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集成数据库模型 被引量:15
1
作者 左群超 叶亚琴 +5 位作者 文辉 宋越 葛佐 王英超 左泽均 杨东来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68-1981,共14页
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研究范围涵盖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矿产预测、重力、磁测、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专业领域,已形成了海量成果,数据量达TB级。研制与实现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集成数据库模型,用于集成和管理这个国家基础... 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研究范围涵盖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矿产预测、重力、磁测、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专业领域,已形成了海量成果,数据量达TB级。研制与实现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集成数据库模型,用于集成和管理这个国家基础性数据资源,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是构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平台的基础工作,用以整合基础数据与高层应用、贯通省级-大区-全国层次以及支撑不同尺度规模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常态化工作。对开展国家基础性数据资源建设有指导作用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数据模型 数据库模型 数据集成 集成数据库模型 UML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研制流程及方法技术 被引量:15
2
作者 左群超 杨东来 叶天竺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49-1061,共13页
本文以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专项的成果数据建模为实例,提出了复杂问题域数据模型的研制流程和实施策略,系统阐述了研制流程和实施策略的基本内容,简要介绍了设计思想、采用的方法技术以及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实践验证了研制流程和... 本文以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专项的成果数据建模为实例,提出了复杂问题域数据模型的研制流程和实施策略,系统阐述了研制流程和实施策略的基本内容,简要介绍了设计思想、采用的方法技术以及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实践验证了研制流程和实施策略及方法技术的有效性、可行性、实用性和代表性,有一定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特别适合以超大型、多专业、工程性以及面向空间数据为主要特征的大型地质项目数据资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数据模型 数据建模 本体 元模型 面向对象技术 模型驱动 问题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铅锌矿产资源成矿特征与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32
3
作者 唐攀科 王春艳 +4 位作者 梅友松 郝玉军 吴碧娟 管友飞 段建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49,共19页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铅锌矿产资源需求大量增加,使得我国的铅锌资源储备形势依然严峻。基于此,在全国开展铅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通过总结铅锌矿地质矿产成果,掌握铅锌矿产资源现状,预测未查明的铅锌矿产资源潜力,能够更好地满...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铅锌矿产资源需求大量增加,使得我国的铅锌资源储备形势依然严峻。基于此,在全国开展铅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通过总结铅锌矿地质矿产成果,掌握铅锌矿产资源现状,预测未查明的铅锌矿产资源潜力,能够更好地满足未来铅锌矿产资源规划部署及合理利用的需要。在系统梳理全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铅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中国铅锌矿时空分布规律特征,结合传统的矿床模型以及全国重要矿产预测类型划分方案划分了铅锌矿矿产预测类型,将全国铅锌矿划分为9类矿产预测类型,分别是层控碳酸盐岩型(MVT)、碳酸盐岩-细碎屑岩型(SEDEX)、砂砾岩型、沉积改造型、陆相火山岩型、海相火山岩型、岩浆热液型、夕卡岩型和风化壳型;分析了重要成矿区带的铅锌矿矿产预测类型、成矿时代,总结了各成矿区带主要类型铅锌矿区域预测要素,建立了主要类型铅锌矿区域预测模型。结合全国大地构造相图、全国成矿区带图以及全国各级预测区分布图等资料,划分了15个铅锌矿成矿省和47个Ⅲ级成矿区带,以成矿省(成矿区带)为主线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预测工作,为勘查部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成矿区带 矿产预测类型 预测模型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4
作者 丁寿颐 贾琦琪 +1 位作者 李清嘉 刘泽瑾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5-21,46,共8页
兼顾自然资源统一和分类的行政管理需求,基于资源属性、自然条件及灾害风险等维度评价土地、森林、草原、湿地和水资源5类资源的开发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合理和客观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源统计数据和遥感数... 兼顾自然资源统一和分类的行政管理需求,基于资源属性、自然条件及灾害风险等维度评价土地、森林、草原、湿地和水资源5类资源的开发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合理和客观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源统计数据和遥感数据,对中国省级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进行评价,并利用主导因素法进行潜力分区。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具有较高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北京、天津等快速城镇化区域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较低,需发挥其经济发展优势。提出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不同尺度区域的自然资源开发潜力评估,并能有效识别地区优势自然资源类型,为地方自然资源管理和主体功能区优化调整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综合潜力 潜力评价 指标体系 统一管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重点海域海砂资源调查和潜力评价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京涛 阚靖 +9 位作者 胡邦琦 宋维宇 黄龙 丁雪 邹亮 李攀峰 孔祥淮 刘京鹏 林文荣 李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7,共8页
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到近年来中国海砂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梳理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已有的调查研究资料和数据。重点结合2005年至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中国近海海砂及相关资源潜力调查”工作成果,评价了中国重点海域海砂资... 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到近年来中国海砂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梳理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已有的调查研究资料和数据。重点结合2005年至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中国近海海砂及相关资源潜力调查”工作成果,评价了中国重点海域海砂资源潜力,归纳了海砂资源调查、评价以及开发现状,总结了海砂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效应,分析了当前海砂资源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后续产业规划部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砂资源 资源调查 可持续发展 潜力评价 中国近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预测类型及其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运用 被引量:46
