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的现代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宋全成 曹宪忠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5-79,共5页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的现代化,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近代野蛮和人的异化的基础上的。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人的人格品质的现代化和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的现代化,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近代野蛮和人的异化的基础上的。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人的人格品质的现代化和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人的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现代化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文明成果 中国特色 思想观念 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变迁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被引量:7
2
作者 史波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8-24,共7页
本文把“现代化”置于一个比“社会发展”更宽泛的概念“文化变迁”的基础上来加以审视、思考和规划,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运动是在个人、社会以及自然环境这三个关系人类文化生活的基本方面用新的联系方式、新的和谐取代旧的联系方... 本文把“现代化”置于一个比“社会发展”更宽泛的概念“文化变迁”的基础上来加以审视、思考和规划,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运动是在个人、社会以及自然环境这三个关系人类文化生活的基本方面用新的联系方式、新的和谐取代旧的联系方式、旧的和谐的历史过程。一“现代化化”理论的开创人之一帕森斯在他的名著《社会系统》一书中,把工业化和民主化加以综合来衡量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水准,这一观点无疑是有价值的。但是,帕森斯以及许多资产阶级的“现代化理论”家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即要求民主化和工业化首先必须是要求者——文化的创造者获得了对文化与社会的支配地位和主体意识。也就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现代化运动 现代化进程 世界文化 社会系统 现代文化 主体意识 传统文化 社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3
作者 马丽 张仲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79-80,共2页
2008年是毛泽东逝世32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30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毛泽东虽然逝世了30多年,但他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输入"毛泽东"这个关键词,随意在"百度"上搜索一下,关于毛泽东... 2008年是毛泽东逝世32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30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毛泽东虽然逝世了30多年,但他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输入"毛泽东"这个关键词,随意在"百度"上搜索一下,关于毛泽东的相关网页就有3130万篇,"毛泽东思想"有4765万条记录。在"谷歌"中输入"毛泽东"这个关键词,就有大约770万项符合查询结果。这表明,毛泽东依然活在中国人民心中,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为什么人们还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具有如此高的兴趣?这就涉及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以及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地位与作用 中国人民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现代化建设 正确认识 现代化过程 中国社会现代化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位波兰学者眼中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关于维克多的新著《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4
作者 丁俊萍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学者 维克多 20世纪80年代末 道路 波兰 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成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法论特色
5
作者 吴仁平 《求实》 1999年第5期14-15,共2页
方法犹如桥或船。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可能实现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今天,学习、研究和掌握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法,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 方法犹如桥或船。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可能实现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今天,学习、研究和掌握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法,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推向21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特色 三个“有利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时代特征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6
作者 王锐生 《人民论坛》 1997年第4期16-16,共1页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是我们这个世纪少有的伟人。他作为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的成员之一,曾经在革命与战争的年代战斗过,建立了丰功伟绩。但他的更为辉煌的业绩,是他在“文革”之后复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成为我国改革...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是我们这个世纪少有的伟人。他作为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的成员之一,曾经在革命与战争的年代战斗过,建立了丰功伟绩。但他的更为辉煌的业绩,是他在“文革”之后复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领航人。 从鸦片战争开始,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一直在追求现代化。起初,人们想走西方国家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但这条路走不通。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给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总设计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领导集体 邓小平 中国人民 马克思主义 革命与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康”目标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凯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小康”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现代化建设 总体小康 现实国情 “三步走”战略 “全面小康” 中国式的现代化 邓小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稳定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稳定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辛良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49-50,共2页
政治稳定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稳定研究》·辛良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保持政治稳定,是当今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自然要研究和解决这一问... 政治稳定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稳定研究》·辛良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保持政治稳定,是当今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自然要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实践证明,稳定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现代化过程 稳定研究 重大成果 观念文化 对策建议 社会主义道德 集体主义原则 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哲学”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祖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4年第2期32-37,共6页
【正】 党号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拿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哲学”的探讨,正是响应... 【正】 党号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拿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哲学”的探讨,正是响应党的这一号召所作出的努力的一部分。它谈不上有什么质量,只不过表现了作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哲学思考,是哲学面向现实生活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建设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高质量 正确认识 思想文化 创造性 研究成果 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逻辑的一部力作——简评《当代中国社会哲学》
10
作者 王秀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80-80,共1页
