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音乐创作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再探——重读叶纯之先生《音乐美学导论》《叶纯之音乐评论集》
1
作者 廖雨青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叶纯之先生是我国20世纪音乐界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有着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评论家、翻译家等多重身份。身处思潮涌动的20世纪80-90年代,叶先生始终关注着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前景,在多重身份带来的多重学术视角下,他尝试搭建音... 叶纯之先生是我国20世纪音乐界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有着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评论家、翻译家等多重身份。身处思潮涌动的20世纪80-90年代,叶先生始终关注着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前景,在多重身份带来的多重学术视角下,他尝试搭建音乐美学与创作实践之间的互证与互融。本文聚焦于叶纯之1977-1997年间在上海、香港地区两地的音乐活动,围绕他的两本文论一《音乐美学导论》《叶纯之音乐评论集》展开,梳理叶纯之音乐美学观念的生成路径,并结合具体的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及音乐评论探讨叶先生对中国音乐创作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的理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纯之 中国音乐创作 音乐美学 民族性与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人物的现代性重构与东方美学的诗意栖居——兼论孔维克中国画人物题材的当代转型
2
作者 张肖萍 《中国书画》 2025年第3期116-121,共6页
中国人物画作为传统艺术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历史、文化与哲学的多重内涵。在当代语境下,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形式与精神的统一,成为艺术家要面对的核心命题。孔维克作为当代水墨艺术领域的代表性画家,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创新实... 中国人物画作为传统艺术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历史、文化与哲学的多重内涵。在当代语境下,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形式与精神的统一,成为艺术家要面对的核心命题。孔维克作为当代水墨艺术领域的代表性画家,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创新实践,为这一命题提供了独特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孔维克 现代性重构 东方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在杭州亚运会舞蹈中的体现与现代转化
3
作者 刘婷玮 《戏剧之家》 2025年第2期129-131,共3页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了极其丰富且至今仍具有高度价值的美学思想。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演出以中华千年文明与现代科技相碰撞,将“水”这一元素贯穿始终,描绘出一幅幅极具中式色彩的浪...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了极其丰富且至今仍具有高度价值的美学思想。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演出以中华千年文明与现代科技相碰撞,将“水”这一元素贯穿始终,描绘出一幅幅极具中式色彩的浪漫篇章;以中式美学与国际审美的互融共生,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图景,传递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学 舞蹈美学 现代性转化 亚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性、现代性与工业美学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强 乔慧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29-37,共9页
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国优质动画电影生产渐成规模。究其原因,这些作品是民族性、现代性与当代电影工业美学融合的成功之作,包含传统精神、古典美学、现代关怀、消费意识,同时在文本故事层面、技术工业层面和电影的运作、管理、... 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国优质动画电影生产渐成规模。究其原因,这些作品是民族性、现代性与当代电影工业美学融合的成功之作,包含传统精神、古典美学、现代关怀、消费意识,同时在文本故事层面、技术工业层面和电影的运作、管理、生产机制三个层面践行电影工业美学精神,为中国电影工业体系与未来国产动画的发展提供了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画电影 电影工业美学 民族性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的美学理想及其现代性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龙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1年第2期28-33,共6页
中国共产党的美学理想是创建新国家,塑造新国民,创造新文化。这种独特的美学理想既丰富了美学的现代意蕴,也是对以西方文明叙事为唯一逻辑的文明论的反拨。这种独特的追求使中国成为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秩序的另类,是不同于马克思所... 中国共产党的美学理想是创建新国家,塑造新国民,创造新文化。这种独特的美学理想既丰富了美学的现代意蕴,也是对以西方文明叙事为唯一逻辑的文明论的反拨。这种独特的追求使中国成为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秩序的另类,是不同于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创造出的“新世界”的他者。在今天,我们深入阐释和思考这一美学理想,继承、弘扬、创造中华美学精神,既是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高的世界情怀和人类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美学理想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性转换
6
作者 杨平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3年第6期8-10,共3页
20世纪之初,西方美学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中国,中国知识者通过种种选择接受了西方美学的术语、观念和思维方式,梳理解释传统美学与美育思想,完成了中国美学形态的转换和现代化。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学 西方美学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中国现代美学 现代性转换 中国知识分子 美学概论 中国美学 美学形态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现代性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7
