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以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回顾与展望——以通论性目录学史著作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谢欢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6,共7页
[目的/意义]相较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学界对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的梳理略显不够,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为新时代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书写提供历史借鉴。[研究设计/方法]以20世纪以来出版的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 [目的/意义]相较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学界对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的梳理略显不够,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为新时代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书写提供历史借鉴。[研究设计/方法]以20世纪以来出版的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王重民著《中国目录学史论丛》、吕绍虞著《中国目录学史稿》、倪士毅著《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乔好勤著《中国目录学史》、余庆蓉著《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以及柯平著《中国目录学史》7本通论性目录学史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读、分析与比较,借以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的书写路径。[结论/发现]20世纪以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呈现出如下特点:(1)历史学、图书馆学学者是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两大核心主体;(2)线性进化史观逐渐成为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主流史观;(3)书写的焦点由“以目录为中心”到“目录与人并重”。[创新/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展望:(1)明确“目录学史”的内涵;(2)明确“以西释中”还是“以中释中”;(3)明确中国目录学史的中心是“人”;(4)探索多体裁的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形式;(5)拓展中国目录学史的关注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 中国图书馆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元斌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2,F0003,共9页
学术史建立是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目录学作为我国传统学问之一,对其学术史的梳理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中国目录学史已有研究的贡献聚焦于三个领域:中国目录学通史研究、中国目录学断代史研究和中国目录学家及学术流派研究。通过梳理... 学术史建立是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目录学作为我国传统学问之一,对其学术史的梳理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中国目录学史已有研究的贡献聚焦于三个领域:中国目录学通史研究、中国目录学断代史研究和中国目录学家及学术流派研究。通过梳理分析发现,一方面,前人对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尚存不足,包括:通史研究详古略今,断代史研究尚有缺疏,目录学家个体研究有待深耕;另一方面,学术年表等学术史基础资料建设函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 目录学通史 目录学断代史 目录学 中国目录学年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推动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创新的力作--评柯平教授的《中国目录学史》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文亮 刘培旺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5,共5页
2022年柯平教授的《中国目录学史》出版,该书著述了自春秋战国时期至民国时期的目录学发展流变,具有继承传统、史料突破、科学分析的特点,弥补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目录学史研究的一些不足,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目录学史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 2022年柯平教授的《中国目录学史》出版,该书著述了自春秋战国时期至民国时期的目录学发展流变,具有继承传统、史料突破、科学分析的特点,弥补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目录学史研究的一些不足,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目录学史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成为目录学史研究的新标杆。同时,该书也存在持续完善的空间,比如在历史人物、朝代方面拓展范围,加强目录学史与科技史、军事史、观念史的联系。总体而言,这一研究成果对于目录学界鉴往知来和巩固学科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于传承中华文化遗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 目录学 传统文化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目录学的继承与创新——第六届全国目录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新才 丁家友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共4页
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目录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图书馆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办的全国第六届目录学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3日在武汉大学成功召开。大会开幕式由目录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长王新才教授主持,武... 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目录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图书馆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办的全国第六届目录学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3日在武汉大学成功召开。大会开幕式由目录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长王新才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楚龙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 学术研讨会 继承与创新 武汉大学图书馆 中国图书馆学会 专业委员会 纪要 信息管理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历史 探索发展——《中国目录学:理论、传统与发展》评荐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建明 王迎春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9-101,共3页
汉成帝命刘向、刘歆等人校书,历20年而有《别录》、《七略》问世,奠定了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的基础。若从汉代算起,目录学发展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研究目录学的著作历代层出不穷。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 传承历史 传统 古典目录学 《别录》 《七略》 刘向 校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目录学创新发展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6
作者 柯平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3,11,共4页
