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开发海洋区域创建中国第五大经济增长极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靖宇 赵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7,共6页
中共十六大做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导向,随后国务院颁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推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案,到2006年国家又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海洋经济开发进行了政策安排。在这种积极的态势下,必须着眼于全面建设... 中共十六大做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导向,随后国务院颁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推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案,到2006年国家又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海洋经济开发进行了政策安排。在这种积极的态势下,必须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适时对从陆域经济开发到海域经济开发、实现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大问题进行战略思考,并且跟从时代潮流采取实际行动,推动海洋区域开发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和东北地区之后逐步成长为中国第五大经济增长极。为此,必须对海洋经济开发进行价值定位、机遇认定、趋势判断、目标取向和对策创意,形成从陆域经济到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健康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开发 中国第五大经济增长极 区域开发体系 产业支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首届中国三峡城市合作与发展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田强 王恩才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3-144,共2页
2015年1月24—25日,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和三峡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三峡城市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湖北宜昌举行。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政府、新闻媒体的500多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围绕"中国三峡城市合作与发展"主题展开研讨,提出了... 2015年1月24—25日,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和三峡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三峡城市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湖北宜昌举行。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政府、新闻媒体的500多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围绕"中国三峡城市合作与发展"主题展开研讨,提出了很多精彩纷呈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大学 城市合作 长江经济 中国 论坛会 增长极 城市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成长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的现实论证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靖宇 殷志林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48,共4页
当前要从解决深层矛盾与现存问题入手,采取正确对策来落实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适应国内外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确立创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的战略取向;通过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推进力度,进一步拓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空间;注重从战略上全... 当前要从解决深层矛盾与现存问题入手,采取正确对策来落实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适应国内外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确立创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的战略取向;通过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推进力度,进一步拓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空间;注重从战略上全面调整经济结构,使东北地区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针,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长远大计;克服封建主义落后传统的消极影响,全面启动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化的现实进程。只有这样,东北地区才能跟上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老工业基地 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京沪港渝为增长极构造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 被引量:3
4
作者 汪海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0-90,共11页
进入21世纪,我国已形成由京、沪、港、渝四大增长极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崭新格局。京沪港渝是我国北、东、南、西四方的首位大都市,以京沪港渝为中心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城市群,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构建以... 进入21世纪,我国已形成由京、沪、港、渝四大增长极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崭新格局。京沪港渝是我国北、东、南、西四方的首位大都市,以京沪港渝为中心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城市群,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构建以京沪港渝为中心的全国经济体系、城市体系,能够把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重点从少数沿海大城市大幅度拉开到包括广大中西部城市在内的全国人口和经济重心区。在京沪港渝等主要经济增长极的引领下,有序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资源要素的空间均衡配置,实现沿海与内地的平衡发展,实现经济由内需主导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港渝 增长极 中国经济格局 经济地带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逐“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研究——对各竞争主体的SWOT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喜庆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3,共5页
"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目前提出争当"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五个地区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比较分析,使各竞争主体的实力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反映。
