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0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的差别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礼银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273-280,共8页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当代西方协商民主之间存在着根本差别:二者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不同,植根于大相径庭的思想文化土壤和政治实践基础之中;二者赖以支撑的制度保障不同,中国协商民主得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多党合作的政...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当代西方协商民主之间存在着根本差别:二者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不同,植根于大相径庭的思想文化土壤和政治实践基础之中;二者赖以支撑的制度保障不同,中国协商民主得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等多层制度保障,而西方协商民主受资本主义私有制制约,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二者的协商主体不同,中国协商民主具有政党、民族、社会团体、基层组织、公民等多层次主体,而西方协商民主着重强调公民个体的主体地位,缺乏政党之间、社会团体之间的有效协商;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中国协商民主正在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立体协商体系,而西方协商民主则主要表现为个体协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当代西方协商民主 政党 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逻辑基础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吴东风 刘乐 毛志敏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2期17-20,共4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共识。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逻辑基础涵盖了传统中国的"协商"理念和实践、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理论和...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共识。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逻辑基础涵盖了传统中国的"协商"理念和实践、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理论和统一战线主张、"三三制"政权和政治协商会议政治制度。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兴起的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也为中国的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起到了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路径中,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包括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大协商等不同层次协商制度。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维度来分析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厚重历史中的存在;第二部分强调协商民主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协商民主建设的制度路径;第三部分是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未来发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人民民主 西方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直接民主的理论基础、实践演进和发展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瑞波 彭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2,共8页
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动向,需系统解读其理论基础、实践演进与发展机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对于民主政治范式选择与运行场域的科学诠释,有效回应了为什么推行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为什么需要在... 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动向,需系统解读其理论基础、实践演进与发展机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对于民主政治范式选择与运行场域的科学诠释,有效回应了为什么推行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为什么需要在基层、只能在基层的重要问题。中国基层直接民主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意识的初步觉醒、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展蓝图的基本绘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民主制度的体系化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主机制的丰富优化,表现出“实践储备—理念成型—基础巩固—质量提升”的阶段性特征。迈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基层直接民主具有独特的发展机理,即以执政党引领基层直接民主的运行过程、以组织优化破解基层直接民主的规模困境、以全过程实践厘定基层直接民主的内容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直接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治化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学俭 杨昌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54,共8页
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推进协商民主法治化,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更是协商民主制度本身的内在诉求。协商民主法治化的前提在于法制化,因... 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推进协商民主法治化,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更是协商民主制度本身的内在诉求。协商民主法治化的前提在于法制化,因而,相关法律法规的建构必然成为法治化的首要枢机。协商民主法治化并不是感性化的设计和随意性的推进,而是要在遵循进化理性和建构理性的共恰、显性建构和隐性认同的共进以及历史逻辑和对比逻辑的共显的原则指导下,逐步推进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大协商、基层协商和人民团体协商法治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法治化 推进原则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依法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的中国话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核心议题评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唐庆鹏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6-164,117,共10页
跳出民主话语的"西方中心论",中国对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积极探索,不仅有力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而且启迪世界政治文明发展。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探索在研究节点、研究领域、研究视角、研究结构上均... 跳出民主话语的"西方中心论",中国对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积极探索,不仅有力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而且启迪世界政治文明发展。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探索在研究节点、研究领域、研究视角、研究结构上均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和特征。本文从话语理论的角度着重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话语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话语渊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话语价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话语应用等若干核心问题加以归纳与提炼,对于该领域的既有理论整理、未来研究的开展具有参考意义,最终服务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民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6
作者 李璠 白艳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8-21,88,共5页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西方选举民主相比,彰显出巨大的独特优势。当然,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西方选举民主相比,彰显出巨大的独特优势。当然,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科学上的界定,并对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得到具有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协商民主 独特优势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教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教学研究》成果介绍
7
作者 吴华彪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36-140,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教学研究》按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统编教材常用逻辑结构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教学内容,构建了有效的“132”教学体系和“6S”教学模式,不仅为今后课程教材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教学研究》按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统编教材常用逻辑结构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教学内容,构建了有效的“132”教学体系和“6S”教学模式,不仅为今后课程教材的建设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而且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范式选择、对提升整个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水平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能有力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民主意识、民主素养与民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教学研究 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特色”研究——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5
8
作者 任宝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44,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协商民主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全面把握,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相比,具有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在内容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两个基本规定性,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协商民主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全面把握,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相比,具有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在内容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两个基本规定性,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障是中国共产党,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在理论预设,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以及其对协商民主的地位与功能、协商民主的制度安排与实现形式、协商民主的实践性等方面的认识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相比也具有鲜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中国特色 党的领导 民主集中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日常生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质探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力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10,共8页
