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意义阐释
1
作者 荆世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共12页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理论表达,集中表现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历史环节的逻辑关系。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理论表达,集中表现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历史环节的逻辑关系。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基础,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变革历史进程及其发展方向的重要方式,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支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旨在把握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本质和主流,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规律,保持历史耐心,增强历史主动、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特别是增强历史使命意识和历史规律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强化历史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念与公民幸福——以中国社会发展为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阳 尹奎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5,共7页
一直以来,公平正义的应然性一直是政治哲学家们为每一个理想政治体所设计追求的基本原则.作为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公平正义也一直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理念,更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制度体现.从古代中国... 一直以来,公平正义的应然性一直是政治哲学家们为每一个理想政治体所设计追求的基本原则.作为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公平正义也一直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理念,更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制度体现.从古代中国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古希腊有关诸神合议处理案件的此类神话,从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人人平等观念到18世纪的北美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时空的不断转变却不妨碍道出人们对公平正义的不懈向往与追求,其背后本质是人们对自身幸福的不断追寻.正如同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布莱·;帕斯卡所言那样:所有人都毫无例外地在追求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正义理念 幸福生活 中国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 政治哲学家 公民 核心价值理念 斯多葛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内涵及其辩证统一 被引量:7
3
作者 苏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122,2,共8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既是这一理论体系中各个基本观点必然的内部联系,更是这一理论体系揭示的包含着"两个绝不会"内容的"两个必然"这一历史规律的理论表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既是近代以来,更是新民主主...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既是这一理论体系中各个基本观点必然的内部联系,更是这一理论体系揭示的包含着"两个绝不会"内容的"两个必然"这一历史规律的理论表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既是近代以来,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客观规律和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建设实践的辩证统一,其普遍的历史要求与中国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的辩证统一,其广阔的世界眼光与中国所处的特殊时代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辩证统一等,是这两个逻辑辩证统一的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逻辑 中国社会发展 历史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问题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兢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87,90,共4页
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航程,但是目前却成为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瓶颈,必须突破农村现有的制度和政策,维护农民的权益,开拓农业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制 问题 影响 中国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洪大用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22,共2页
中国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洪大用这里所说的社会发展,是相对于经济增长而言的,指社会非经济方面的发展。社会发展的领域非常广泛,层次也很丰富。各国、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其中心都是改善人民的社会生活,提高人的... 中国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洪大用这里所说的社会发展,是相对于经济增长而言的,指社会非经济方面的发展。社会发展的领域非常广泛,层次也很丰富。各国、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其中心都是改善人民的社会生活,提高人的素质。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观的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发展 经济增长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领域 非政府组织 社会发展问题 西部地区 中国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农业与中国社会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邹德秀 《农业考古》 1989年第2期175-180,共6页
中国古代是一个宗法农业社会,农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中国社会发展的契机。中国古代社会的盛衰可以在中国古代的农业中找到原因。1.早熟、先进的农业技术与中国文化的持久不衰我们说中国农业的早熟性不是说它起源早,而是说它在起源... 中国古代是一个宗法农业社会,农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中国社会发展的契机。中国古代社会的盛衰可以在中国古代的农业中找到原因。1.早熟、先进的农业技术与中国文化的持久不衰我们说中国农业的早熟性不是说它起源早,而是说它在起源之后很快达到成熟的阶段。在西亚从农业发生到进入农业为主的农业社会拖了很长的时间,中国在农业起源阶段停留的时间较短。从考古学来看,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已有较高水平的农业,例如半坡时期已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仰韶文化以前似乎缺少一些中间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农业 中国社会发展 农业社会 农业文化 农业技术 中国传统农业 经济的 仰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中英关系与中国社会发展思想探讨
7
作者 俞良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5,共4页
马克思提出,英国对中国的工业品出口由于种种原因将十分困难,鸦片贸易是一种比奴隶贸易更严重的祸害。英国的鸦片贸易和大炮将中国人从世代相传的愚昧状态中唤醒,使他们产生了革命斗争的热情;它将打破中国闭关自守的状态,使中国实现同... 马克思提出,英国对中国的工业品出口由于种种原因将十分困难,鸦片贸易是一种比奴隶贸易更严重的祸害。英国的鸦片贸易和大炮将中国人从世代相传的愚昧状态中唤醒,使他们产生了革命斗争的热情;它将打破中国闭关自守的状态,使中国实现同外部世界的联系,从而促进中国旧制度的灭亡;中国的社会发展在同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关系 商品贸易 鸦片贸易 战争 中国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研究发展理论和中国发展于一炉的力作——评雷振扬著《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8
作者 俞良早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雷振扬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书评 中国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性看待中国社会发展的潜在风险
9
作者 黄恒学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1-31,共1页
中国的基本工业化至少还需要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同时中国还面临着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各种挑战.如果没有国家工业化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农业的现代化和国防的现代化,也就不能建设富强的中国.为了全面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工业的现代化,就必须... 中国的基本工业化至少还需要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同时中国还面临着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各种挑战.如果没有国家工业化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农业的现代化和国防的现代化,也就不能建设富强的中国.为了全面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工业的现代化,就必须继续大力发展工业,就必须积极推进工业技术创新和工业制度创新.笔者认为,从现在到2030年前后,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应该全面加强基础工业建设,全面推进产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发展 潜在风险 国家工业化 理性 工业技术创新 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发展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发展
10