关键词 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竞争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山东半岛城市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成为中国第四增长极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马传栋 《山东经济》 2009年第4期131-139,共9页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泛山东半岛城市群在加强区内、省内外经济合作中相互扩大内需,取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和合力,并大大提高了泛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全省的国际竞争力,使其迅速成为带动整个黄河流域发展的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泛山东半岛城市群在加强区内、省内外经济合作中相互扩大内需,取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和合力,并大大提高了泛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全省的国际竞争力,使其迅速成为带动整个黄河流域发展的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泛山东半岛城市群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中进入全国城市群发展的第一方阵,真正发挥第四增长极的作用,正在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山东半岛城市群 应对金融危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第经济增长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新的增长极——《第四增长极:崛起的长江中游城市群》评介
7
作者 徐长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上世纪80年代,珠三角城市群率先崛起;90年代,长三角城市群乘势而上;本世纪头10年,京津冀都市圈风生水起。这三大城市群成为公认的我国三大经济增长极,下一个全国性的增长极在哪里?学术界在探讨,决策部门在关注,一些中西部地区... 上世纪80年代,珠三角城市群率先崛起;90年代,长三角城市群乘势而上;本世纪头10年,京津冀都市圈风生水起。这三大城市群成为公认的我国三大经济增长极,下一个全国性的增长极在哪里?学术界在探讨,决策部门在关注,一些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群在竞相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城市群 第四增长极 经济持续增长 长江中游 评介 中国 长三角城市群 京津冀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经济区全力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8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19,共2页
北部湾经济区将有可能成为中国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之后的第四增长极。这一定位已得到了中央高层的肯定。2006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听取广西工作汇报时指出: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同泛北部湾合作结合起来,这篇文章会... 北部湾经济区将有可能成为中国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之后的第四增长极。这一定位已得到了中央高层的肯定。2006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听取广西工作汇报时指出: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同泛北部湾合作结合起来,这篇文章会做得很大。同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广西考察时指出,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与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结合起来,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增长极 中国经济 北部湾 经济 区域经济合作 胡锦涛总书记 温家宝总理 环渤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增长极理论看我国区域经济的梯度开发——兼论西部大开发的推进策略 被引量:13
9
作者 冯邦彦 叶穗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12-17,共6页
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刚刚掀开历史的新篇章 ,具体的做法尚在讨论之中。本文依据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思路———增长极理论 ,分析指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先从小处 (各个中心城市 )着眼 ,积极培育西部经济的增长极 ,再以梯度开发形式渐进推动... 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刚刚掀开历史的新篇章 ,具体的做法尚在讨论之中。本文依据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思路———增长极理论 ,分析指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先从小处 (各个中心城市 )着眼 ,积极培育西部经济的增长极 ,再以梯度开发形式渐进推动整个西部区域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经济 增长极 区域经济 中国 西部开发 梯度开发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长极理论与我国的知识经济发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茜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现代系统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创新是增长极的主要功能。我国必然要经历由产业增长极和区域增长极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 ,必须正确选择和培育我国知识经济的产业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
关键词 增长极 知识经济 产业增长极 城市增长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强联合,推动“西三角”成为中国内陆增长极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奇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经济增长极 扩大开放 “西三角” 中国内陆 西部大开发战略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10年 经济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被引量:4
12
作者 习明明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4期131-133,共3页
正"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平稳顺利渡过了百年一遇的国际性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年均GDP增长率高达11.22%,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都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在进入"十二五"之后,我国经济又遭遇了美欧债务危机的影响,可谓&... 正"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平稳顺利渡过了百年一遇的国际性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年均GDP增长率高达11.22%,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都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在进入"十二五"之后,我国经济又遭遇了美欧债务危机的影响,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截止到2011年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群 长江中游地区 中部地区 中国经济增长 长三角 珠三角 增长极 债务危机 经济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建环中国圈增长极格局的中国企业国际化方略探索——贵州企业国际化战略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询旻 余红春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84,共9页
在经济危机中,大国有责任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实现国家可持续竞争力,打造可持续增长极化带(或区)并建造对应的实施机制。这就是提出"环中国圈"这个新范畴的宗旨并期盼相关国家与区域以及企业积极行动,把成功的深... 在经济危机中,大国有责任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实现国家可持续竞争力,打造可持续增长极化带(或区)并建造对应的实施机制。这就是提出"环中国圈"这个新范畴的宗旨并期盼相关国家与区域以及企业积极行动,把成功的深圳、珠海模式布局于环中国圈疆域"珍珠链"中,建造世界经济增长、安定、和谐、繁荣等多功能先导区。贵州应当抓住机遇,以"基地"方式切入环中国圈"珍珠链"布局,加强与环中国圈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提升贵州企业国际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 中国企业国际化 增长极 方略探索 贵州 国际化战略 对策研究 Based Chinese ENTERPRISES STRATEGY EXPLORATION 世界经济增长 珍珠链 可持续竞争力 周边国家 可持续增长 国际化水平 抓住机遇 珠海模式 实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成都建设成中国西部经济增长中心的战略设想
