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沂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64,共7页
社会形态可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四个自下而上的层面。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形态与历史分期为社会政治形态及其演变阶段,而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政治形态来影响以至... 社会形态可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四个自下而上的层面。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形态与历史分期为社会政治形态及其演变阶段,而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政治形态来影响以至决定社会基本面貌的。据此,中国自有文明以来,经历了圣权时代、王权时代、霸权时代、皇权时代和民权时代五种社会形态和相应的五个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形态 历史分期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与社会管理创新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景治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17,249-254,共19页
中国社会形态正在发生变化,但以"单位社会"为主体的格局依然存在。由于"单位社会"与执政党的领导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密切联系在一起,是执政党生存发展和执政的牢固基础,也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主要支柱,在保持其稳定的... 中国社会形态正在发生变化,但以"单位社会"为主体的格局依然存在。由于"单位社会"与执政党的领导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密切联系在一起,是执政党生存发展和执政的牢固基础,也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主要支柱,在保持其稳定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无疑是必要的。被称作"公民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是客观存在的,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公民社会"。力求在传统体制之外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使之成为我国社会形态的主体,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不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且面临较大的政治风险。应当在执政党的统一领导下,引导各类社会组织融入社会主流,同群众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协调发展,共同构建健康有序的社会形态格局。要适应社会形态多元化的趋势,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其总的要求是,"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形态 “单位社会 “公民社会 社会管理改革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转型性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被引量:1
3
作者 包心鉴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3-36,共14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正处在转型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这种转型性发展,不是根本制度的转型,更不是国家政权的更替,而是一种结构型转型,即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根本性...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正处在转型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这种转型性发展,不是根本制度的转型,更不是国家政权的更替,而是一种结构型转型,即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根本性、全方位的改革,同时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以革除积淀在某些制度、体制中的弊端,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转型性发展的基本形态。在当前转型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矛盾和问题。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只能靠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深层次转型来解决,也只能靠进一步扩大开放、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化大趋势和人类文明大潮流来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转型性发展,需要深层次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纠正"非独立形态论"和"中国模式论"这两种倾向性观点,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趋势 转型性发展 政府与市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模式”的辨析和中国道路的思考 被引量:14
4
作者 包心鉴 《学习论坛》 2011年第2期5-11,共7页
进一步深化对中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认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关注的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前沿问题。中国道路的基础和源泉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开放;中国道路的本质和精髓是从中... 进一步深化对中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认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关注的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前沿问题。中国道路的基础和源泉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开放;中国道路的本质和精髓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做好"结合"的文章;中国道路的主题和目标是顺应时代潮流实现中国现代化;中国道路的价值和意义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强大活力。中国道路的拓展正在不断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制度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 中国模式” 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一体”与“多源一体”辨析
5
作者 叶小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0,共3页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社会形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首先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这一历史与现实加以概括。这一原创性社会发展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笔者尝试提出一个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社会形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首先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这一历史与现实加以概括。这一原创性社会发展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笔者尝试提出一个问题:在进一步研究中,我们可否将“中华文明格局”的定义,由“多元一体”调整为“多源一体”?“元”和“源”一字之差,相去甚远,有必要认真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社会发展理论 费孝通先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社会形态 多源 原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