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技术通过鉴定
1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29-729,共1页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离子液体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项目通过了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实现了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可控合成,原料转化率达到92%以上,主体成分总...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离子液体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项目通过了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实现了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可控合成,原料转化率达到92%以上,主体成分总选择性达到70%以上。项目组开发了DMM2—8产品分离与稳定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科技成果鉴定 催化合成 科学技术 二甲醚 自主知识产权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完成环氧乙烷合成工艺开发
2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0-590,共1页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完成了由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乙烯酯、经甲醇酯交换合成乙二醇联产碳酸二甲酯的全流程工艺开发。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中试开发阶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工艺开发 环氧乙烷 合成 碳酸乙烯酯 碳酸二甲酯 二氧化碳 全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固体润滑 国家重点实验室 摩擦学 磨损 表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甘油电氧化制甲酸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4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铜掺杂镍钴合金催化剂(Cu-NiCo/NF),并构建硝酸还原合成氨耦合甘油氧化制甲酸系统,实现高活性、高选择性甘油电氧化制甲酸。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杂志。
关键词 电氧化 团队开发 应用化学 催化剂研究 铜掺杂 镍钴合金 甲酸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甲醇甲苯耦合反应制烯烃、芳烃研究获进展
5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91,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甲醇甲苯分子筛催化耦合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和产物分布调控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目前,甲醇高选择性地制烯烃、芳烃、汽油等工艺已经成功工业化。
关键词 耦合反应 调控方面 研究团队 美国化学会志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高选择性 甲苯 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噁英检测实验室
6
作者 倪余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4,共1页
二噁英(PCDD/F)和多氯联苯(PCB)是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是《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规定的重点监测污染物。二噁英和多氯联苯属于“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化合物,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一级致癌物。二噁英来源多种多样、分... 二噁英(PCDD/F)和多氯联苯(PCB)是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是《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规定的重点监测污染物。二噁英和多氯联苯属于“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化合物,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一级致癌物。二噁英来源多种多样、分布极广,国际公认的已查明的主要污染来源有:垃圾焚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二噁英检测实验室 多氯联苯 二噁英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国家认可 国家计量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兰州理工大学开发出超疏水高分子吸附材料
7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01-1301,共1页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兰州理工大学开发出具有超疏水特性的共轭微孔高分子吸附材料,能用于水体中非极性有机溶剂和油的选择性吸附与分离。该成果在大规模的水处理、原油泄露以及有机污染物分离等方面将展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兰州理工大学开发出具有超疏水特性的共轭微孔高分子吸附材料,能用于水体中非极性有机溶剂和油的选择性吸附与分离。该成果在大规模的水处理、原油泄露以及有机污染物分离等方面将展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开发的高分子吸附材料具有优异的表面超疏水性,同时因其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对极性溶剂也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兰州理工大学 吸附材料 研究开发 超疏水性 高分子 选择性吸附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CO_(2)低温催化加氢制甲醇研究获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8-48,共1页
由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在CO_(2)催化加氢制甲醇研究中取得进展,利用富含硫空位的少层二硫化钼(MoS_(2))催化剂实现低温、高效、长寿命催化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均优于Cu ZnO ... 由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在CO_(2)催化加氢制甲醇研究中取得进展,利用富含硫空位的少层二硫化钼(MoS_(2))催化剂实现低温、高效、长寿命催化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均优于Cu ZnO Al_(2)O_(3)催化剂,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催化》杂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加氢 制甲醇 厦门大学 研究团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二硫化钼 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氧化碳加氢制芳烃研究取得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86,共1页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领导的团队长期致力于CO2转化工作。利用氢将CO2转化为燃料及化学品是实现CO2减排和碳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策略。该研究团队基于CO2在ZnZrO固溶体上加氢制备甲醇以及CO2在ZnZrO/SAPO串联体系上加氢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领导的团队长期致力于CO2转化工作。利用氢将CO2转化为燃料及化学品是实现CO2减排和碳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策略。该研究团队基于CO2在ZnZrO固溶体上加氢制备甲醇以及CO2在ZnZrO/SAPO串联体系上加氢制备低碳烯烃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构建了ZnZrO/ZSM-5串联催化剂体系。该催化剂可高选择性地将CO2加氢转化为芳烃,在CO2单程转化率为14%时,芳烃的选择性为73%~78%。研究中发现CO2加氢转化为芳烃的关键是串联催化剂的有效协同作用。红外光谱、化学捕获等实验结果表明,CO2和H2在ZnZrO固溶体氧化物上被活化生成CHxO中间物种,CHxO从ZnZrO表面迁移到分子筛孔道中,进而生成芳烃。串联催化剂之间的协同机制以及关键中间物种CHxO的表面迁移,实现了CO2加氢直接转化为芳烃反应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二氧化碳加氢 芳烃 CO2减排 催化剂体系 资源可持续利用 串联体系 转化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CO_(2)加氢制烯烃Co-Fe双金属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25,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通过制备一系列Na修饰的具有不同组成和亲密性的Co-Fe双金属催化剂,比较了不同催化剂上CO_(2)加氢制烯烃的性能,并考察了Co-Fe双金属催化剂中Co和Fe的组成和亲密性对活性相形成的影响和结...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通过制备一系列Na修饰的具有不同组成和亲密性的Co-Fe双金属催化剂,比较了不同催化剂上CO_(2)加氢制烯烃的性能,并考察了Co-Fe双金属催化剂中Co和Fe的组成和亲密性对活性相形成的影响和结构演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应用催化B∶环境》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催化剂 活性相 结构演化 亲密性 研究团队 加氢 形成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甲烷经氯甲烷制醋酸研究获进展
