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范式的建构
1
作者 童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1,共8页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作为基层治理创新重要力量的中国社会工作亟须从现代化视角审视其专业定位和知识范式。通过比较现代化视角下中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两者都依赖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以及人...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作为基层治理创新重要力量的中国社会工作亟须从现代化视角审视其专业定位和知识范式。通过比较现代化视角下中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两者都依赖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以及人们对良性社会和生活秩序的渴望,都经历了从环境适应到社会关系改善再到生活关系调整三个阶段的专业探索。不同的是,中国社会工作是站在生活秩序重建的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建构实践知识范式的,它依据多元哲学视角,在日益疏离的社会关系中实现人与环境内外互促的个人自主成长。这是一种关注个人自主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治理范式,而不同于在注重环境适应的现代化初期由西方专业社会工作创建的注重事务问题解决的帮扶范式。这种治理范式不仅能够找回在过度标准化的现代化进程中丢失的个人自主理性,而且能够展现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对多元现代化的诉求,以及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中促进人的现代化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社会工作 自主知识范式 帮扶范式 治理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的伦理转向:从接纳个人到接纳现实 被引量:5
2
作者 童敏 邓洁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随着我国基层治理创新的深化,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的差异日益凸显,亟需明确自身的伦理依据。接纳一直被视为社会工作的一项核心伦理,特别是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接纳已经成为建立专业关系和促进服务对象改变的必要条件。通过... 随着我国基层治理创新的深化,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的差异日益凸显,亟需明确自身的伦理依据。接纳一直被视为社会工作的一项核心伦理,特别是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接纳已经成为建立专业关系和促进服务对象改变的必要条件。通过梳理西方的研究脉络可以发现,尽管社会工作对接纳内涵的界定与心理学不同,前者关注专业关系建设,后者注重服务对象改变,但是两者都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建构的,强调接纳个人。这与中国社会工作社区实践的场景性和多元化现实根本相左,只会加剧服务对象对现实问题的回避。为此,中国社会工作需要以接纳现实为专业实践的伦理依据创建“中国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纳 中国社会工作 伦理转向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人格思想: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渊源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华丽 卢忠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3,共4页
中国儒家历来注重人格培养问题,并为此探讨了许多实践的方法。与西方人格理论相比,儒家更注重培养人内在的仁性自觉,强调在社会关系与交往中成人。鉴于儒家人格发展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性格的影响极为深远,其深刻而切近的思索对本... 中国儒家历来注重人格培养问题,并为此探讨了许多实践的方法。与西方人格理论相比,儒家更注重培养人内在的仁性自觉,强调在社会关系与交往中成人。鉴于儒家人格发展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性格的影响极为深远,其深刻而切近的思索对本土的社会工作实践来说,实是不容忽略的宝贵资源,也颇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人格思想 西方人格理论 中国社会工作 指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人民观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一红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137,共6页
新时代背景下促进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首先要确立中国社会工作的人民观。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其理论与方法最初系从西方引入,理论基础中突出的是价值维度问题。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与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潮等关... 新时代背景下促进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首先要确立中国社会工作的人民观。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其理论与方法最初系从西方引入,理论基础中突出的是价值维度问题。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与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潮等关系密切,如各种思潮极力主张人道主义,彰显人本主义、天赋人权,等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论的思想基础,并体现其价值维度。而中国社会工作所追求的人民观早已超越了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价值理念,其价值维度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学说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的中国社会工作,须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这个“人民”的概念已经不是哲学意义的人本主义的“人”,系指人民作为人的基本形态,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需要等同于人民的需要,人的解放等同于人民的解放,人的权力等同于人民的权力。这种意义下,人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就是“人民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社会工作 人民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逻辑转换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被引量:22
5
作者 徐选国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87,216,共12页
