模型测度了我国三种类型迥异的经济周期,在周期交融中识别出经济周期下行阶段的转变点,从供需视角对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出现由衰退向萧条转变现象的成因进行溯源,并基于供给、需求和预期对产出波动的依时贡献,解析“三重压力”下我国新发展阶段以来产出波动和经济下行的根源。实证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受外在冲击影响呈现低增长高波动态势;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尚在长周期波谷位置徘徊,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从驱动因素来看,需求收缩是我国近年来以来增长型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出现由衰退向萧条转变现象的主要成因,投资疲软则是导致需求收缩的核心诱因。“三重压力”冲击下预期因素是新发展阶段产出波动的主要根源,市场预期转弱及其对需求冲击的连锁效应是经济下行的重要成因,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融资意愿不足以及居民消费低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周期
经济
下行
三
重压
力
驱动因素
新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应对“三重压力”
被引量:
23
3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共7页
2021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不过面临的下行压力也有所增加。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短期来看,“三重压力”主要源于全球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消费和投资需求恢复偏缓...
2021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不过面临的下行压力也有所增加。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短期来看,“三重压力”主要源于全球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消费和投资需求恢复偏缓、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居民和企业预期指标下滑。中长期来看,“三重压力”实际上源于中国经济近年来在经济稳定、经济结构转型和长期经济增长三个层面所面临的持续压力。宏观政策“三策合一”将稳定政策、结构政策与增长政策三者有机结合,其中,稳定政策主要应对“需求收缩”、结构政策主要应对“供给冲击”、增长政策主要应对“预期转弱”,这三项政策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应对“三重压力”。同时,稳定政策、结构政策与增长政策之间还可以更科学地协调配合,从而有效提高政策的调控效率,更好应对“三重压力”并促进中国经济平稳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政策
三
策合一
三
重压
力
宏观调控
中国
特色宏观
经济
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经济“三重压力”下的积极财政政策与财政货币协同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脉
刘定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8,共1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演化与宏观经济稳定研究:理论模型、作用机制与定量分析”(22YJC79007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三重压力’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研究”(2022CDJSKJC12)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机器学习与高维非线性动态模型中的最优货币财政政策组合设计”(CSTB2024NSCQ-MSX0718)。
文摘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对于提升财政政策效能和加强政策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模型,拟合了2019年第四季度—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消费与劳动供给数据的演变路径,模拟了“三重压力”的经济环境,进而定量测算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和社会福利效果,探讨财政货币协同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面对“三重压力”,政府增加民生支出能产生显著的消费乘数,切实增进社会福利;第二,相对于税收融资的货币主导型政策组合,债务和通货膨胀融资的财政主导型政策组合能够提升公共投资的稳增长效果;第三,相对于货币主导型政策组合,减税降费会持续放大财政主导型政策组合下的财政政策效果,并且改善财政政策空间。因此,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可暂时转向财政主导型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改善应对“三重压力”的能力;同时,积极财政政策应平衡好生产性和民生性支出,在发展中稳步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关键词
中国经济“三重压力”
财政政策效能
政策协同
财政乘数
社会福利效应
民生支出
公共投资
减税降费
Keywords
“Triple Pressure”in China’s economy
fiscal policy effectiveness
policy coordination
fiscal multiplier
social welfare effects
livelihood expenditure
public investment
tax cuts and fee reductions
分类号
F812.0 [经济管理—财政学]
F82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重压力下经济下行的识别与溯源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汉
王李俊
刘金全
机构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7,共2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复杂环境下旅游需求预测的非平稳性溯源、稳健建模与精度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723740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高维混频数据的旅游需求预测建模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72004077)
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青年项目“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期新动能与长期驱动力的混频甄别、监测与溯源研究”(项目编号:2023QNTD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本文采用动态谐波模型测度了我国三种类型迥异的经济周期,在周期交融中识别出经济周期下行阶段的转变点,从供需视角对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出现由衰退向萧条转变现象的成因进行溯源,并基于供给、需求和预期对产出波动的依时贡献,解析“三重压力”下我国新发展阶段以来产出波动和经济下行的根源。实证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受外在冲击影响呈现低增长高波动态势;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尚在长周期波谷位置徘徊,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从驱动因素来看,需求收缩是我国近年来以来增长型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出现由衰退向萧条转变现象的主要成因,投资疲软则是导致需求收缩的核心诱因。“三重压力”冲击下预期因素是新发展阶段产出波动的主要根源,市场预期转弱及其对需求冲击的连锁效应是经济下行的重要成因,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融资意愿不足以及居民消费低迷。
关键词
经济
周期
经济
下行
三
重压
力
驱动因素
新发展阶段
Keywords
business cycle
economic downturn
threefold pressure
driving factors
new development stage
分类号
F20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应对“三重压力”
被引量:
23
3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研究:规律总结、理论构建与实践应用”(721413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结构性去杠杆路径研究:基于宏观政策有效性的视角”(72003024)。
文摘
2021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不过面临的下行压力也有所增加。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短期来看,“三重压力”主要源于全球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消费和投资需求恢复偏缓、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居民和企业预期指标下滑。中长期来看,“三重压力”实际上源于中国经济近年来在经济稳定、经济结构转型和长期经济增长三个层面所面临的持续压力。宏观政策“三策合一”将稳定政策、结构政策与增长政策三者有机结合,其中,稳定政策主要应对“需求收缩”、结构政策主要应对“供给冲击”、增长政策主要应对“预期转弱”,这三项政策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应对“三重压力”。同时,稳定政策、结构政策与增长政策之间还可以更科学地协调配合,从而有效提高政策的调控效率,更好应对“三重压力”并促进中国经济平稳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宏观政策
三
策合一
三
重压
力
宏观调控
中国
特色宏观
经济
治理体系
分类号
F123.1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经济“三重压力”下的积极财政政策与财政货币协同
杨脉
刘定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重压力下经济下行的识别与溯源
刘汉
王李俊
刘金全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应对“三重压力”
陈彦斌
刘哲希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