从1983年至今30年来,中国图书馆学会目录学专业委员会召开了六届全国目录学学术研讨会。今天,目录学面临什么样的形势与任务,面临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兹撮其纲领,分述如下: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 中国图书馆学会 创新 学术研讨会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名达对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4
7
作者 董广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88-94,共7页
在中国现代史上,许多有识之士为了更好地利用图书报刊宣传先进技术和进步思想,以唤醒民众,挽救民族危机,从不同角度对目录学原理,目录学方法和目录学史进行了研究,他们之中,能够做出全面、客观、细致的工作并有独创精神的,要数姚名达为... 在中国现代史上,许多有识之士为了更好地利用图书报刊宣传先进技术和进步思想,以唤醒民众,挽救民族危机,从不同角度对目录学原理,目录学方法和目录学史进行了研究,他们之中,能够做出全面、客观、细致的工作并有独创精神的,要数姚名达为姣姣者。 姚名达,又名显微,江西兴国人,1904年生。他在清华研究院读书时,是梁启超的学生,毕业后留清华工作。1928年,他赴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特约撰述。1935年创办上海女子书店,编印《女子月刊》和《女子文库》,并兼任暨南,复旦等大学历史系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名达 中国目录学 七略 别录 章学诚 现代目录学 目录学理论 古代目录学 刘向父子 经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梁启超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贡献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静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115-120,共6页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戊戌维新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目录学家。他的许多目录学论著在我国近代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中国目录学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本文就其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贡献做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 梁启超 戊戌维新运动 西学 中国目录学 戊戍维新运动 变法维新 五·四运动 倡导者 西书 进步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料》文献考据思想方法述论 被引量:2
9
作者 黎冬瑶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108,共6页
《中国目录学史料》是当代著名文献学家王重民先生的一部重要遗著,在鉴别史料、考订记事、解释史料方面成果丰硕。王重民善于通过版本目录研究与推理考证的方法进行文献考据,梳理文献递藏的源流,评判目录文献价值,补充诸多文献著录细节... 《中国目录学史料》是当代著名文献学家王重民先生的一部重要遗著,在鉴别史料、考订记事、解释史料方面成果丰硕。王重民善于通过版本目录研究与推理考证的方法进行文献考据,梳理文献递藏的源流,评判目录文献价值,补充诸多文献著录细节,体现了考据学方法论的跨学科性。此外,《中国目录学史料》征引题称规范、按语论述全面,是王重民考据思想方法中“经世致用”境界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史料》 王重民 考据学 目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目录学研究述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斐章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4年第1期81-86,32,共7页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目录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中国目录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十四个春秋。三十四年来,党和政府对发展书目工作非常重视,发布过一系列指示,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书目工作和目录学研究...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目录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中国目录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十四个春秋。三十四年来,党和政府对发展书目工作非常重视,发布过一系列指示,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书目工作和目录学研究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书目工作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录学研究紧密地结合生产和科学研究以及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需要,为发展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服务。出版物缴送本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为全面地完备地进行出版物的书目登记提供了物质保证。国家书目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 目录学研究 书目工作 目录学 古典目录学 发展进程 书目控制 推荐书目 吉林省图书馆 工作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评《中国目录学史》 被引量:1
11
作者 傅立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4年第3期116-117,共2页
1992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乔好勤先生积10年之功力撰成的专著《中国目录学史》。该书不仅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还引起了港台出版发行界有关人士的重视。乔著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社会效应?我们不妨从其理论和方法上的成就... 1992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乔好勤先生积10年之功力撰成的专著《中国目录学史》。该书不仅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还引起了港台出版发行界有关人士的重视。乔著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社会效应?我们不妨从其理论和方法上的成就与特色方面来寻找答案。通读全书,发现乔著的第一个特色是创造性的见解和真知灼见颇多。该书善于在指出前人失误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譬如,过去人们常根据《隋志》的一些评述,如“世相祖述,无所变革”等,就断定魏晋南北朝目录学“发展缓慢”,处于低谷。乔著不为成见所囿,大胆提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书目类型,书目体例、书目分类都有所创新和变革,目录学思想也极其活跃,它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时期 集大成 中国古代目录学 书目分类 目录学思想 出版发行
全文增补中
中国古典目录学新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国强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3-29,共7页
中国古典目录学作为整体已然终结一个半世纪,当代目录学也有长足进步;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认识水平上,古典目录学之于我们都有明显的距离感,这给我们提供了更客观地认识它的条件,冷静和审慎能使我们避免或减少失误.我们怀着对目录学历史... 中国古典目录学作为整体已然终结一个半世纪,当代目录学也有长足进步;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认识水平上,古典目录学之于我们都有明显的距离感,这给我们提供了更客观地认识它的条件,冷静和审慎能使我们避免或减少失误.我们怀着对目录学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深切关怀,既在历史的层次上不苛求古人,又在思想的层次上对之作严格的批评;一方面,我们对古典目录学内在的限制与受其影响到现在仍然呈现在目录学界的诸多混淆加以说明,另一方面,我们对其实际内容作出合理的批评之后才易不受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目录学 当代目录学 书目组织 目录学理论 学术性 古典书目 类例 中国目录学 检索途径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目录学学术价值之反思 被引量:6
13