日常生活为民主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回归日常生活理解民主,可以从“人”的角度进一步把握民主的价值意蕴。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度嵌入在日常生活之中,打破了民主实践于政治生活场景的局限,找回了民主的参与价值,夯实了“参与”的社会基... 日常生活为民主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回归日常生活理解民主,可以从“人”的角度进一步把握民主的价值意蕴。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度嵌入在日常生活之中,打破了民主实践于政治生活场景的局限,找回了民主的参与价值,夯实了“参与”的社会基础。从历史角度看,走向日常生活的协商民主延续了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的协商传统。从现代角度看,构建日常生活的协商民主要观照人的个体性、社会性与伦理性。从价值层面看,协商民主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真正赋予了日常生活意义,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解放”意蕴,为人类解放提供了条件。中国式民主实现了日常生活中的民主与政治生活中的民主的相互补充与相互适应,由此构建了和谐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创造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日常生活 中国民主 人的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与超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扬弃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智 文红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2-86,共5页
关键词 民主主义社会 民主主义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 理论与实践 继承与超越 新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辨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柴宝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7,共6页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一概念体现了源自西方理念的协商民主内容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载体形式之间的结合。在理论创新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内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源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也源于西方与中国之间的差异。要推...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一概念体现了源自西方理念的协商民主内容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载体形式之间的结合。在理论创新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内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源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也源于西方与中国之间的差异。要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入发展,从协商目的而言,要使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同协商民主的一般目的和价值相适应;从协商主体而言,要让协商民主主体与代表制之间相平衡,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协商民主主体平等之间相协调;从协商程序而言,就是要推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使其与协商民主所要求的程序正义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协商民主 政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政治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力 梁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3期60-62,共3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建党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建党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与优势、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才能在实践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强大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民主政治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用民主社会主义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文波 徐红霞 《保定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1-24,共4页
近几年来,各种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争论十分激烈。有必要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详细的论述,客观全面地剖析它的功过是非,更重要的是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不同本质。我们可以借鉴民主社会主义的某些经验,但绝... 近几年来,各种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争论十分激烈。有必要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详细的论述,客观全面地剖析它的功过是非,更重要的是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不同本质。我们可以借鉴民主社会主义的某些经验,但绝不能用民主社会主义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 思想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性发展
14
作者 胡凯 程兰 《理论视野》 CSSCI 2020年第8期40-46,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严峻的风险挑战冲击,习近平深刻认识到紧紧依靠人民、代表人民、服务人民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严峻的风险挑战冲击,习近平深刻认识到紧紧依靠人民、代表人民、服务人民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地位和作用、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关系、政治制度体系建设、发展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以及如何评价人民民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方面都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宝库,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政治优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创新性发展 政治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命
15
作者 刘蕾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7-90,共4页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传到中国,正值中国民主建设刚刚起步之际,许多学者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联系起来研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命这一命题的提出,其现实意义在于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传到中国,正值中国民主建设刚刚起步之际,许多学者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联系起来研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命这一命题的提出,其现实意义在于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即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和追求目标,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又为人民民主提供了旺盛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 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6
作者 陈坚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115,共5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根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审慎、稳定、团结、民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根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审慎、稳定、团结、民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共产党 十七大 党中央 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核心理念探析
17
作者 古江波 王金华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36-39,共4页
民主,在不同的阶级、国家和人文视野下,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内涵本质和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以人为本的民主,是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群众需要的民主,是以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为基本目标的民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民主,在不同的阶级、国家和人文视野下,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内涵本质和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以人为本的民主,是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群众需要的民主,是以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为基本目标的民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践行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走群众路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民主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回顾与经验总结
18
作者 郑曙村 赵启坤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11,共6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重新开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并成功地探索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道路。30年的民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民主的道路,不照搬西方民主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重新开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并成功地探索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道路。30年的民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民主的道路,不照搬西方民主模式;坚持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的民主;走渐进式民主发展道路;坚持走制度化、法治化的民主之路。今后需要着力加强党内民主、代议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协商民主建设,以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三十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着力点
19
作者 李国安 张国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75,共2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着力抓...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发展道路 历史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认知民主社会主义的前提、缘起与演进
20
作者 舒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56,共4页
列宁和共产国际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批判,对中国共产党认知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对中国共产党成长为革命性政党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另一方面,共产国际基于世界革命视域对西欧社会民主党的批判所显示出的历史局限性,一直... 列宁和共产国际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批判,对中国共产党认知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对中国共产党成长为革命性政党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另一方面,共产国际基于世界革命视域对西欧社会民主党的批判所显示出的历史局限性,一直妨碍着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社会主义做出客观而科学的评价,成为中国共产党科学地认知民主社会主义必须僭越的思想前提。建国后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对所承袭的思想前提进行了现实演绎,对民主社会主义持全面批判的态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知走向了客观、理性与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民主社会主义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