作者 谢颖 《湖湘论坛》 2007年第3期11-13,共3页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正确的发展思路的引导。本文以联合国的90年以来的人类发展报告等权威资料和数据为基础,在国际视野下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发展,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前景。
关键词 国际视野 中国社会发展 HDI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实现中国社会发展奇迹
11
作者 郑功成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47-49,共3页
讲话精彩语录"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关键词 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发展 改善民生 利益问题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佳作——评介《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研究》
12
作者 景跃军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社会学研究 热点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发展 转型期 山东大学出版社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评介 佳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选择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再思考之二
13
作者 张曙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14,共7页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合乎时代潮流、适合人民需要的历史性选择,详言之,是作为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基于解放、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价值必要性,在呈现多元统一、自觉自由性状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具有良性循环功能的经...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合乎时代潮流、适合人民需要的历史性选择,详言之,是作为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基于解放、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价值必要性,在呈现多元统一、自觉自由性状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具有良性循环功能的经济政治体制的重新选择。因此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以实践形态存在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选择论。选择主体论、选择价值论、选择机制论、选择过程论构成了这一理论的四大基本论点。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所出现的诸如人的选择的价值原则问题、个人选择与社会自觉发展的关问题,都需要我们根据改革开放所提供的这些基本论点给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论 中国社会发展 改革开 当代中国 非决定论 再思考 社会主义 社会历史 选择机制 人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代中国问题的有益探讨——评《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14
作者 周亚权 周绍东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程新英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与中国社会发展价值模式的转型
15
作者 韩璞庚 《现代哲学》 1998年第4期10-15,共6页
关键词 价值模式 发展模式 中国社会发展 解放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的现代化 实现现代化 可持续 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发展史中的元代社会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何兹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9-47,共9页
蒙古人进入中原的时候,汉人社会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商业发达,城市发展,农民身分大体已从不自由半自由的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契约关系已大体代替了依附关系。尽管宋、金佃户身分仍是比较低下的,但究竟已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曲... 蒙古人进入中原的时候,汉人社会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商业发达,城市发展,农民身分大体已从不自由半自由的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契约关系已大体代替了依附关系。尽管宋、金佃户身分仍是比较低下的,但究竟已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曲、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户 元史 元代社会 蒙古人 奴隶制 中国社会发展 汉人社会 工匠 耶律楚材 主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发展观和中国革命发展阶段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钢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76-79,共4页
1990年,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50周年。50年来中国社会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雄辩地汪实了毛泽东在这部著作中揭示的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认真学习和研究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仍会给我... 1990年,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50周年。50年来中国社会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雄辩地汪实了毛泽东在这部著作中揭示的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认真学习和研究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仍会给我们以极大的指导和启示。一、毛泽东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理论体系。首先,毛泽东提出了他的中国社会发展观和中国革命发展阶段论。他说:“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革命发展阶段论 中国社会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论 过渡时期总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十天与一百年——论明清两王朝交替的历史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洵 《史学集刊》 1985年第1期38-47,共10页
公元一六四四年(明崇祯十七年)阴历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农军攻入北京,明帝朱由检自杀,明王朝宣告覆灭。同年的四月底,李自成的农军败于清朝和吴三桂的联军,以至李自成的农军不得不退出北京,西撤,清兵于五月初一日,进入北京。按日期计算... 公元一六四四年(明崇祯十七年)阴历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农军攻入北京,明帝朱由检自杀,明王朝宣告覆灭。同年的四月底,李自成的农军败于清朝和吴三桂的联军,以至李自成的农军不得不退出北京,西撤,清兵于五月初一日,进入北京。按日期计算前后恰好是四十天。在这四十天中,政治风云,变幻无常,犹如一个万花筒,使人眼花缭乱,一时是大顺皇帝即将登极,明朝官吏争先向农军政府报到;一时又边报紧急,李自成亲率大军东进山海关;一时北京城内又哄传明太子建元“义兴”,准备复辟;一时李自成从山海关仓皇败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发展 山海关 日期计算 明清 吴三桂 朱由检 明王朝 自成 军政府 万花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社会发展史问题——郭沫若《十批判书》质疑之二 被引量:3
19
作者 詹剑峰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5期14-24,共11页
(一)“初税亩”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大变革么? “初税亩虽然只是这样的三个字,但它们确是新旧两个时代的分水岭,……在这时才正式的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对于私田一律课税,这样便是社会制度的改革”①。结论在调查研究之后。所以我们... (一)“初税亩”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大变革么? “初税亩虽然只是这样的三个字,但它们确是新旧两个时代的分水岭,……在这时才正式的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对于私田一律课税,这样便是社会制度的改革”①。结论在调查研究之后。所以我们先调查一下“初税亩”及有关鲁国税制的第一手材料,看看“初税亩”究竟是不是社会制度的变革,是不是两个时代的分水岭——由奴隶社会跨进了封建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税亩 中国社会发展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左传 奴隶制 批判 私田 公室 封建领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道路——中西文化比较分析
20
作者 丁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同许多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的农业社会及其向工业社会转化过程中 ,有着自己特殊的发展道路 ,这主要是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造成的。中国有着特殊的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模式 ,特殊的国家政治体制与政治规范 ,特殊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民族精... 同许多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的农业社会及其向工业社会转化过程中 ,有着自己特殊的发展道路 ,这主要是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造成的。中国有着特殊的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模式 ,特殊的国家政治体制与政治规范 ,特殊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中国的这种特殊的发展道路也决定了我国必须选择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和现代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发展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中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