作者 傅荣贤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51,共5页
本文反省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基本旨趣的中国古代目录在具体学术考辨中的缺陷,重点指出,古代书目囿于"著录一批文献"的刻板形式,与它所反映的学术之间并不存在严谨的并列关系,两者之间只是点与面的对应,目录... 本文反省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基本旨趣的中国古代目录在具体学术考辨中的缺陷,重点指出,古代书目囿于"著录一批文献"的刻板形式,与它所反映的学术之间并不存在严谨的并列关系,两者之间只是点与面的对应,目录在考辨学术时的错位甚至无能随处可见。此外,古代目录通过文献整序实现对学术的反思,作为反思结果的目录系统又会反过来影响学术的接受和认识,目录对于学术的这种反作用尚未引起足够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目录学 学术价值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本位视域下的古典目录学理论建构——傅荣贤《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读后 被引量:2
14
作者 温庆新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一书以"回归民族文化本位和自我身份立场"为编纂指导,从中国古代目录产生与衍变的"历史语境"切入,深入分析中国古代目录的内容旨趣、形式结构、文献标引、文献组织等内容,试图揭示中国古代目...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一书以"回归民族文化本位和自我身份立场"为编纂指导,从中国古代目录产生与衍变的"历史语境"切入,深入分析中国古代目录的内容旨趣、形式结构、文献标引、文献组织等内容,试图揭示中国古代目录兼具知识论与价值论的双重本质,从而建构民族文化本位视域下的古典目录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本位 中国古代目录学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源流与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开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1-235,共5页
本文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目录学贡献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指出了它存在的问题及它对当代目录学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目录学 中国古典目录学 源流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度人金针一部文学目录学的力作——评何新文教授的《中国文学目录学通论》
16
作者 周昌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4-494,共1页
关键词 何新文 中国文学目录学通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整体性 治学范例 治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之我见 被引量:5
17
作者 傅荣贤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共4页
迄今为止的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方法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本文在反思的层次上 。
关键词 中国古代目录学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好勤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2年第2期84-90,共7页
【正】 中国古典目录学源远流长,成就卓著,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书目著作和杰出的目录学家,清代以来竟然在学术界占了显赫的地位,成为传统“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尚所趋,使大批著名学者涉足于目录学研究的行列。但是,... 【正】 中国古典目录学源远流长,成就卓著,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书目著作和杰出的目录学家,清代以来竟然在学术界占了显赫的地位,成为传统“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尚所趋,使大批著名学者涉足于目录学研究的行列。但是,以往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研究总结大多着眼于书目本身,较少讨论书目之所以产生和发展之故;大多注重于个别书目方法,而较少分析书目工作的组织管理;大多强调古典书目的利用,较少从目录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高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拟将中国古代书目工作和目录学研究看作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联系的和整体的观点,对古代目录学产生和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发展史 历史条件 余嘉锡 汉书·艺文志 学术界 中国古典目录学 学术思想 别录 书目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秩光阴伴书苑,一生事业付芸编——著名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乔好勤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永田 肖鹏 +2 位作者 黄体杨 谢欢 刘方方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5-189,共5页
〔采访前记〕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乔好勤教授,1942年9月5日出生于河南杞县,曾任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副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信息管理系主任、图书情报研究所所长、广东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高校文... 〔采访前记〕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乔好勤教授,1942年9月5日出生于河南杞县,曾任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副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信息管理系主任、图书情报研究所所长、广东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高校文献信息中心主任、广东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现担任广东图书馆学会资深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在目录学、出版发行学、地方文献等领域产生了《中国目录学史》、《对外图书贸易学概论》、《岭南文献史》等优秀著述,影响了一大批学人。"七秩光阴伴书苑,一生事业付芸编"是乔老师最真实的写照。2011年7月17日,被喻为"图林五散人"的郑永田、肖鹏、黄体杨、谢欢和刘方方趁在广州聚会的时机,前往位于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的广东高校教师村,拜访了乔好勤先生,并就专业选择、学习方法、目录学史、地方文献、学术研究等方面采访了乔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家 目录学 乔好勤 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 事业 教授 中国目录学史》 访谈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端临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的贡献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振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46-,45,共2页
马端临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的贡献刘振华马端监(1254-1323)字贵与,宋未元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元灭南宋后,端临拒绝元廷的多次诏请,隐居不仕,以保存故国文献为己任,倾全力于历代典章制度等的研究,用20余年的时... 马端临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的贡献刘振华马端监(1254-1323)字贵与,宋未元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元灭南宋后,端临拒绝元廷的多次诏请,隐居不仕,以保存故国文献为己任,倾全力于历代典章制度等的研究,用20余年的时间,至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目录学 马端临 辑录体 《文献通考·经籍考》 “互著” 《郡斋读书志》 《隋书·经籍志》 《七志》 四部法 《直斋书录解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