社会结构转型与现代化进程催生了中国社会工作的恢复重建与快速发展,近30年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形成了以本土化为根本任务的发展逻辑。深入反思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一命题发现,我们在移植和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忽视了中西不... 社会结构转型与现代化进程催生了中国社会工作的恢复重建与快速发展,近30年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形成了以本土化为根本任务的发展逻辑。深入反思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一命题发现,我们在移植和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忽视了中西不平等的现代化脉络下知识移植对中国社会工作主体性关切的阙如,导致其陷入狭隘本土化与以他者为中心的本土化双重陷阱之中。本文尝试从“现代化-主体性”框架理解社会工作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实践特征,阐释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缺乏知识自主性的结构性根源,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分析构建中国社会工作主体性的时空条件,从主体性角度阐释以“中国社会工作”为整体叙事的话语体系重构框架,并从哲学基础、伦理体系、理论体系、方法体系等维度提出中国社会工作知识再生产的多重路径,以为全球治理贡献社会工作的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现代化-主体性 中国社会工作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6
6
作者 种道平 万江红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143-145,共3页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既面临着发展空间扩大、专业化发展速度加快及职业化发展前景广阔的机遇,又面临着体制性约束、运行机制的约束、专业价值体系选择的困惑及专业情景性限制的挑战。因此,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应制定...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既面临着发展空间扩大、专业化发展速度加快及职业化发展前景广阔的机遇,又面临着体制性约束、运行机制的约束、专业价值体系选择的困惑及专业情景性限制的挑战。因此,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应制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总体发展规划,确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目标、实施办法与评估标准;加快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建设步伐;加大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认同感;强化实践中社会工作的统筹规划力度,完善社会工作的参与机制;还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教育及实践领域中的国际交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 机遇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社会工作之和谐价值理念 被引量:3
7
作者 罗肖泉 齐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47,共3页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社会工作所要追求的首要目标,为此,和谐观念应当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作为中国社会工作核心价值理念的和谐观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传输政府关怀,促进社会和...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社会工作所要追求的首要目标,为此,和谐观念应当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作为中国社会工作核心价值理念的和谐观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传输政府关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强化整体意识、达成专业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潜能、实现个人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 和谐 价值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之构建 被引量:13
8
作者 何历宇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121,共8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社会工作伦理都是最近几年学界讨论的热点,但探讨二者关系的文献不多。本文试图从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依据以及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伦理困境,并对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社会工作伦理都是最近几年学界讨论的热点,但探讨二者关系的文献不多。本文试图从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依据以及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伦理困境,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之构建的必要性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社会工作伦理 社会工作伦理守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价值教育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华丽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4-79,共6页
1980年以来,停滞已久的社会工作在中国内地得到迅猛发展,但其影响主要在教育界,也就是说目前社会工作基本上只有社工生与社工教师,社会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工.而那些社工生一旦进入社会,大多就与社会工作无关了.就此情形,社工界普遍... 1980年以来,停滞已久的社会工作在中国内地得到迅猛发展,但其影响主要在教育界,也就是说目前社会工作基本上只有社工生与社工教师,社会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工.而那些社工生一旦进入社会,大多就与社会工作无关了.就此情形,社工界普遍认为这表明社会还未认同社会工作,并为此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其实反观自身,社工界内部对本专业又何曾有真正的认同呢?尤其是从那些未来的准社工即社工生来看,普遍缺乏对专业的认同.这当然与当前社会形势及现实状况密切相关,但此情形不改变,社会工作的发展从何而谈?众所周知,社会工作教育包括知识教育、价值教育、技术教育三大部分,价值教育则是其核心.培养社工生的专业认同必须从价值教育入手,这是目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界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也是一个大难题.但从社会工作的发展而言,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 设计者 教会大学 社工教育 社会工作价值 社会工作机构 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 价值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制度建设的政策考虑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66-70,共5页
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已有10余年,尽管其成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欣喜的。来自199年11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二届年会的信息,中国目前有38所院校开办社会工作系或开设社会工作课程,年招生规模已达至4000人... 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已有10余年,尽管其成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欣喜的。来自199年11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二届年会的信息,中国目前有38所院校开办社会工作系或开设社会工作课程,年招生规模已达至4000人。然而客观检视这个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 专业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 任用政策 社工 政策考虑 制度建设 制度的建立 社会工作教育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工作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1年年会综述