6
作者 王登红 陈毓川 +6 位作者 徐志刚 盛继福 朱明玉 刘喜方 张长青 王成辉 王永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2-1099,1110,共9页
矿产预测类型是从成矿预测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角度对矿产资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具有区域性但也兼顾典型矿床的一般性成矿规律,其理论基础就是成矿系列理论的矿床式。回顾了矿产预测类型概念的提出与演变过程,以阿舍勒式、大厂式和... 矿产预测类型是从成矿预测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角度对矿产资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具有区域性但也兼顾典型矿床的一般性成矿规律,其理论基础就是成矿系列理论的矿床式。回顾了矿产预测类型概念的提出与演变过程,以阿舍勒式、大厂式和甲玛式为例探讨了作为预测工作第一步骤的重要性及划分矿产预测类型的理论依据,以大冶式铁矿为例阐述了矿产预测类型在成矿预测中的重要性和优越性。矿产预测类型基于典型矿床但又超越典型矿床的具体成矿条件因而体现出预见性,为成矿预测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可以根据预测工作尺度的不同而分层次给出矿产预测类型的划分方案,可以满足分级别预测的需要;再者,矿产预测类型具有区域性特点但又不排斥一般性,既有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分析讨论了2006年以来在全国运用矿产预测类型概念开展潜力评价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指出只有加强成矿规律研究才能科学地评价矿产资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预测类型 矿床式 成矿预测 成矿规律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7
作者 娄德波 肖克炎 +1 位作者 丁建华 孙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77-1684,共8页
矿产预测是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预测的成果也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目标。MRAS作为矿产预测最重要的辅助决策系统,了解其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对于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体系... 矿产预测是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预测的成果也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目标。MRAS作为矿产预测最重要的辅助决策系统,了解其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对于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体系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中的正确应用是很重要的。现对MRAS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做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AS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定位预测 定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固体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20
8
作者 黄文斌 肖克炎 +1 位作者 丁建华 李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34-1843,共10页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对提高矿产勘查工作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70年代起各国就相继开展不同规模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方法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方法。基于GIS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对提高矿产勘查工作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70年代起各国就相继开展不同规模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方法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方法。基于GIS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通过对各种地质信息的数字化,实现成矿信息的定量化识别与提取,最终实现对矿产资源位置的圈定、数量的估算和质量的评估。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几种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总结了基于GIS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工作思路和工作流程,对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几个关键点:矿床类型划分及预测工作区的确定、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预测区圈定、靶区优选以及矿床数、资源量估算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潜力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0
9
作者 宋国耀 张晓华 +1 位作者 肖克炎 朱裕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8期17-19,共3页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国土资源大调查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它的完成为发挥矿产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目前开展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和进行“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关键词 矿产资源 潜力评价 指导理论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方法技术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龚鹏 李娟 +2 位作者 胡小梅 刘修国 马振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1-1109,共9页
为科学评估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潜力,本文首先客观地分析了当前矿产资源预测领域的现状,回顾并评述了三种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方法(丰度法、面金属量法和地球化学块体法)。其次通过整理、吸纳前人研究成果,在GIS技术平台上集成了以基础地质... 为科学评估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潜力,本文首先客观地分析了当前矿产资源预测领域的现状,回顾并评述了三种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方法(丰度法、面金属量法和地球化学块体法)。其次通过整理、吸纳前人研究成果,在GIS技术平台上集成了以基础地质、成岩成矿机制、理论地球化学和勘查地球化学为一体的研究思路,概要论述了在III级成矿带中开展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建立、地球化学定量预测区优选和资源量估算的方法技术。最后总结了地球化学定量预测的几点认识和探索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模型 定量预测方法技术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剥蚀系数 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固体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克炎 谢承祥 +3 位作者 王登红 张晓华 丁建华 娄德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483-486,共4页