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以实践为其本质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关心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不断满足民族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需要,更是其充满生命活力的基础和源泉。然而,在我们的哲学教育中,突出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以实践为其本质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关心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不断满足民族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需要,更是其充满生命活力的基础和源泉。然而,在我们的哲学教育中,突出的弊病之一,恰是理论脱离中国实际。因而在一些人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社会 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 逻辑 民族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精华 社会哲学 商品经济 引导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看孔子政治思想体系
11
作者 王向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1-5,共5页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中,孔子政治思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应有所突破的问题。所以,今天研究孔子政治思想,既要系统地研究它的本身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变化,也要具体地研究它...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中,孔子政治思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应有所突破的问题。所以,今天研究孔子政治思想,既要系统地研究它的本身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变化,也要具体地研究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实际作用等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政治思想体系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发展变化 正确处理 马克思主义 正确认识 政治制度 历史经验 社会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高科技革命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挑战和机遇
12
作者 张启芬 《学海》 1999年第2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高科技革命 现代高科技 高科技发展 科学技术 尊重人才 尊重知识 科技进步 邓小平同志 挑战和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3
作者 冯国瑞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1期11-18,25,共9页
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如何,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整个工业、农业、国防现代化的关键.本文拟循着这条思路,作一些必要的阐明.
关键词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系统工程 交互作用 实践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 综合运用 经济系统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控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14
作者 熊崇善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1-54,共4页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七十年。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的奋斗历程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于推进...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七十年。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的奋斗历程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于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贡献.使我们更加坚定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必胜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社会现代化 中国历史发展 中国现代化 中国人民 历史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大重要条件
15
作者 吴树新 《江淮论坛》 CSSCI 1998年第6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无产阶级专政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世界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代国外学术流派评介》系列讲座同时开讲
16
作者 自信 《江苏社会科学》 1986年第1期25-25,共1页
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由省社联主办的《当今世界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代国外学术流派评介》两个系列讲座,已于85年11月底同时开讲,这两个系列讲座的主要内容有:“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与... 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由省社联主办的《当今世界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代国外学术流派评介》两个系列讲座,已于85年11月底同时开讲,这两个系列讲座的主要内容有:“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与国外信息社会”、“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与科技发展”、“美国第三产业种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今世界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学术流派 系列讲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信息社会 现代资本主义 评介 发展战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科学论证
17
作者 陈汉楚 《江淮论坛》 1982年第6期30-34,共5页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实现了我党历史上三次大的转折的最大一次转折,并且经过六中全会到十二大,终于找到了一条既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列宁主义 科学论证 基本原理 重点转移 六中全会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 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几个问题——学习《邓小平文选》笔记
18
作者 聂景康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5期7-12,共6页
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我党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决策。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还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 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我党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决策。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还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指导方针上也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对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缺乏经验。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确实还缺乏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邓小平文选 社会主义建设 邓小平同志 四个现代化 实现现代化 社会主义改造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 客观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 被引量:13
19
作者 范从来 杨继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3,238,共7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新四化"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它们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标;它们既有各自的独立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新四化"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它们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标;它们既有各自的独立性,亦有相互勾连、协调发展的意蕴。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突破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对立,弥合了先进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之间的分割,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路径。要真正实现"四化同步",必须大力发展信息化,有效推进城镇化,积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打破城乡分割,引导资源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自由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信息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开创与奠基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晓明 王家芬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6,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为指导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科学理论,有其形成与发展历史过程。从这一理论形成的自身发展过程来看,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这一理论的酝酿,期间提出了把实现"四化"作为全党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为指导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科学理论,有其形成与发展历史过程。从这一理论形成的自身发展过程来看,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这一理论的酝酿,期间提出了把实现"四化"作为全党工作的大局的论断;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其初步形成时期,其标志就是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从十二大到十三大是其基本形成时期,其标志是现代化战略目标以及战略步骤的提出;从十三大到十四大是其创造性发展时期,这期间提出了台阶式发展战略以及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现代化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