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肖序常先生在北京逝世
1
作者 翟庆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0-720,共1页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肖序常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2月6日10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肖序常,贵州安顺人,1929年2月11日出生于贵阳,1981年加入中国...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肖序常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2月6日10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肖序常,贵州安顺人,1929年2月11日出生于贵阳,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2年8月参加工作。1952年至1954年在地质部甘肃641队(白银厂)工作,1954年调入地质部,先后在地矿司、技术司和远景计划司工作,1957年调入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先后担任副所长、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 中国共产党党员 原所长 肖序常 副所长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成立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 被引量:5
2
作者 吴福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4-316,共33页
1913年成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成立时称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代表了中国现代科学的起始,在中国现代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它成立后的几十年间,中央地质调查所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 1913年成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成立时称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代表了中国现代科学的起始,在中国现代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它成立后的几十年间,中央地质调查所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大地构造学、地震学、土壤学、古生物与古人类学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是民国时期我国最享有国际声誉的研究单位。1951年,中央地质调查所被正式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根据当时新中国地质工作"一元化"的要求,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的部分地质研究人员也一同并入该研究所,使其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地质研究机构。1952年6月开始,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开始分流。首先是研究所的古生物研究人员分流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它是在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基础上成立的。1952年9月,研究所土壤研究室扩充建设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1952年底左右,因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求,大批科技人员分流到刚成立的地质部及所属的地质勘探队。从这一脉络可以看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是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和延续,而学术界大多认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已于解放初期解体或撤销的观点与史实并不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央地质调查所 传承与延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地质调查所奉命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史实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4-314,共21页
中央地质调查所作为中华民国时期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声誉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在南京解放后它的演变过程目前尚缺少详实而准确的文献资料。本文基于历史档案,结合有关文献,较为详细地梳理了1949~1951年中央地质调查所先后被南京... 中央地质调查所作为中华民国时期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声誉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在南京解放后它的演变过程目前尚缺少详实而准确的文献资料。本文基于历史档案,结合有关文献,较为详细地梳理了1949~1951年中央地质调查所先后被南京市军管会文化教育委员会(1949年5月~1950年6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1950年7月~1950年12月)、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1951年1月3日~1951年5月6日)接管的过程。本文还整理了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后,中央地质调查所全所工作人员一致希望隶属中国科学院的经过,以及最终于1951年5月7日奉命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地质调查所 接管 奉命改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史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侯德封始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的时间 被引量:1
4
作者 易善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1-452,共2页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已于1999年整合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办公楼大厅设立了两尊半身铜像,一尊是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首任所长侯德封先生,另一尊...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已于1999年整合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办公楼大厅设立了两尊半身铜像,一尊是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首任所长侯德封先生,另一尊是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赵九章先生,以表达年轻一代对老一辈创业者的崇敬和怀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质研究所 侯德封 所长 时间 办公楼 创业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李廷栋与刘嘉麒院士访问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5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李廷栋 刘嘉麒院士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量重点实验室
6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i001-i001,共1页
关键词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海洋地质 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沈其韩先生逝世
7
作者 宋会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5-315,338,共2页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32-33届理事、第37届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沈其韩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27日不幸逝世,享年100岁。中共中央委员...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32-33届理事、第37届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沈其韩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27日不幸逝世,享年100岁。中共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侯建国同志受中共中央办公厅委托,向家属致电口头转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沈其韩院士逝世的悼念和对家属的慰问!同时,代表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院党组,对沈其韩院士的去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李克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岐山,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书记吴官正,第二十届中央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对沈其韩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和慰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科学院学部 地质研究所 中共中央委员 著名地质学家 中共中央办公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沈其韩研究员逝世
8
作者 宋会侠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72,共2页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沈其韩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27日不幸逝世,享年100岁。12月1日上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领导、各部门领导、同事及生前好友等几十人在中国地质科学院...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沈其韩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27日不幸逝世,享年100岁。12月1日上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领导、各部门领导、同事及生前好友等几十人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北门为沈其韩先生的灵车送行,先生的亲朋、同事及学生晚辈等数十人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送别了沈其韩先生。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侯建国同志受中共中央办公厅委托,向家属致电口头转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沈其韩院士逝世的悼念和对家属的慰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 著名地质学家 中共中央办公厅 殡仪馆 中央委员 灵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9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固体润滑 国家重点实验室 摩擦学 磨损 表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技术通过鉴定