在开展一轮、二轮成矿区划的基础上,中国目前正在开展全国新一轮固体矿产资源评价,目标是通过3~5年,对全国25种固体矿产运用先进的成矿理论和评价技术方法科学地圈定成矿远景区,并估算出近地表1km范围内的未发现的矿产资源量,为国家地... 在开展一轮、二轮成矿区划的基础上,中国目前正在开展全国新一轮固体矿产资源评价,目标是通过3~5年,对全国25种固体矿产运用先进的成矿理论和评价技术方法科学地圈定成矿远景区,并估算出近地表1km范围内的未发现的矿产资源量,为国家地区矿产资源的战略勘查和宏观决策提供技术支撑。由于目前矿产资源勘查形势相比十年前有了显著的变化,因此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也相应有一些调整。文章论述了此轮矿产资源评价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技术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模型 评价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中成矿元素异常的圈定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宝强 张晶 +2 位作者 孟广路 王斌 曹积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85-1695,共11页
地球化学方法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资源潜力预测评价的潜力区优选中尤为重要。但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用统一的异常下限圈定异常,常常会出现"有矿无异常或有异常无矿"的信息错位,给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工作中... 地球化学方法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资源潜力预测评价的潜力区优选中尤为重要。但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用统一的异常下限圈定异常,常常会出现"有矿无异常或有异常无矿"的信息错位,给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工作中的异常定位造成困惑。经过对比分析认为:应用经滑动平均处理得到的滑动平均衬值数据绘制等量线图和相应的异常图,是解决区域性地球化学评价工作中异常信息错位的有效手段。在西北地区(包括各省区),滑动平均窗口大小选择49km×49km为宜。经过这种数据处理后圈定的异常图可以有效地解决异常信息错位现象,明显压制高背景异常,突出低背景区的弱小异常,同时也很好地显示了区域异常带的展布规律,间接地反映了区域构造和控矿构造的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 地球化学 潜力评价 异常圈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矿矿产预测评价模型及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牛翠祎 韩先菊 卿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0-1222,共13页
在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基础上,将全国金矿矿产评价模型总结为12类:与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破碎蚀变岩型、斑岩型、矽卡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微细浸染型、变碎屑岩地层中热液型、绿岩建造型、砂金型、风化壳型和砾... 在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基础上,将全国金矿矿产评价模型总结为12类:与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破碎蚀变岩型、斑岩型、矽卡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微细浸染型、变碎屑岩地层中热液型、绿岩建造型、砂金型、风化壳型和砾岩型。其中,以与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破碎蚀变岩型、微细浸染型为主,其预测资源量约占总预测资源量的38%,21%和14%。根据资源量的空间分布及成矿地质背景划分了55个金矿成矿区带,通过对不同成矿区带对预测资源量、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统计分析,金矿主要集中分布于胶东、华北地台南缘、西秦岭、东秦岭、辽东、滇黔桂、哀牢山成矿带等。根据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结合金矿资源潜力及近年来金矿勘查进展,对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提出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矿产预测评价模型 成矿区带 资源潜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在我国的发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朱裕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31-33,23,共4页
无论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还是“成矿预测”、“总量预测”、“成矿区划”,其目标、任务、采用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编制的图件都是相似的,都可纳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范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以成矿地质理论为依据,应用有关技术方法。
关键词 矿产资源 潜力评价 成矿预测 发展过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评价历史回顾及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照志 潘昭帅 +2 位作者 李厚民 车东 吴晴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8-210,共23页
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根基,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含重要工业产品)是一个国家实施工业化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要以科学的精神,评价矿产资源。有多少家底,办多大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支撑国家... 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根基,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含重要工业产品)是一个国家实施工业化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要以科学的精神,评价矿产资源。有多少家底,办多大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支撑国家经济建设。本文在回顾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70余年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基础上,对自1952年以来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历史进行系统评价,经综合集成研究,总结提出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演变规律,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与认识对于推进我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认为:矿产资源在我国工业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体制及职能的变化,以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为核心,将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演变阶段划分为5个时期:启动期(1952~1965年)、规范期(1966~1993年)、改革期(1994~2006年)、发展期(2007~2017年)与深化期(2018年-),阐述了各时期的特点与发展演变规律,以及查明资源储量和矿产品的变化规律。在每个时期,我国均依靠国家力量,组织开展全国性的矿产资源储量调查、核查、核实,资源潜力评价及资源保障程度论证(可供性)等国情国力调查与评价工作。