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法论特色
1
作者 吴仁平 《求实》 1999年第5期14-15,共2页
方法犹如桥或船。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可能实现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今天,学习、研究和掌握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法,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 方法犹如桥或船。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可能实现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今天,学习、研究和掌握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方法,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推向21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特色 三个“有利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时代特征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论中国社会主义前期的党史──学习邓小平论中共党史之一 被引量:5
2
作者 石仲泉 薛钰 高远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5,84,共16页
关键词 邓小平 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改造 《邓小平文选》 中国社会主义 中共党史 毛泽东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左” “四人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现代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被引量:8
3
作者 宋全成 曹宪忠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5-79,共5页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的现代化,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近代野蛮和人的异化的基础上的。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人的人格品质的现代化和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的现代化,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近代野蛮和人的异化的基础上的。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人的人格品质的现代化和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人的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现代化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文明成果 中国特色 思想观念 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指定代表”和“随机抽样”:中国社会主义复式协商民主的程序设计 被引量:17
4
作者 韩福国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81,共11页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如果要发挥其治理功能,就需要从单纯的理论论证转向注重可操作化的实践程序。在中国长期的协商民主实践中,一直存在"指定代表"(1)参与式的协商民主,从而造成"内部化民主&q...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如果要发挥其治理功能,就需要从单纯的理论论证转向注重可操作化的实践程序。在中国长期的协商民主实践中,一直存在"指定代表"(1)参与式的协商民主,从而造成"内部化民主"这一偏移的实际执行取向;同时引入了国际流行的"随机抽样"来改进协商民主的参与代表的选择,但它又无法适应中国特定的社会参与结构。无论侧重于哪个取向,都无法解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具体实践中的内生性科学化不足的困境。在分析中国协商民主实践中"参与不足"和代表选择"随机困境"的基础上,我们提出需要超越国际社会中协商民主的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和超越中国传统的"指定代表参与"的路径,建构起基于现有中国社会群体的科学分层抽样而又环节科学的复式协商民主抽样程序。这一立足于中国特定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程序,可以提取出"沉默大多数群体"在公共决策中的意见,同时匹配其他程序,有利于真正实现社会民意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 指定代表 随机抽样 复式协商民主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论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樊瑞科 李彩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8-12,共5页
正视微博的主要功能和鲜明特征是探讨微博时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前提。微博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厘清微博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利弊影响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当代中国社会... 正视微博的主要功能和鲜明特征是探讨微博时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前提。微博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厘清微博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利弊影响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对微博时代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影响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晓鹏 谭祖雪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9-33,共5页
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朱晓鹏谭祖雪我国当前股份合作制的快速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我国自五十年代开始的合作化运动作为一个历史时代早已经过去了,但合作制这种建设和... 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朱晓鹏谭祖雪我国当前股份合作制的快速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我国自五十年代开始的合作化运动作为一个历史时代早已经过去了,但合作制这种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形式是否也已经过时而不再有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合作制 合作制的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合作社 资本主义 列宁 社会主义公有制 改造小农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城镇集体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变迁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被引量:7
7
作者 史波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8-24,共7页
本文把“现代化”置于一个比“社会发展”更宽泛的概念“文化变迁”的基础上来加以审视、思考和规划,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运动是在个人、社会以及自然环境这三个关系人类文化生活的基本方面用新的联系方式、新的和谐取代旧的联系方... 本文把“现代化”置于一个比“社会发展”更宽泛的概念“文化变迁”的基础上来加以审视、思考和规划,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运动是在个人、社会以及自然环境这三个关系人类文化生活的基本方面用新的联系方式、新的和谐取代旧的联系方式、旧的和谐的历史过程。一“现代化化”理论的开创人之一帕森斯在他的名著《社会系统》一书中,把工业化和民主化加以综合来衡量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水准,这一观点无疑是有价值的。但是,帕森斯以及许多资产阶级的“现代化理论”家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即要求民主化和工业化首先必须是要求者——文化的创造者获得了对文化与社会的支配地位和主体意识。也就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现代化运动 现代化进程 世界文化 社会系统 现代文化 主体意识 传统文化 社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中国共产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关系之研究——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与改组为中心 被引量:7
8
作者 黄金凤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53,共12页
受苏俄和共产国际策略的影响,早期社会主义青年团主要由共产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两支重要力量组成。共产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在建团初期有过密切合作,但随着共产党创立工作的展开,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导致青年团的改组以及共产主... 受苏俄和共产国际策略的影响,早期社会主义青年团主要由共产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两支重要力量组成。共产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在建团初期有过密切合作,但随着共产党创立工作的展开,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导致青年团的改组以及共产主义者对无政府主义的抛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 无政府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历程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仁涛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平、稳定的社会主义宪政秩序的必由之路。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到2004年现行宪法修正案的公布与实施,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平、稳定的社会主义宪政秩序的必由之路。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到2004年现行宪法修正案的公布与实施,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走过了整整50年的风雨历程。