作者 李营营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20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作为中国美学现代转型的总体性背景,造成了美学学科品格与中国美学实际间的长期错位,具体表现为提倡无功利化、艺术自律性的美学在中国发挥了关键性的社会启蒙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美学的一种悲哀。然而,仍需指... 20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作为中国美学现代转型的总体性背景,造成了美学学科品格与中国美学实际间的长期错位,具体表现为提倡无功利化、艺术自律性的美学在中国发挥了关键性的社会启蒙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美学的一种悲哀。然而,仍需指出的是,虽然中国美学在面对外在社会实际时暂时隐匿了批判性锋芒,但却始终未曾放弃学科自身内在的理论反思,四次比较明显的现代转型便是一种明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现代性 中国美学 现代转型 无功利化 马克思主义美学 主体性 日常生活审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性的话语创新、审美阐释与美学实践——读《别现代:艺术与哲思》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纯娜 《湖南包装》 2022年第6期186-189,共4页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比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哲学、美学以及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成就并不匹配。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话语创新尚有不足。中国的传统哲...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比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哲学、美学以及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成就并不匹配。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话语创新尚有不足。中国的传统哲学(如《易经》、禅宗、儒学)给近代西方的思想文化带来了重要的启发,然而当代的中国哲学发展却步履蹒跚,缺乏针对本土社会的创新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话语创新 审美阐释 美学实践 人文社科领域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中国的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性智慧与中国美学的现代性
9
作者 刘士林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2期7-9,共3页
住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五花八门的美学“话语”、著述和丛书中,最可怕的是,对之望而却步的不再是老先生、导师、权威;而是年轻的学生,是青年学生的冷漠与疏离。问为什么,则日读不懂。这是一个令人寒心的现实。美学不是感性学吗,为什么最... 住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五花八门的美学“话语”、著述和丛书中,最可怕的是,对之望而却步的不再是老先生、导师、权威;而是年轻的学生,是青年学生的冷漠与疏离。问为什么,则日读不懂。这是一个令人寒心的现实。美学不是感性学吗,为什么最富于生命活力的热烈青春不接纳它?美学不是最讲超功利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学 现代性 直觉 审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事画报》的美学趣味与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建构
10
作者 王楠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1年第5期44-46,共3页
清末民初,以《点石斋画报》《时事画报》等为代表的石印画报的出现,开启了晚清时期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画报体式,以"新闻画"的独特方式描绘了包罗万象的晚清社会。《时事画报》除了商业广告的经济目的以外,也经常通过新闻报... 清末民初,以《点石斋画报》《时事画报》等为代表的石印画报的出现,开启了晚清时期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画报体式,以"新闻画"的独特方式描绘了包罗万象的晚清社会。《时事画报》除了商业广告的经济目的以外,也经常通过新闻报道向广大受众普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时事画报》(十日刊)是广东最早的石印画报,在广东地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该画报主要由潘达微、高剑父等人参与,以刊登绘画为主,也刊照片。从美学角度对《时事画报》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绘画内容、绘画技法等专业美学知识,分析其作为画报与同时期其他报纸的不同之处,从社会背景、工商资本等角度探索形成《时事画报》基本审美取向的力量,画师以配图的形式完成了对时事新知的叙事功能。在传播过程中完成了它的大众化、商业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事画报 美学趣味 审美取向 形式 中国美术 现代性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一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33,共9页
中国现代性诗学是从文化现代性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普遍问题的研究。它以中国现代学为文化理论依托 ,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审美特征、主导文类、大众传播媒介和形象系统等问题 ,由此为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一种新的眼光。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诗学 文化现代性 中国现代文学 小说 典型 意境 修辞论美学 大众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现代性建构——读沈义贞《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忠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1-242,共2页
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现实主义备受冷落的当下,针对国内电影艺术质量和功能的退化,沈义贞先生在著作《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如何振兴中国电影的问题,
关键词 现实主义电影 美学研究 电影美学 现代性 消费主义 艺术质量 中国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现代美学中的中国因素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锋 《美育学刊》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欧洲现代美学通常被认为是欧洲美学家在18世纪发明的。但是,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在现代美学创立的同时欧洲正流行中国风。随着对早期现代性研究的深入,欧洲现代美学与中国风之间的密切关系被逐渐揭示出来。正是中国风启发欧洲美学... 欧洲现代美学通常被认为是欧洲美学家在18世纪发明的。但是,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在现代美学创立的同时欧洲正流行中国风。随着对早期现代性研究的深入,欧洲现代美学与中国风之间的密切关系被逐渐揭示出来。正是中国风启发欧洲美学由古典的规则美学转向现代的反规则美学。欧洲现代美学中的中国因素表明,只有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打破正统性,保持开放性,才有可能建设真正的现代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美学 中国 18世纪 欧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邢建昌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76,共8页
