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侯德封始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的时间 被引量:1
1
作者 易善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1-452,共2页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已于1999年整合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办公楼大厅设立了两尊半身铜像,一尊是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首任所长侯德封先生,另一尊...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已于1999年整合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办公楼大厅设立了两尊半身铜像,一尊是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首任所长侯德封先生,另一尊是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赵九章先生,以表达年轻一代对老一辈创业者的崇敬和怀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质研究所 侯德封 所长 时间 办公楼 创业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与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共建深部钻探测量联合创新实验室 被引量:1
2
作者 《声学技术》编辑部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7-307,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与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工程工司)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简称声学所),就双方其建“深部钻探测量联合创新实验室”举行了揭牌仪式。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来聚、副总经济师... 近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与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工程工司)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简称声学所),就双方其建“深部钻探测量联合创新实验室”举行了揭牌仪式。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来聚、副总经济师兼胜利测井公司经理蕈经利、高级专家朱留方、首席专家张晋言和声学所副所长马晓川、科技处处长千强、超声技术中心主任王秀明等人参加了仪式,会议仪式由声学所科技处处长王强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石油工程 联合创新 深部钻探 中石化 实验室 测量 副总经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
3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0-120,共1页
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成立于1987年,现总人数36人,包括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 在朱维庆研究员领导下取得了多项成果:1.高分辨率海底成像技术,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测量海底微地形地貌,已... 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成立于1987年,现总人数36人,包括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 在朱维庆研究员领导下取得了多项成果:1.高分辨率海底成像技术,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测量海底微地形地貌,已形成深水和浅水系列。2.声学测速技术,大深度声相关计程仪和声相关海流剖面仪适用于深水远程导航系统和深水流场测量,我国是掌握了此项技术的世界上少数国家之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声多普勒海流剖面仪和声多普勒计程仪,已成功地应用到各个方面。3.水声通信技术,独立提出了性能优良的水声相干通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声学技术 实验室 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 海洋 声相关计程仪 多普勒计程仪 水流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
4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6-116,共1页
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成立于1987年,现总人数36人,包括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 在朱维庆研究员领导下取得了多项成果:1.高分辨率海底成像技术,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测量海底微地形地貌,已... 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成立于1987年,现总人数36人,包括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 在朱维庆研究员领导下取得了多项成果:1.高分辨率海底成像技术,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测量海底微地形地貌,已形成深水和浅水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声学技术 实验室 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 海洋 声相关计程仪 水流场测量 国际领先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庆祝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5
作者 宋玉环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1-28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工程地质力学 学术研讨会 研究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走过五十年
6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工程地质力学 学术研讨会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烈祝贺本刊编委孙和平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7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I0025-I0025,共1页
孙和平编委,1955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198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1995年研究生毕业于比利时法语天主教鲁汶大学理学院,获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07年当选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会... 孙和平编委,1955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198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1995年研究生毕业于比利时法语天主教鲁汶大学理学院,获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07年当选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会士,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为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鲁汶大学 博士学位 空间科学 江苏省江阴市 地球物理 精密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 被引量:1
8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4-564,F0003,共2页
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于2018年12月正式成立。现任实验室主任为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龚建村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万... 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于2018年12月正式成立。现任实验室主任为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龚建村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万卫星院士。一、总体定位面向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成为中国空间环境态势感知的新技术研发高地、军民融合应用示范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重点实验室 空间环境 感知技术 实验室主任 人才培养基地 微小卫星 学术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集暘
9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质学家 地质研究所 博士学位 地质勘探 地质系 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烈祝贺陈晓非、高锐、李家彪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10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陈晓非院士:男,辽宁省本溪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5年获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 陈晓非院士:男,辽宁省本溪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5年获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美国南加州大学 中国地震学会 副理事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立“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
11
作者 杨经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5-555,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地质科学院 青藏高原 大陆动力学 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科学院 北京大学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部分
