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
1
《新能源进展》 2013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心成立于2004年3月,是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为依托单位,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为共建单位的中国科学院直属非法人研究单元。中心总体目标为:研究建立我国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理论,提出寻找天然气水合物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天然气水合物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 成藏理论 单位 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联邦地学研究中心与全德天然气水合物研究
2
作者 许红 《海洋地质动态》 2006年第10期20-21,共2页
简要介绍了德国联邦地学研究中心及全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与成果,特别是对“太阳号”在“水合物海脊”和SO177-1航次在中国南海等的科学调查及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德国联邦地学研究中心 天然气水合物 S0177—1航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获进展
3
作者 谭蓉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 开采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实验模拟系统 分解过程 模拟评价 多孔介质 地层特征 一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新仪器顺利完成海上试验
4
作者 蒋静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77,共1页
为开展南海水合物研究,中国科学院广州水合物研究中心委托南海所引进了美国Edge—Tech公司生产的3200XS深水浅层剖面仪。南海所于近日利用“实验2”号考察船组织对该仪器进行了1000m深水区海上试验。试验取得了高质量数据,深水区海底... 为开展南海水合物研究,中国科学院广州水合物研究中心委托南海所引进了美国Edge—Tech公司生产的3200XS深水浅层剖面仪。南海所于近日利用“实验2”号考察船组织对该仪器进行了1000m深水区海上试验。试验取得了高质量数据,深水区海底地质特征清晰,仪器工作正常,该所科调人员已熟练掌握仪器操作技能,验收工作已顺利完成。该仪器的顺利验收,为中科院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提供了先进的试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海上试验 新仪器 探测 Tech公司 浅层剖面仪 中国科学院 EDGE 研究中心 质量数据 地质特征 操作技能 验收工作 试验手段 深水区 南海 考察船 中科院 海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码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
5
作者 李易珊 《海洋与渔业》 2019年第5期42-44,共3页
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由勘查迈向开发的历史性突破。这是我国自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以来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 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由勘查迈向开发的历史性突破。这是我国自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以来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工程技术中心勘查室主任陆敬安坦言,此次试采的成功得来不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试采 南海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中国地质调查局 解码 工程技术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固态储存技术
6
作者 相秀芳(摘编)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6-96,共1页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制成功天然气固态储存新技术,开发了对环境无破坏、安全高效的天然气储存技术及相应设备,解决了气液接触方式、化合物老化和密实及水合物快速分解释放出天然气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从而实现了天然气的高密度...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制成功天然气固态储存新技术,开发了对环境无破坏、安全高效的天然气储存技术及相应设备,解决了气液接触方式、化合物老化和密实及水合物快速分解释放出天然气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从而实现了天然气的高密度储存。这一新技术的成功开发,使得气体水合物储运天然气技术走向了实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存技术 天然气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固态 气体水合物 成功开发 研制成功 安全高效 接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可燃冰开采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7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63-1263,共1页
关键词 可燃冰开采 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天然气水合物中心 多孔介质 天然气水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