20世纪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是以两次异常明显的转型为标志的。王国维和梁启超分别开启了 2 0世纪初中国美学转型的两种价值取向。由于救亡主题的历史召唤 ,这次转型并没有最后完成。 2 0世纪中国美学的第二次转型 ,发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 20世纪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是以两次异常明显的转型为标志的。王国维和梁启超分别开启了 2 0世纪初中国美学转型的两种价值取向。由于救亡主题的历史召唤 ,这次转型并没有最后完成。 2 0世纪中国美学的第二次转型 ,发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里。这次转型以走向一种文化批判理论为特色 ,以美学现代性品格的确立为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品格 召唤 现代主义文化 中国美学 王国维 传统美学 转型 理想境界 逻辑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审美现代性的一个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创新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杰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5期28-38,共11页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艺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与欧洲的文艺现代化进程与审美现代性均存在较大差异,较为突出的是:在中国文艺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目标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形成艺术上可称为“第四种形态的先锋派”的文艺形式。本文通...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艺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与欧洲的文艺现代化进程与审美现代性均存在较大差异,较为突出的是:在中国文艺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目标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形成艺术上可称为“第四种形态的先锋派”的文艺形式。本文通过《黄河大合唱》的个案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创新是中国审美现代性的重要理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 文艺现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审美现代性第四种形态的先锋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美学的现代发生与当代困境 被引量:2
16
作者 谷鹏飞 段小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6-20,共5页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发生发展既受制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又受制于其自身包含的现代性困境,还受制于西方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这种状况使得建构一种适合于现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中国美学”变得十分困难。中国传统...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发生发展既受制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又受制于其自身包含的现代性困境,还受制于西方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这种状况使得建构一种适合于现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中国美学”变得十分困难。中国传统美学自20世纪初王国维和鲁迅对其进行审美“主体性”的现代奠基以来,一直影响着后世100多年中国美学的发展。王国维和鲁迅对于传统美学的复杂的“批判”态度,虽在西方美学确立话语霸权和马克思主义美学被推为座上宾的情况下得到缓解,却在后现代美学“反现代”、“反传统”的强势入侵下再一次得到张扬。鉴于此,今日中国美学的建设在方向上就不可能还是一种单一的“反传统”或“回归传统”,而要考虑诸多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现代美学 美学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以厚重笔触现代呈现——杨立青艺术成就素描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安潮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2,共5页
序:思索音乐的逻辑 指点音乐的风向 在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中,杨立青的名字不能不提,他以底蕴深厚的作曲家身份踏上中国音乐舞台,在上海音乐学院新世纪以后的发展中指点风向,以海纳百川的现代教育发展理念吸纳海内外音乐家共谋上... 序:思索音乐的逻辑 指点音乐的风向 在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中,杨立青的名字不能不提,他以底蕴深厚的作曲家身份踏上中国音乐舞台,在上海音乐学院新世纪以后的发展中指点风向,以海纳百川的现代教育发展理念吸纳海内外音乐家共谋上海乃至中国音乐教育现代性的学术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教育现代性 杨立青 艺术成就 上海音乐学院 素描 笔触 厚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音乐美学学科建设的新成就──《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评介
18
作者 方建军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音乐 音乐美学 当代音乐 王宁 成就 评介 当代中国 文献 学科建设 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美学的一面新旗帜——曾繁仁先生学术成就和学术品格述评
19
作者 卢政 王卫红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第1期5-10,共6页
曾繁仁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美学研究,视角遍及美学领域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美学基础理论、西方美学史、审美教育、文艺美学和生态美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曾繁仁先生在国内美育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从学科建设的意义... 曾繁仁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美学研究,视角遍及美学领域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美学基础理论、西方美学史、审美教育、文艺美学和生态美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曾繁仁先生在国内美育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讲,曾繁仁是中国文艺美学的开创者;对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则是其力求使中国美学走出困境、求得突破,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新体系的有益尝试。曾繁仁先生的学术研究体现了深厚的人文蕴涵和独特的诗性魅力,他致力于在审美批判中实现审美救赎,以人"审美地生活"、"诗意地栖居"作为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达到了极高的治学境界。在多年的美学探索中,曾繁仁先生形成了严谨不苟与纵横捭阖、哲学思索与现实关怀、学理探究与实践追求、历史反思和与时俱进相结合的治学风格。曾繁仁先生成一家之言,在中国美学界树起了一面新的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曾繁仁 学术品格 学术成就 旗帜 中国文艺美学 述评 审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钢琴语境的现代性发展与研究
20
作者 陆航 《民族音乐》 2011年第4期27-29,共3页
钢琴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首先体现的是以抗拒与逃避工业和城市为起点的西方现代主义美学思想,尽管人类在体现现代性的主要形式和成果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但是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们生产方式与生产力的不断改变,人的居... 钢琴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首先体现的是以抗拒与逃避工业和城市为起点的西方现代主义美学思想,尽管人类在体现现代性的主要形式和成果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但是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们生产方式与生产力的不断改变,人的居住方式也直接改变着,工业革命使得城市日趋扩张,而不断地侵蚀着的是:广大的乡村的生存空间在被逐日改变,它的存在形态也受到了巨大挑战,当现代文明的巨大引力把原先顽强依附在自然山水间的乡民们吸引到城市的水泥森林中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发展 钢琴 英国工业革命 语境 中国 西方现代主义 城市化 美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