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
1
《昆虫天敌》 CSCD 2004年第4期188-188,共1页
8月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穗分别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希望通过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不断创新和完善合作模式与工作机制,使双方能够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在... 8月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穗分别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希望通过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不断创新和完善合作模式与工作机制,使双方能够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在合作中实现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合作协议 生命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在脊椎动物宿主防御肽的起源及进化研究领域获重要成果
2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75,共1页
据东方网2008年10月23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朱顺义研究员领导的一个小组,以脊椎动物特有的宿主防御肽cathelicidin为模型,系统研究了该防御肽基因家族的早期历史及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分化的进化桃制。结果显示,cathelicidin与... 据东方网2008年10月23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朱顺义研究员领导的一个小组,以脊椎动物特有的宿主防御肽cathelicidin为模型,系统研究了该防御肽基因家族的早期历史及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分化的进化桃制。结果显示,cathelicidin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在分子水平上存在显著的相似性,有着共同的遗传起源。据此发现,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渐进性进化模型,解释了cathelicidin起源于祖先cathelicidin基因的分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进化模型 宿主防御 遗传起源 脊椎动物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学研究领域前沿的“年轻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
3
作者 诺亚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9期F0002-F0002,共1页
周琪院士,1970年4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96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副研究员任职资格;1999-2002年期间,法国国家农业研... 周琪院士,1970年4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96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副研究员任职资格;1999-2002年期间,法国国家农业研究中心分子发育生物学部博士后,任项目负责人;2016年6月当选为第五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周琪 分子发育生物学 年轻人 分子学 东北农业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生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孟安明
4
作者 诺亚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孟安明院士,发育生物学家,1963年7月生于四川大竹,1983年7月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90年11月获英国诺丁汉大学遗传系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孟安明院士,发育生物学家,1963年7月生于四川大竹,1983年7月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90年11月获英国诺丁汉大学遗传系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物学家 发育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英国诺丁汉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全国政协委员 博士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低脂抗寒猪
5
《猪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20-20,共1页
10月23日讯,在973项目与院青年英才项目的资助下,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猪基因工程与种质创新团队研究员王彦芳,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赵建国、金万洙合作,
关键词 畜牧兽医研究所 基因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 编辑技术 北京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抗寒 低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家首次用iPS细胞克隆出活体小鼠
6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7-57,共1页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中国科学家周琪和高绍荣等人利用iPS细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克隆出活体实验鼠,首次证明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绍荣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中国科学家周琪和高绍荣等人利用iPS细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克隆出活体实验鼠,首次证明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绍荣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分别利用基本相同的基因技术培育出活体实验鼠。其中,周琪小组培育出的实验鼠已成功生育出健康的后代。报道称赞中国科学家“为克隆成年哺乳动物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并指出,这一方法比传统克隆技术更为高效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家 细胞克隆 IPS 活体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胚胎干细胞 小鼠 《自然》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家培育出基因编辑瘦肉猪
7
作者 新华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17年第12期41-41,共1页
中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方法培育出一批健康的瘦肉猪,比正常猪脂肪少24%。这项工作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建国领衔完成,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一个重要进展;但也有人怀... 中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方法培育出一批健康的瘦肉猪,比正常猪脂肪少24%。这项工作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建国领衔完成,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一个重要进展;但也有人怀疑民众对基因编辑瘦肉猪的接受程度。赵建国研究团队通过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CRISPR,向猪细胞内插入一种叫解偶联蛋白1(UCP1)的基因,减少脂肪沉积,增加瘦肉率,最终培育出的猪比正常猪脂肪少24%。他解释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基因 中国科学家 编辑方法 瘦肉猪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培育 解偶联蛋白 论文发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农业大学威海市林业局举办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交流活动
8
作者 姜明 《国土绿化》 2018年第9期55-55,共1页
8月10日-11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专家在山东省威海市参加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交流活动.本次交流活动主要是解决松材线虫病防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采取现场... 8月10日-11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专家在山东省威海市参加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交流活动.本次交流活动主要是解决松材线虫病防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采取现场考察与会议交流方式进行.活动期间,威海市林业局分别与中国林科院新技术所、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签订了“林业科学技术支撑合作协议书”,围绕优势资源共享、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开发研究等方面进行业务合作.充分利用院校科技优势、教学需求,重点推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研究工作,提升威海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科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 技术交流活动 松材线虫病 威海市 林业局 防控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汪松指出 云南是当今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被引量:1
9
作者 云林 《云南林业》 2005年第5期6-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 生物科学 云南省 委员会 主席 国际 丰富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禽流感病毒研究获重要成果 已载入权威杂志
10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6年第1期73-73,共1页
《北京晚报》报道,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了以中国农业大学刘金华教授为第一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雷富民研究员、基因组研究所汪建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祝庆余教授等在禽流感病毒... 《北京晚报》报道,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了以中国农业大学刘金华教授为第一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雷富民研究员、基因组研究所汪建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祝庆余教授等在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联合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也是中国科学家联手攻关在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大学 科学》杂志 病毒研究 禽流感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权威 微生物研究所 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学家“禽流感病毒”研究最重要成果
