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社会学的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杨 佑素珍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50,共5页
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中国科学社会学在短短近 2 0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整体的理论体系建设 ,还是具体的学科范式初建等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传统。而且中国科学社会学还不断吸纳国际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 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中国科学社会学在短短近 2 0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整体的理论体系建设 ,还是具体的学科范式初建等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传统。而且中国科学社会学还不断吸纳国际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密切关注国际科学社会学的最新动态 ,并在其他相关学科的推动、渗透下 ,成功地完成了从纯粹的“狭义科学社会学”向相对宽泛的“广义科学社会学”的转向。中国科学社会学的长足发展得益于中国的科技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的现实推动 ,同时 ,它在推动中国科教兴国战略方面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科学社会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在学科范式建设上还不够规范 ,在理论建设方面也显稚嫩 ,在满足中国高速发展的科技的实践需求方面略显滞后 ,它的成熟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会学 研究现状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的中国社会学:赵承信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贡献与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齐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0-159,共10页
目前,学术界对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术传统的既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吴文藻及其弟子的理论主张和方法论特色的阐扬,而未能给予赵承信以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影响到人们对该系的整体认知,亦造成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经验的... 目前,学术界对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术传统的既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吴文藻及其弟子的理论主张和方法论特色的阐扬,而未能给予赵承信以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影响到人们对该系的整体认知,亦造成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经验的认识不足。赵承信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借由梳理社会学在西方的发轫及传入中国的发展史,清晰地揭示出当时中国社会学所面临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他提出建设科学的中国社会学。这种科学性不仅体现为学科独立性的厘清和规范性的确认,而且要求方法的客观化、理论与田野的适恰、定量与定性的兼容、理论与方法的省思等。这些贡献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中国社会学 学科体系 方法的客观化 赵承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