1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29-729,共1页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离子液体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项目通过了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实现了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可控合成,原料转化率达到92%以上,主体成分总...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离子液体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项目通过了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实现了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可控合成,原料转化率达到92%以上,主体成分总选择性达到70%以上。项目组开发了DMM2—8产品分离与稳定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科技成果鉴定 催化合成 科学技术 二甲醚 自主知识产权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完成环氧乙烷合成工艺开发
11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0-590,共1页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完成了由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乙烯酯、经甲醇酯交换合成乙二醇联产碳酸二甲酯的全流程工艺开发。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中试开发阶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工艺开发 环氧乙烷 合成 碳酸乙烯酯 碳酸二甲酯 二氧化碳 全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兰州理工大学开发出超疏水高分子吸附材料
12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01-1301,共1页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兰州理工大学开发出具有超疏水特性的共轭微孔高分子吸附材料,能用于水体中非极性有机溶剂和油的选择性吸附与分离。该成果在大规模的水处理、原油泄露以及有机污染物分离等方面将展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兰州理工大学开发出具有超疏水特性的共轭微孔高分子吸附材料,能用于水体中非极性有机溶剂和油的选择性吸附与分离。该成果在大规模的水处理、原油泄露以及有机污染物分离等方面将展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开发的高分子吸附材料具有优异的表面超疏水性,同时因其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对极性溶剂也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兰州理工大学 吸附材料 研究开发 超疏水性 高分子 选择性吸附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庆祝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13
作者 宋玉环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1-28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工程地质力学 学术研讨会 研究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走过五十年
14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工程地质力学 学术研讨会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言:庆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70周年
15
作者 王凡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3-663,共1页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8月1日,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是我国海洋科学的发源地。2020年,海洋研究所迎来70周年华诞。70年来,研究所从最初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8月1日,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是我国海洋科学的发源地。2020年,海洋研究所迎来70周年华诞。70年来,研究所从最初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不断发展壮大,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一代代优秀的人才队伍,成长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之一。70年来,海洋研究所不断引领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在实验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海洋环流与波动、海洋地质与环境、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以及深海研究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贡献,取得1900余项科研成果,共发表论文14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6400余篇),出版专著近300部;授权专利1100余件;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78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研究 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研成果 海洋地质 生物污损 环境腐蚀 海洋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科学院高锐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68,共1页
据中国科学院12月7日消息,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结果揭晓。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高锐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许志琴院士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7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地质科学院 发展中国 地质研究所 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科学事业 副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18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坐落于青岛汇泉湾畔,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室,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海洋地质科学研究集体。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重点实验室 海洋地质 环境 地球物理 科学研究 汇泉湾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在兰州召开地学情报网成立会议
19
作者 柯途 《图书与情报》 1985年第4期58-58,共1页
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成立会议于1985年10月13日至16日在兰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院地学部的各地学研究所和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所从事图书情报的代表共47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院图书馆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成立会议于1985年10月13日至16日在兰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院地学部的各地学研究所和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所从事图书情报的代表共47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院图书馆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这次会议的任务是讨论通过网章;选举产生领导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 情报网 图书情报 图书馆 参加会议 兰州 相关学科 研究所 领导机构 工作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0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坐落于青岛汇泉湾畔,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室,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海洋地质科学研究集体。50多年来为我国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不仅是国...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坐落于青岛汇泉湾畔,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室,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海洋地质科学研究集体。50多年来为我国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不仅是国家海洋地质基础理论和海底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相关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而且是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开放平台。2006年被国家海洋局和科技部授予“全国海洋科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地质 重点实验室 环境 资源开发利用 先进集体 国家海洋局 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