11
《中国动物保健》 2005年第9期26-26,共1页
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了以中国农业大学刘金华教授为第一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雷富民研究员、基因组研究所汪建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祝庆余教授等在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联合取得的... 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了以中国农业大学刘金华教授为第一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雷富民研究员、基因组研究所汪建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祝庆余教授等在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联合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也是我国科学家联手攻关在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 科学》杂志 微生物研究所 研究成果 病毒研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平湖软体动物初步调查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俊岭 王恩国 《淡水渔业》 1981年第6期1-3,13,共4页
东平湖是黄河下游的中型浅水湖泊,水面为21万亩。水源主要来自大清河。水位周年变幅在2米左右,水深为1-2米,最深处约8米。湖底质以黑腐泥和软泥为主,湖面水生植物茂盛。195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作黄河渔业生物学基础调查时,... 东平湖是黄河下游的中型浅水湖泊,水面为21万亩。水源主要来自大清河。水位周年变幅在2米左右,水深为1-2米,最深处约8米。湖底质以黑腐泥和软泥为主,湖面水生植物茂盛。195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作黄河渔业生物学基础调查时,曾对该湖的软体动物进行过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年 渔业生物学 底质 软体动物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基础调查 水生植物 水面 采集 水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背突小蜂属(膜翅目:小蜂科)记述及一新种描述
13
作者 刘长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3,共4页
研究了中国背突小蜂属,记述了采自云南的新种尖尾背突小蜂OxycoryphecaudiculaLiu,sp.nov.,这是中国大陆发现的背突小蜂属的第1个种.先前报道的另两种,即弯齿背突小蜂Oxycoryphemaculipennis(Masi)和无齿背突小蜂O.e-dentataNarendran,... 研究了中国背突小蜂属,记述了采自云南的新种尖尾背突小蜂OxycoryphecaudiculaLiu,sp.nov.,这是中国大陆发现的背突小蜂属的第1个种.先前报道的另两种,即弯齿背突小蜂Oxycoryphemaculipennis(Masi)和无齿背突小蜂O.e-dentataNarendran,均采自台湾.本文编制了这些种类的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蜂 记述 动物标本 模式标本 膜翅目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新种 保存 种类 检索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鳞鱼的引进与驯养研究
14
作者 刘宁 王帅 陈春山 《中国水产》 2013年第5期73-74,共2页
细鳞鱼属鲑形目、细鳞鱼属,是我国珍稀濒危的野生冷水性鱼类,生活在清澈的流水环境中。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淡水鱼类之珍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动物地理学研究价值,属北京地区土著物种。近年来由于人为的过度捕捞及自然环境... 细鳞鱼属鲑形目、细鳞鱼属,是我国珍稀濒危的野生冷水性鱼类,生活在清澈的流水环境中。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淡水鱼类之珍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动物地理学研究价值,属北京地区土著物种。近年来由于人为的过度捕捞及自然环境的破坏,种群数量的减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依据GB/T18654,检测了东北细鳞鱼与北京细鳞鱼形态特征、生长特征、遗传特性的各项指标,检测及鉴定结果一致,确定两种为同一品种。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从吉林省引进细鳞鱼育苗3万余尾,驯养达到放流规格后放入了玉渡山水系,进行野外驯化,开启了北京市的细鳞鱼物种恢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鱼 驯养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野生动植物 经济价值 北京地区 冷水性鱼类 动物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国重要生物物种资源监测和保育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中期检查会在北京召开
15
作者 吴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科学技术部 “十一五” 科技支撑 资源监测 生物物种 中期检查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次研究完成大熊猫基因组精细图
16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11,共1页
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领衔,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共同参与的大熊猫基因组测序研究项目近日正式完成,并绘制出大熊猫基因组精细图。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 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领衔,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共同参与的大熊猫基因组测序研究项目近日正式完成,并绘制出大熊猫基因组精细图。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对大熊猫基因组进行测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测序 大熊猫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精细图 研究基地 研究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红火蚁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17
作者 陆永跃 陈宇鹏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7-927,共1页
2014年10月10-12日由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省昆虫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红火蚁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10余家大学、科研院所50余名科技人员和来自农业部、1... 2014年10月10-12日由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省昆虫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红火蚁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10余家大学、科研院所50余名科技人员和来自农业部、16个省区120余个植物检疫管理部门的170余名专业工作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交流。红火蚁是全球100种最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红火蚁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昆虫学会 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物学学科”特邀编委——周江教授简介
18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周江,1971年2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和2001年在贵州师范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8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保护遗传... 周江,1971年2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和2001年在贵州师范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8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保护遗传学重点实验室做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赴美国斯密桑尼亚研究院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哺乳动物分部做高级访问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自然科学 大学学报 贵州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学 自然历史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9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1年,1995年10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20年不懈的努力与发展,实验室现已成为我国农业虫害鼠害成灾机理及其综合治理研究的中心,高层次人才的培...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1年,1995年10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20年不懈的努力与发展,实验室现已成为我国农业虫害鼠害成灾机理及其综合治理研究的中心,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重要的战略咨询机构。在国内乃至国际虫害鼠害成灾机理综合治理研究方面都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综合治理 农业虫害 鼠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成灾机理 高层次人才 咨询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科学家揭示胚胎早期发育阶段血液循环调控造血干细胞发育分化的分子机制
20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2期77-78,共2页
据生物通网2011年8月22日报道,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血液和心血管发育研究组刘锋等研究人员解析了血液循环在胚胎早期发育阶段调控造血干细胞发育分化的分子机制,这项研究成果于2011年8月1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血液》上。... 据生物通网2011年8月22日报道,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血液和心血管发育研究组刘锋等研究人员解析了血液循环在胚胎早期发育阶段调控造血干细胞发育分化的分子机制,这项研究成果于2011年8月1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血液》上。血液循环为生物有机体提供氧气、营养物质,维持生理稳态,是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发育阶段 血液循环 造血干细胞 分子机制 发育分化 调控 胚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