12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386,共13页
关键词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南方科技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岩石圈 上地幔顶部 地球物理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全波形反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系列图
13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中国海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系列图项目负责人:刘光鼎张洪涛张训华主持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化学系 中国 邻域 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成功举办“非连续变形分析中的三维接触理论”培训交流会
14
作者 董志宏 马晓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2013年11月19—20日.”非连续变形分析中的三维接触理论”培训交流会在湖北咸宁举行.会议由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举办。参加会议的有长江科学院非连续变形分析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石根华教授、长江科学院副院长林绍... 2013年11月19—20日.”非连续变形分析中的三维接触理论”培训交流会在湖北咸宁举行.会议由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举办。参加会议的有长江科学院非连续变形分析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石根华教授、长江科学院副院长林绍忠、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程展林主任、邬爱清副主任以及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和材料与结构研究所从事数值模拟研究的科研人员与年轻博士20余人。交流会还邀请了国内该领域知名学者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郑宏教授、河海大学王媛教授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贲宇星研究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续变形分析 长江科学院 接触理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交流会 培训 三维 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青年学者受邀参加第八届地学青年论坛并作报告
15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42,共1页
2023年5月5-8日,由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主办,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的第八届青年地学论坛会议在武汉市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3年5月5-8日,由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主办,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的第八届青年地学论坛会议在武汉市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孙和平出席会议,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青年学者受邀参会并作分论坛主题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青年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江科学院 李德仁 科技会展中心 青年学者 精密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召开
16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72,90,共2页
以推进大幅度学科交叉为主要宗旨的"第二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2—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成功召开。来自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 以推进大幅度学科交叉为主要宗旨的"第二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2—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成功召开。来自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厦门大学等海内外125个研究单位800余位华人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海外(含港台)单位1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 学术研讨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深海 中国地质大学 地质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位中国科学家当选IUGG首批会士
17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96,共1页
为表彰在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国际合作中作出特殊贡献,并在地球和空间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绩的科学家,IUGG于2013年决定设立会士(fellow)。经过下属8个协会、各个国家委员会的广泛推荐,IUGG会士遴选委员会严格评议,最终评选出首批79... 为表彰在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国际合作中作出特殊贡献,并在地球和空间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绩的科学家,IUGG于2013年决定设立会士(fellow)。经过下属8个协会、各个国家委员会的广泛推荐,IUGG会士遴选委员会严格评议,最终评选出首批79位IUGG会士。中国有6位科学家获此殊荣,他们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院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陈俊勇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运泰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吴忠良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陈晓非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李建平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UGG 大地测量 国家委员会 空间科学 fellow 中国科学院 国际合作 吴国雄 陈俊勇 地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徕卡测量系统提供最新GPS设备助力中国南极科考研究
18
作者 赫建忠 闫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9,共1页
2005年11月,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将从上海出发乘雪龙船赴中山站进行科学考察。本次考察的一个主要内容是进行格罗夫山综合考察,主要开展陨石回收与研究、地质考察、冰盖测绘遥感及星地同步遥感实验等研究。这是继我国考察队员于2002... 2005年11月,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将从上海出发乘雪龙船赴中山站进行科学考察。本次考察的一个主要内容是进行格罗夫山综合考察,主要开展陨石回收与研究、地质考察、冰盖测绘遥感及星地同步遥感实验等研究。这是继我国考察队员于2002~2003年在该地区找到4000余块陨石而一举使我国陨石数量位居世界第3位后,国家组织的又一次重要考察活动,其目标是在陨石数量、质量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将承担格罗夫山考察的冰盖测绘遥感及星地同步遥感实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南极考察队 GPS设备 测量系统 陨石回收 测绘遥感 考研 徕卡 格罗夫山 科学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1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8期70-70,共1页
为构建高层次的中文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华语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不同学科和学者之间的深度交流,2012年7月2—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了第二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来自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 为构建高层次的中文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华语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不同学科和学者之间的深度交流,2012年7月2—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了第二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来自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厦门大学等海内外125个研究单位800余位华人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5位,海外(含港台)单位12个。本届会议设置6大主题:生物演变与环境;海洋与气候;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深部过程与行星循环;比较行星科学:结构、成分、过程;大陆与海洋岩石圈的演化与动力过程深海资源与技术地球系统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科学 学术研讨会 深海资源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技服务工作简介
20
《震灾防御技术》 2006年第2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 科技服务工作 简介 空间大地测量 科技体制改革 地球物理 中国科学院 新构造运动 社会公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