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科学思想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发微
1
作者
周瀚光
《齐鲁学刊》
CSSCI
1992年第5期55-58,共4页
一、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的意见比较一致,都认为“研究中国科学思想史,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迫切的时候了”(《中国科学思想史研讨会议综述》,《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这是因为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
一、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的意见比较一致,都认为“研究中国科学思想史,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迫切的时候了”(《中国科学思想史研讨会议综述》,《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这是因为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是一门横跨科学技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两大领域,兼及文化背景、古籍整理、当代科技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学科,而各个领域在其自身研究的进程中又不可避免地需要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这就使这些领域不约而同地开始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并且分别从各自的学科出发,体会到它的意义和价值。从科技史研究方面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思想史
学术界
中国
传统
科学
思想
哲学
思想
基本理论问题
科技
史
研究
科学
技术
史
原始社会
儒家
思想
史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任鸿隽的科学文化观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醒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63,共9页
任鸿隽是中国探究和传播科学文化的最早的先驱者之一。他对科学文化的研究,涉及科学的特性和目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与道德及人生等最能体现科学文化内涵的几个方面。他认为,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原和真诠,科学有益于道德和人生...
任鸿隽是中国探究和传播科学文化的最早的先驱者之一。他对科学文化的研究,涉及科学的特性和目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与道德及人生等最能体现科学文化内涵的几个方面。他认为,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原和真诠,科学有益于道德和人生。任鸿隽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思想,有助于人们从科学本身吸取科学的智慧,领悟人生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鸿隽
科学
文化
中国科学思想史
批判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孟德尔以前中国对遗传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
3
作者
姚德昌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4年第2期151-157,共7页
人类对不同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都经历了一定的过程,逐渐形成许多科学概念和理论。研究某一门自然科学中基本概念与主要学说的产生和发展,是科学思想史的任务。开展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科学特征,评价中国古代学者的...
人类对不同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都经历了一定的过程,逐渐形成许多科学概念和理论。研究某一门自然科学中基本概念与主要学说的产生和发展,是科学思想史的任务。开展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科学特征,评价中国古代学者的自然观和科学观,以丰富世界科学史内容,都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现象
中国
古代
孟德尔
中国科学思想史
本质认识
性状特征
重大意义
变与不变
生物
现代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科学思想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发微
1
作者
周瀚光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92年第5期55-58,共4页
文摘
一、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的意见比较一致,都认为“研究中国科学思想史,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迫切的时候了”(《中国科学思想史研讨会议综述》,《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这是因为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是一门横跨科学技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两大领域,兼及文化背景、古籍整理、当代科技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学科,而各个领域在其自身研究的进程中又不可避免地需要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这就使这些领域不约而同地开始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并且分别从各自的学科出发,体会到它的意义和价值。从科技史研究方面来看。
关键词
中国科学思想史
学术界
中国
传统
科学
思想
哲学
思想
基本理论问题
科技
史
研究
科学
技术
史
原始社会
儒家
思想
史
研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任鸿隽的科学文化观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醒民
机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63,共9页
文摘
任鸿隽是中国探究和传播科学文化的最早的先驱者之一。他对科学文化的研究,涉及科学的特性和目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与道德及人生等最能体现科学文化内涵的几个方面。他认为,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原和真诠,科学有益于道德和人生。任鸿隽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思想,有助于人们从科学本身吸取科学的智慧,领悟人生的真谛。
关键词
任鸿隽
科学
文化
中国科学思想史
批判学派
Keywords
Ren Hong-jun, scientific culture, Chinese history of scientific thoughts, the Critical School of Thought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德尔以前中国对遗传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
3
作者
姚德昌
机构
浙江大学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4年第2期151-157,共7页
文摘
人类对不同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都经历了一定的过程,逐渐形成许多科学概念和理论。研究某一门自然科学中基本概念与主要学说的产生和发展,是科学思想史的任务。开展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科学特征,评价中国古代学者的自然观和科学观,以丰富世界科学史内容,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遗传现象
中国
古代
孟德尔
中国科学思想史
本质认识
性状特征
重大意义
变与不变
生物
现代遗传学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科学思想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发微
周瀚光
《齐鲁学刊》
CSSCI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任鸿隽的科学文化观
李醒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孟德尔以前中国对遗传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
姚德昌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