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中国人的现代化
1
作者
曹玉华
符礼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32,共8页
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旋律,我国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什么是现代化呢?现代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现代发生的巨大变迁。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普遍的、深刻的变化,体现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
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旋律,我国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什么是现代化呢?现代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现代发生的巨大变迁。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普遍的、深刻的变化,体现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过渡和变迁;中国人的现代化则是从人的观念、能力、活动、交往、享受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普遍的、深刻的变化,是在农业文明中凝结成的传统社会人格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过渡和转型。就社会作为整体而言,中国社会现代化与中国人的现代化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二者是同一现代化过程的两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
的现代化
现代
主体
经济
现代化
社会
主义
现代化
主体素质
现代化
的人
现代
精神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行为素质
政治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留日运动与中国现代化
2
作者
陈麟辉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3-22,共10页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不是一个内在的社会经济渐进的自发过程,而是在来自西方冲击和现代国际环境影响下导致的社会激变,从而也使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从一开始就带有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近代史上开始于1896年,结束于193...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不是一个内在的社会经济渐进的自发过程,而是在来自西方冲击和现代国际环境影响下导致的社会激变,从而也使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从一开始就带有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近代史上开始于1896年,结束于1937年的赴日留学运动,是一场中国知识分子在经历了洋务运动的无功和甲午战争的惨败后,赴日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和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运动。这一运动的勃兴,深刻地反映了处于严重民族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知识分子希望通过向日本学习,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强烈愿望;这一运动的发展,又真切地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留日学生
留日运动
留学生
中国
现代化
日本
赴日留学
社会
变革
中国
近代史
文化
现代化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形成、特征和历史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汪石满
《江淮论坛》
CSSCI
1998年第5期7-11,共5页
关键词
邓小平
现代化
理论
社会
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
社会
主义
现代化
建设
发展生产力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中国
现代化
知识经济时代
中国
的现代化
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寻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的文化路向──评《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
4
作者
黄绍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西方价值观念
当代
中国
文化路向
西方文化霸权
世纪之交
中国
传统文化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创造性整合
中国
现代化
文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文化研究片谈
5
作者
李仁群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13,共2页
传统文化研究片谈李仁群我们正在走向21世纪。处在世纪之交,人们总结过去,瞻望未来,从传统文化在20世纪的历史际遇中探寻和窥测它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以求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更加自觉地建设未来世纪的新文化。应...
传统文化研究片谈李仁群我们正在走向21世纪。处在世纪之交,人们总结过去,瞻望未来,从传统文化在20世纪的历史际遇中探寻和窥测它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以求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更加自觉地建设未来世纪的新文化。应当说,总结和瞻望的工作并非自今日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研究
建设有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理论
当代
中国
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国
现代化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社会
主义实践
现代
新儒家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人的现代化
1
作者
曹玉华
符礼建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32,共8页
文摘
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旋律,我国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什么是现代化呢?现代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现代发生的巨大变迁。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普遍的、深刻的变化,体现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过渡和变迁;中国人的现代化则是从人的观念、能力、活动、交往、享受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普遍的、深刻的变化,是在农业文明中凝结成的传统社会人格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过渡和转型。就社会作为整体而言,中国社会现代化与中国人的现代化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二者是同一现代化过程的两个侧面。
关键词
中国
人
的现代化
现代
主体
经济
现代化
社会
主义
现代化
主体素质
现代化
的人
现代
精神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行为素质
政治
现代化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留日运动与中国现代化
2
作者
陈麟辉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3-22,共10页
文摘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不是一个内在的社会经济渐进的自发过程,而是在来自西方冲击和现代国际环境影响下导致的社会激变,从而也使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从一开始就带有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近代史上开始于1896年,结束于1937年的赴日留学运动,是一场中国知识分子在经历了洋务运动的无功和甲午战争的惨败后,赴日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和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运动。这一运动的勃兴,深刻地反映了处于严重民族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知识分子希望通过向日本学习,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强烈愿望;这一运动的发展,又真切地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中国
留日学生
留日运动
留学生
中国
现代化
日本
赴日留学
社会
变革
中国
近代史
文化
现代化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分类号
G648.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形成、特征和历史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汪石满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8年第5期7-11,共5页
关键词
邓小平
现代化
理论
社会
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
社会
主义
现代化
建设
发展生产力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中国
现代化
知识经济时代
中国
的现代化
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寻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的文化路向──评《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
4
作者
黄绍安
机构
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西方价值观念
当代
中国
文化路向
西方文化霸权
世纪之交
中国
传统文化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创造性整合
中国
现代化
文化策略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文化研究片谈
5
作者
李仁群
机构
安徽大学校长办公室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13,共2页
文摘
传统文化研究片谈李仁群我们正在走向21世纪。处在世纪之交,人们总结过去,瞻望未来,从传统文化在20世纪的历史际遇中探寻和窥测它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以求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更加自觉地建设未来世纪的新文化。应当说,总结和瞻望的工作并非自今日始...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研究
建设有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理论
当代
中国
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国
现代化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社会
主义实践
现代
新儒家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建设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中国人的现代化
曹玉华
符礼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留日运动与中国现代化
陈麟辉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形成、特征和历史意义
汪石满
《江淮论坛》
CSSCI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探寻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的文化路向──评《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
黄绍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传统文化研究片谈
李仁群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