14
作者 陈钊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3-115,共3页
一、中国核心经济中心分布问题与建设中国西部中心的必要性自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先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崛起,接着是在原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三个经济区基础上融合的环渤海湾经济区的出现和... 一、中国核心经济中心分布问题与建设中国西部中心的必要性自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先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崛起,接着是在原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三个经济区基础上融合的环渤海湾经济区的出现和以浦东开发为契机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中心 中国西部 成都平原经济 增长极 经济核心区 自我发展能力 经济中心 中心城市 西部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长极概念、理论及战略探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缉慈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3-58,共6页
增长极概念是西方区域发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最初是法国经济学家帕鲁(Franco-ls Perrour)在1955年为了对经济如何增长设计出一种不同地凯恩斯和熊皮得的构思而提出来的。早在1950年的一篇文章中,他曾提出抽象的经济空间... 增长极概念是西方区域发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最初是法国经济学家帕鲁(Franco-ls Perrour)在1955年为了对经济如何增长设计出一种不同地凯恩斯和熊皮得的构思而提出来的。早在1950年的一篇文章中,他曾提出抽象的经济空间概念,并把经济空间分为三类,1955年,帕鲁由第二类经济空间--作为力场的空间衍生出增长概念。这个空间的重要特征是其内支配效应的发生。帕鲁认为,运用经济支配理论,以动摇均衡思维的基础,是分析理解20世纪经济的关键。他企图捕捉到一种“可见的经济增长”。“这种可见的经济增长并不象均衡增长模式那样有规律,而是以结构的变化为特点的。--在一个时期中,工业比长彼消。……各种工业在总产量中比例发生变化,……不同工业有不同的增长率。……一种工业的增长扩散到其他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战略 中国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三角区域增长极与中部崛起 被引量:6
16
作者 严清华 吴传清 《学习与实践》 2005年第10期20-23,共4页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要促进中部快速崛起,必须培育新的、不同层次的、各具特色的增长极。在中部地区空间结构优化方面,应重视营造“汉三角”经济区,积极将其培育成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区域增长极。培育“汉三角”区域增长极具有重要的...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要促进中部快速崛起,必须培育新的、不同层次的、各具特色的增长极。在中部地区空间结构优化方面,应重视营造“汉三角”经济区,积极将其培育成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区域增长极。培育“汉三角”区域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已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培育“汉三角”区域增长极应充分发挥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营利性企业组织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汉三角区域增长极 中部崛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0
17
作者 贾绘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43,163,共7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呈现出既立足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又主动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既蕴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呈现出既立足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又主动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既蕴涵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具有坚定的自信;既重视先进发展理念引领,又具有重大经济战略安排;既坚持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又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价值;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方向,又重视对其他国家的经验借鉴等鲜明特征。总结和分析这些特征,对深度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理论贡献、科学体系、历史地位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五大发展理念 “一主多元”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学习十五大报告的一点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纪培荣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大报告 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新秩序 精神支柱 文化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西方文化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中国模式”写入经济学及其教科书
19
作者 沈立人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2,共3页
当前中国大学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大多来自西方,未能充分吸收中国经济建设即"中国模式"的经验。理念以实践为渊泉。中国作为大国,经验丰富,为经济学提供了很多创新的理念和信息,从发展经济学到部门经济学以及民生经济学等,值... 当前中国大学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大多来自西方,未能充分吸收中国经济建设即"中国模式"的经验。理念以实践为渊泉。中国作为大国,经验丰富,为经济学提供了很多创新的理念和信息,从发展经济学到部门经济学以及民生经济学等,值得总结和提炼,使经济学更完备,也更有利于应用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 理论和实践 创新 五大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中国经济发展展望与政策选择
20
作者 李泊溪 《学习与实践》 1997年第11期6-9,共4页
今年我国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物价涨幅较低,经济形势良好,为1997年增添了光彩。预测和展望1998年的经济发展趋势时,需要对今年经济发展的情况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而且由于党的十五大文件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开... 今年我国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物价涨幅较低,经济形势良好,为1997年增添了光彩。预测和展望1998年的经济发展趋势时,需要对今年经济发展的情况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而且由于党的十五大文件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有很大的发挥余地。这就使得明年的改革部署和政策选择显得更加重要。1998年的经济发展的政策走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作为对政策预测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选择 中国经济 经济发展趋势 结构调整 五大 政策预测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目标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