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历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历史经验,为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 宪政建设 历程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奠基和探索: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读《毛泽东年谱(1949-1976)》后的考察疏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晋 《毛泽东研究》 2016年第1期22-44,共23页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奠基之功,即建立起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二是探索之功,即通过独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起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毛泽东在政治制度、改造道路、社会矛盾、现代化目标四个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奠基之功,即建立起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二是探索之功,即通过独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起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毛泽东在政治制度、改造道路、社会矛盾、现代化目标四个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思考,这也反映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奠基和探索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社会主义 奠基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冷树青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7-80,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竞争的平等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扬弃,促进并将实现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竞争的平等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扬弃,促进并将实现竞争与平等的有机统一,标志着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竞争与平等 新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苏公开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罅漏 被引量:2
12
作者 邢和明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6-99,共4页
1 961年 1 0月 ,苏共召开二十二大。中国对苏共二十二大的过激反应 ,成为中苏公开论战的起点。这场论战 ,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走向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过渡”理论的提出 ,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方位的错误认识。全力维护苏联模... 1 961年 1 0月 ,苏共召开二十二大。中国对苏共二十二大的过激反应 ,成为中苏公开论战的起点。这场论战 ,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走向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过渡”理论的提出 ,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方位的错误认识。全力维护苏联模式 ,就是固守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 ,确信社会主义只能有一种模式 ,把对这一模式的改革当作复辟资本主义。将矛头指向党内“走资派” ,则是对执政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的不清醒认识 ,从而确立了“夺权斗争”的思维逻辑和行为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 苏联 “大过渡”理论 社会发展 苏联模式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苏论战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道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明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6-30,共5页
中苏论战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中苏论战不但中断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独立的、正确的探索和改革,而且加剧了中共和毛泽东从1958年开始的"左"的错误,促成了党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 中苏论战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中苏论战不但中断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独立的、正确的探索和改革,而且加剧了中共和毛泽东从1958年开始的"左"的错误,促成了党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为了"反修防修",毛泽东最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中国走向十年内乱的深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论战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左”倾错误 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开辟了人类现代文明的新境界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艳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5期32-37,共6页
中国社会主义文明是以自主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增进劳动人民利益为文明进步价值旨向的大规模实践活动。迄今为止,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开创、发展了中国社会主义文明进步事业,促进了... 中国社会主义文明是以自主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增进劳动人民利益为文明进步价值旨向的大规模实践活动。迄今为止,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开创、发展了中国社会主义文明进步事业,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文明进步道路不断在实践中作出理论创新和完善,使中国社会主义文明逐渐形成了超越于资本主义的和谐、全面、包容的崭新特征。今后,要从价值目标、依靠力量、建设途径方面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明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中国社会主义文明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从文化的角度看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剑君 《理论学习月刊》 1998年第4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政治发展 意识形态 政治体系 革命精神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国政治发展 政治思维 建国初期 政治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探索的四个三十年 被引量:1
16
作者 鄢一龙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共6页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遭遇数千年未遇之强敌。中华民族生死一线、不绝如缕,无数仁人志士舍生求法、为民请命,探求对这一空前的西方现代化冲击的回应之道。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 三十年 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 为民请命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的合目的运行模式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剑英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17,共7页
关键词 实践活动 合目的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执行操作 运行模式 实践方案 实践目标 决策指令 利益观 决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固本包容的智慧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淑晴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4-27,共4页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中,如何处理固本与包容的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政治问题。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始终贯穿着对固本与包容关系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中,如何处理固本与包容的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政治问题。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始终贯穿着对固本与包容关系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彰显了非凡的智慧。列宁固本包容的智慧源于对唯物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深刻领悟和把握,源于对时代课题的科学解答和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永不懈怠精神。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坚持固本又勇于包容,并把二者统一于党执政和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影响极其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固本包容 智慧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结构的分离与统一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波 《学海》 2002年第4期73-76,共4页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在结构上表现为显型结构层面上的法律文化与隐型结构层面上的法律文化的严重分离。法律文化建设的重心应放在隐型结构层面上的法律文化的建构上。随着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生成动力的增强 ,当代中国将生成与社会主...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在结构上表现为显型结构层面上的法律文化与隐型结构层面上的法律文化的严重分离。法律文化建设的重心应放在隐型结构层面上的法律文化的建构上。随着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生成动力的增强 ,当代中国将生成与社会主义显型结构层面上的法律文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隐型结构层面上的法律文化 ,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结构将由分离到实现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 法律文化 结构 分离 统一 重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少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共8页
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说明其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辩证关系,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 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说明其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辩证关系,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社会功能是有裨益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群逐步形成,社会历史哲学、价值哲学、认识论与真理论、唯物辩证法等研究得到了不断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 运用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