11
作者 朱孔芳 徐丙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08-110,共3页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1年年会于8月25-27日在华东理工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80多家大学与机构的15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年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2001年 年会 会议综述 华东理工大学 会议主题 社会转型期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者遭受服务对象暴力状况:一项探索性研究
12
作者 邢朝国 阿雷桑德洛·西科拉(Alessandro Sicora) 曾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52,共16页
服务对象暴力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安全造成严重损害,但目前中国社会工作者遭受服务对象暴力情况缺乏基础数据。基于对3032位中国社会工作者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对中国社会工作者遭受服务对象暴力的基本情况、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进行探... 服务对象暴力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安全造成严重损害,但目前中国社会工作者遭受服务对象暴力情况缺乏基础数据。基于对3032位中国社会工作者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对中国社会工作者遭受服务对象暴力的基本情况、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多数中国社会工作者在职业生涯中遭受过服务对象暴力,他们最常遭受的服务对象暴力类型是语言侵犯,然后是财产损坏和人身攻击;男性社会工作者遭受服务对象暴力的风险显著高于女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的年龄与其遭受服务对象暴力风险之间没有呈现出规律性,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年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其遭受服务对象暴力的风险;医院和街道社区雇用的社会工作者遭受服务对象语言暴力的风险相对较高,养老院、医院雇用的社会工作者遭受服务对象财产暴力的风险相对较高,司法机关雇用的社会工作者遭受服务对象身体暴力的风险相对较高。研究还显示,服务对象的特征、服务对象对服务的期望不合理是引发服务对象暴力的两个主要风险因素;对服务关系的动态性保持关注是预防服务对象暴力的首要因素;他人在场/介入是减缓暴力潜在负面影响以及治愈暴力创伤的主要保护性因素。有鉴于此,中国社会工作行业需要重视服务对象暴力问题,制定有效的暴力预防和干预方案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 服务对象暴力 探索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2019):设计、实施与样本描述 被引量:49
13
作者 刘畅 袁易卿 +1 位作者 孙中伟 何雪松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共32页
“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是由华东理工大学发起的全国第一个以社会工作行业发展动态为主题的大型连续性抽样调查和研究项目。本项目于2019年6月至10月在全国56个城市开展了首期问卷调查,项目秉持组织视角,强调动态性、匹配性、... “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是由华东理工大学发起的全国第一个以社会工作行业发展动态为主题的大型连续性抽样调查和研究项目。本项目于2019年6月至10月在全国56个城市开展了首期问卷调查,项目秉持组织视角,强调动态性、匹配性、综合性相协调的理念,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以每个样本城市注册社会工作机构名单为抽样框随机抽取社工机构,再随机抽取社会工作者,最终获得社会工作机构有效问卷979份,社会工作者有效问卷6776份(含民政、医务社会工作者)。为让研究者对本项目有更深入的理解,本文首先从设计理念、调查方案、调查实施等方面进行介绍;其次,基于调查样本数据,对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领域、注册特征、经费收入与基本情况以及社会工作者的人口学特征、工资收入、工作特征等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对首期调查在抽样设计、实施等环节不足进行总结,提出“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 社会工作机构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到马克思: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政治困境及目标重塑 被引量:5
14
作者 邓玮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85,共7页
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社会工作也被称为是一个注满价值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在中国的本土化建构面临着嵌入性困境,既要回应本土文化伦理的挑战,又要适应国家的官方政治伦理。在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实践中宗教伦理... 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社会工作也被称为是一个注满价值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在中国的本土化建构面临着嵌入性困境,既要回应本土文化伦理的挑战,又要适应国家的官方政治伦理。在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实践中宗教伦理与政治伦理差异明显。从马克思伦理思想中汲取平等观、人权观和人性观,注重把以人为本、助人与自助、公正与平等、和谐包容与发展作为目标选择,可为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提供有利契机和实现对接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 专业伦理困境 马克思伦理思想 宗教伦理 政治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2020年会暨“社会工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理论、实践与制度建设”高端论坛在新乡召开
15
作者 赵瞳 宗千雅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0年12月3日至5日,中国社会工作学会2020年会暨"社会工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理论、实践与制度建设"高端论坛在河南省新乡市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承办,河南省社会工... 2020年12月3日至5日,中国社会工作学会2020年会暨"社会工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理论、实践与制度建设"高端论坛在河南省新乡市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承办,河南省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软科学研究基地协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河南师范大学 软科学研究 高端论坛 河南省新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 2022):追踪、实施与数据描述
16