通过对我国第四轮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工作进展与现状进行的回顾,我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顶层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越来越强,调查与评价的技术体系日益完善,覆盖的矿种数和矿区数不断增加,不断突出重要能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重视资源战略、安全及供需形势等国情的分析与研判,妥善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认为:我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是适应国家重大资源战略与规划而开展的,所形成的大量系列宏观成果为国家矿产资源战略、供需形势、资源保证程度论证提供了基础支撑,对于国家制定中长期矿产资源战略、规划、政策,以及开展国家重大资源战略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历史,矿业人始终以科学的精神评价矿产资源,从不冒进、夸大事实,也未给国家造成损失。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又审时度势地提出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我国稳步进入工业化大国行列。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矿产资源 国情调查与评价 发展阶段 演变规律 国家矿产资源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系列综合信息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克炎 张晓华 +1 位作者 陈郑辉 朱裕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59-165,共7页
文章介绍了对中国西部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示范技术总体框架的研究思路。将较成熟的成矿理论模型与区域综合勘查信息资源评价技术结合,可能使未发现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既有可靠的地质依据,又能代表目前勘查资料信息利用水平。文章最后还... 文章介绍了对中国西部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示范技术总体框架的研究思路。将较成熟的成矿理论模型与区域综合勘查信息资源评价技术结合,可能使未发现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既有可靠的地质依据,又能代表目前勘查资料信息利用水平。文章最后还论述了"三三"西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成矿系列 综合信息 数据库 定量评价 资源 中国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固体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战略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方成 杨家瑞 廖朝贵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60-164,共5页
分析了中国矿产资源的总体形势,指出国民经济建设所需的部分支柱性矿产短缺明显,探寻国家紧缺矿产资源是地质大调查工作的战略目标。西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地处全球性的欧亚、印度、太平洋三大板块的会聚地带以及次级板块结合部,区域成... 分析了中国矿产资源的总体形势,指出国民经济建设所需的部分支柱性矿产短缺明显,探寻国家紧缺矿产资源是地质大调查工作的战略目标。西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地处全球性的欧亚、印度、太平洋三大板块的会聚地带以及次级板块结合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条件优越,银、铜、铅、锌、金、铬、锡、铂、富锰等矿种具有显著的优势,总体而言,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勘查程度较低,仍蕴含着巨大的找矿潜力。提出了围绕国家的资源战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保重点、抓突破,力争形成国家级资源勘查与战略储备基地的评价战略,以及西南地区未来矿产资源评价的战略性部署区带、主攻方向、主攻矿种及主攻矿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形势 西南地区 资源潜力 调查评价 战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库数据模型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崔放 连长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2,共4页
概述了全球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库的重要性 ,它是进行全球地质矿产潜力评价的基础数据库 ,涉及到经济、地理、地质、矿产、物化探、遥感 ,以及勘查、生产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全球矿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的背景、现状... 概述了全球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库的重要性 ,它是进行全球地质矿产潜力评价的基础数据库 ,涉及到经济、地理、地质、矿产、物化探、遥感 ,以及勘查、生产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全球矿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的背景、现状与进展 ;从全球、地区 (或国家 )和局部 (或重要成矿带 ) 3个层次上 ,探讨了全球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数据库的研究内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矿产资源潜力 评价 空间数据库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现状及其技术体系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照志 李厚民 +2 位作者 潘昭帅 车东 赵汀 《中国矿业》 2022年第2期21-27,共7页
在新发展阶段,我国部署开展了第4次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主要任务是对查明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空间分布等进行调查与核实,对潜在矿产资源进行评价,摸清矿产资源家底,调查与评价成果为国家实施宏观战略决策等提供依据和支撑... 在新发展阶段,我国部署开展了第4次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主要任务是对查明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空间分布等进行调查与核实,对潜在矿产资源进行评价,摸清矿产资源家底,调查与评价成果为国家实施宏观战略决策等提供依据和支撑。本文概述了我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工作进展,认为新发展阶段我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需要强有力的技术体系做支撑,切实提高成果数据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目前我国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技术体系。技术体系体现出系统完整性、技术先进性、支撑学科的交叉融合性、公开透明性以及规范化与标准化等特征。这一套技术体系提升了系列成果质量,增强了工作效率,对于矿产资源国情调查评价的深入分析和成果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本文提出强化智能化识别、大数据挖掘、区块链等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更新完善技术体系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发展阶段 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 工作进展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现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文斌 张桂萍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45-746,共2页
自20世纪初法国地质学家LdeLaunay提出"成矿区带是研究金属的自然富集作用"开始以来,研究成矿规律,进行成矿预测一直是矿床学家关心的重要内容。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蓬勃发展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关键词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矿产资源评价 地质学家 地质调查 成矿预测 成矿规律 重要内容 五十年代 诺贝尔获奖者 世纪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