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被引量:98
1
作者 李强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60,共14页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作者从五个方面阐明了这一变化,即从以身份社会指标转化为以非身份指标来区分社会地位,经济分层取代政治分层,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中心群体与...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作者从五个方面阐明了这一变化,即从以身份社会指标转化为以非身份指标来区分社会地位,经济分层取代政治分层,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中心群体与边缘群体关系的变化,新社会阶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30年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的特征与趋势 被引量:36
2
作者 李强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0-199,共10页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巨大变迁表现出新的特征与趋势。社会整体结构变迁有四个方面,即城乡人口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迁,职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大城市、超大城市与小城市人口社会地位出现分化...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巨大变迁表现出新的特征与趋势。社会整体结构变迁有四个方面,即城乡人口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迁,职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大城市、超大城市与小城市人口社会地位出现分化。中产阶层和中等收入群体发生重要变化。绝对贫困治理取得重大成就,相对贫困治理的任务凸显出来。社会代际流动的全国调查数据并不能支持阶层固化的流行观点,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保持比较高的代际流动率仍是21世纪的重要任务。要鼓励新的社会阶层特别是企业家群体,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发挥其重要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社会分层 社会结构变迁 特征与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划分模式的文本学考察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齐艳苓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11,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两条思维轨道上来思考阶级划分的。一个是理论构建的轨道,一个是实践分析的轨道。在理论构建的轨道上,他们运用抽象的思维方法,发现了两极阶级的对立以及两极中间的中间阶级,形成了三元的阶级划分理论模式。在实践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两条思维轨道上来思考阶级划分的。一个是理论构建的轨道,一个是实践分析的轨道。在理论构建的轨道上,他们运用抽象的思维方法,发现了两极阶级的对立以及两极中间的中间阶级,形成了三元的阶级划分理论模式。在实践分析的轨道上,他们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发现了两极阶级和中间阶级的多样的现实表现。现实中并没有,当然他们也不会形成阶级划分的实践模式。唯有科学坚持马克思恩格斯三元的阶级划分理论模式,才能正确把握由当代中国所处历史方位所决定的社会分层的复杂性,才能正确把握由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所决定的阶级关系及调整阶级关系政策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阶级划分模式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
4
作者 李新芝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26,共6页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变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创新,构建了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
关键词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 形成 发展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 被引量:2
5
作者 毕素华 《学海》 2003年第3期196-197,共2页
关键词 李强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 社会转型 中国 社会结构 社会分层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新书集锦
6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5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 中国逻辑史》 中国社会分层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