作者 何雪松 刘畅 +1 位作者 连彬 王天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3期24-43,共20页
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是由华东理工大学整合各方资源发起的全国第一个以社会工作行业发展动态为主题的大型连续性抽样调查。2019年是项目的首轮基线调查,2022—2023年是项目的首轮追踪调查。本轮追踪调查秉持规范化、匹配性与数... 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是由华东理工大学整合各方资源发起的全国第一个以社会工作行业发展动态为主题的大型连续性抽样调查。2019年是项目的首轮基线调查,2022—2023年是项目的首轮追踪调查。本轮追踪调查秉持规范化、匹配性与数字化的理念对样本进行追踪。为保障追踪调查数据收集的质量,项目组制定了分层抽样追踪、匹配新增的追踪策略,有效降低了大型调查的追踪损耗。为了让研究者更好了解本项目,本文介绍了项目的追踪理念与策略、抽样与实施方法,比照上一轮的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数据比较描述,并对项目的持续开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基本处境及其督导者的基本角色 被引量:53
17
作者 童敏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4-204,共11页
虽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但其专业实践的基本处境与西方明显不同,即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缺乏、服务对象的专业服务要求不明确、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身份欠缺以及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稳定性不足,这些因素影响了在... 虽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但其专业实践的基本处境与西方明显不同,即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缺乏、服务对象的专业服务要求不明确、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身份欠缺以及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稳定性不足,这些因素影响了在目前中国本土处境下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一种专业服务关系,由此也导致了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督导者需要承担与西方督导者不同的基本角色: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设计者、专业服务需要的转化者、日常专业服务的指导者和专业服务的培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本土社会工作 专业实践 督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初探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迎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5-42,共8页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和以实践为本的专业,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服务事业的应有之义。总体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和以实践为本的专业,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服务事业的应有之义。总体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对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来说,更是加快学科建设、实务转型,使社会工作取得应有的学科(专业)地位的需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应将满足中国现实社会服务需要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明确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开发本土传统资源,借鉴国际优秀成果,并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加以整合创新、建构特色。构建具有本土特质的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学术(思想)体系和实务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的目标和方向。此外,还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提升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 建设 必要性 路径 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佛教社会工作的伦理与实践——基于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本土经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立婕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82,共9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佛教社会工作作为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一种本土经验的几个相关问题。第一,论述了中国佛教社会工作伦理,佛教中如平等、慈悲、福田、布施等诸多伦理思想与西方社会工作伦理相通的价值观。第二,回顾了中国佛教社会工作在...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佛教社会工作作为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一种本土经验的几个相关问题。第一,论述了中国佛教社会工作伦理,佛教中如平等、慈悲、福田、布施等诸多伦理思想与西方社会工作伦理相通的价值观。第二,回顾了中国佛教社会工作在历史上的实践形态,包括:早期佛教在印度诞生时是对现实人生与社会苦难的回应;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提供了社会流动中的福利;唐宋时期的"悲田养病坊"成为"官督寺办"的制度化福利形式;明末清初时期围绕寺院捐赠形成的地方"士绅社会",寺院提供了一个可在其中将士绅地位变成公共权力的社会领域;近代太虚进行佛教改革,提出"人间佛教"的思想体系;当代大陆地区各个佛教寺院的社会服务状况和基金会的运作,台湾慈济佛教社会工作的成功案例。第三,中国现代佛教社会工作实践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社会工作 伦理与实践 本土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7
20
作者 魏爱棠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在目前中国高校总体服务资源有限、投入不足的状况下,中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应该借助心理咨询等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来发展自身的专业,同时应该发挥社区工作在整合地区资源、提供预防性和发展性服务上的优势,针对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 在目前中国高校总体服务资源有限、投入不足的状况下,中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应该借助心理咨询等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来发展自身的专业,同时应该发挥社区工作在整合地区资源、提供预防性和发展性服务上的优势,针对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空白处来拓展专业发展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高校社会工作者要与心理咨询专业工作者形成建设性的合作伙伴,以共同促进高校的学生服务性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 心理咨询 社区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