11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37,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甲烷转化制醋酸研究中取得进展,首次实现分子筛催化氯甲烷一步高选择性制备醋酸。在2.0 MPa、250℃的反应条件下,以改性丝光沸石为催化剂,醋酸和醋酸甲酯的选择性可达99.3%。相关研究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甲烷转化制醋酸研究中取得进展,首次实现分子筛催化氯甲烷一步高选择性制备醋酸。在2.0 MPa、250℃的反应条件下,以改性丝光沸石为催化剂,醋酸和醋酸甲酯的选择性可达99.3%。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甲烷 应用化学 甲烷转化 研究团队 醋酸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揭示甲醇制烯烃反应中C—C键生成机理
12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9-169,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甲醇制烯烃(MTO)初始C-C键生成机理研究中取得进展,揭示了MTO反应中C-C键的生成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化学》杂志。MTO是C1化学的重要反应,从C1物种甲醇或者二甲醚生成第一个C-C键...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甲醇制烯烃(MTO)初始C-C键生成机理研究中取得进展,揭示了MTO反应中C-C键的生成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化学》杂志。MTO是C1化学的重要反应,从C1物种甲醇或者二甲醚生成第一个C-C键的反应机理一直是C1化学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由于转化发生在反应的最初始阶段难以捕获中间物种,一直以来缺乏直接证据解释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化学 生成机理 研究团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反应机理 挑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轻质烷烃/CO耦合制芳烃研究获进展
13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6-76,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引入CO可以提升轻质烷烃芳构化反应制芳烃的选择性,并基于表征手段揭示反应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即甲基取代的环戊烯酮,提出耦合反应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化学·催化》杂志。
关键词 耦合反应 环戊烯酮 团队发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芳烃 CO 表征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利用碳化钨催化纤维素获得乙二醇
14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6-266,共1页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将碳化钨催化剂用于纤维素的催化转化,乙二醇收率高达61%。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催化转化 乙二醇 纤维素 碳化钨 钨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乙烷选择性催化氧化制乙烯研究获进展
15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3-83,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乙烷选择性催化氧化制乙烯研究取得新进展,通过设计双活性位点孤立脱氢和氧化过程,可有效避免目标产物乙烯的过度氧化。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关键词 过度氧化 选择性催化氧化 氧化过程 有效避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乙烯 乙烷 活性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实现SAPO-34内反应与扩散过程成像
16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1-81,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将多尺度反应-扩散模型与超分辨结构照明成像技术结合,实现甲醇制烯烃(MTO)工业级别SAPO-34分子筛晶体内反应与扩散过程成像,可直观获取反应过程中客体分子、积炭物种以及酸性位点的时空分...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将多尺度反应-扩散模型与超分辨结构照明成像技术结合,实现甲醇制烯烃(MTO)工业级别SAPO-34分子筛晶体内反应与扩散过程成像,可直观获取反应过程中客体分子、积炭物种以及酸性位点的时空分布与演化。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体分子 结构照明 超分辨 成像技术 酸性位点 积炭物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甲醇光催化提高催化剂效能
17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29,共1页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将实时双光子光电子能谱研究表面光化学和光催化的方法,应用到TiO2表面光催化反应机理的探索中。该研究将使催化剂的催化速率更快、选择能力更强且稳定性更好。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催化剂 光催化 表面光化学 甲醇 催化反应机理 光电子能谱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成气甲烷化制天然气通过鉴定
1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95-795,共1页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项目合成气甲烷化制天然气通过了专家验收。项目组针对中低甲烷浓度煤层气的治理与利用,研发了系列甲烷催化燃烧整体结构催化剂并进行了工程放大,在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工艺系统集成和...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项目合成气甲烷化制天然气通过了专家验收。项目组针对中低甲烷浓度煤层气的治理与利用,研发了系列甲烷催化燃烧整体结构催化剂并进行了工程放大,在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工艺系统集成和煤层气脱氧技术系统集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申请发明专利6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甲烷化 天然气 合成气 “863”项目 鉴定 甲烷催化燃烧 甲烷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出-乙醇胺临氨氨化法制乙二胺
19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161,共1页
采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的一乙醇胺临氢氨化(MEA)法制乙二胺专利技术,在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成的MEA法乙二胺工业化装置上完成试运行,实现整套装置平稳运行,生产出合格产品。该套装置年产能达1... 采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的一乙醇胺临氢氨化(MEA)法制乙二胺专利技术,在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成的MEA法乙二胺工业化装置上完成试运行,实现整套装置平稳运行,生产出合格产品。该套装置年产能达10kt,今后3~5年还将新增50kt/a生产能力,以逐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乙醇胺 乙二胺 氨化 法制 工业化装置 开发 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烃甲醇转化机理研究有新进展
2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2-762,共1页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烃(MTO)国家工程实验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在甲醇转化机理研究方面有新进展。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详细研究了分子筛的结构和酸性对MTO反应机理影响的基础上,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甲醇制烯烃 转化机理 国家实验室 洁净能源 反应机理 MTO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